1950年,时任总政治部主任的罗荣桓同志在负责选配领导班子和机关干部时,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广泛团结和正确使用全军各方面的干部。他说,干部工作坚持任人唯贤、搞五湖四海,这要从总政做起。机关组建之初,干部来自四面八方,他使用干部公道正派,不论哪个地区、哪个部队来的都一视同仁,使机关成为具有很强凝聚力战斗力的集体。
坚持公道正派选拔使用干部,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是我党我军的成功之道、制胜之道。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明确提出“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反对“任人唯亲”,为革命战争时期干部选拔定下清晰基调。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着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提出和强调“德才兼备”“智勇双全”“红专统一”等要求。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强调“要抛弃个人恩怨来选择人,反对过自己的人也要用”,体现了对公道正派原则的坚守。进入新时代,习主席鲜明提出“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并将“坚持公道正派选拔使用干部”列为我军政治工作优良传统之一。一路走来,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形势任务不同,但我党我军在干部政策上始终坚持五湖四海、公道正派,用人不分地域、不分亲疏、一视同仁,因此从者如云、英才辈出。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公道正派选拔使用干部,选的是干部,树的是导向,聚的是人心。选人用人公不公、好不好、准不准,不仅关系部队建设全局,关系未来战争胜负,而且关系人心聚散,有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一旦失去公道正派,就容易滋生任人唯亲、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不正之风,损害政治工作威信和政治生态。“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坚持公道正派选拔使用干部,就要围绕岗位所需、能力所需、人才所需,公道对待干部、公平评价干部、公正使用干部,切实把那些德才兼备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要坚持党管干部、组织选人,严格按原则按政策按规矩按程序办事,规范党委、领导和政治机关在选人用人中的权责,把强化监督贯穿到选人用人全过程,以组织公正、程序公平保证人才选拔的公信力。要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放眼各条战线、各个领域,把在强军实践中敢于担当、素质过硬、富有建树、作风优良的干部选出来使用好,坚决防止以地域分亲疏、按单位划线选人用人。要完整准确理解把握军队好干部标准,确立起选人用人的刚性要求,转化成选人用人的有效机制,内化为选人用人的风气导向,真正选拔出对党忠诚、善谋打仗、敢于担当、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好干部。
把选人用人这碗“水”端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能会遇到人情困扰、利益阻扰等,甚至会得罪人。但越是如此,越需要政治干部具备敢于坚持原则的勇气和出以公心的觉悟。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政治机关的干部,特别是管干部的干部,要很公道,很正派,不信邪,不怕得罪人”。要敢于担当、坚持原则,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自觉执行干部工作的各项规定,不为人情所缚、不为关系所扰、不为私利所惑,坚决抵制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不让非正常因素影响选人用人的公正。要努力炼就识人辨才的“火眼金睛”,增强精准知事识人的本领,从历史与现实联系看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从能力与实绩结合看精力投向和备战成果,从组织评价与群众公论看真实表现和品格作风,既看能力也看品行,既看“显绩”也看“潜绩”,既看长处也看短板,增强选人用人的科学性、准确性。要不断涵养海纳百川、甘为人梯的博大胸怀,做善于发现“千里马”的伯乐,乐于看到优秀的干部脱颖而出甚至超过自己,乐于为优秀干部搭建成长进步的广阔平台,以培养出更多堪当强军重任的高素质人才为最大荣光,确保人民军队始终人才辈出。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