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文化产业在一定程度上是供给创造需求,拉动需求。传统产业是以需求为出发点组织生产,就是传统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间,首先调查市场,看看市场有什么需要,我再生产什么,市场缺口什么大,我就生产什么东西。但文化产业不完全是这样。文化产业在一定程度上,是供给创造需求。比如互联网行业,没有互联网行业,人们想不到有这种需求。很多文化产品,当它有了以后,才能拉起需求。所以在文化市场上,往往有一些新的东西引领时尚、引领潮流。创造需求,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而且人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变化也很大。
这些东西我们有时候做一个甄别,有时候也比较难。我觉得做市场执法的,也要注意市场的发展变化。这中间有一些东西多多少少有些问题的,但从时尚的变化来讲,总体来说是属于个人的消费偏好、文化偏好。有一些东西,如果无害,我觉得是可以容忍的。对于文化产品我们既要引导,同时还要容忍,需要宽容。
第六,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不仅是一种生产方式,同是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事实上搞文化创意的人,时间长了,创意就变成了一种生活态度。人类的生活不能这么单调、这么无味,需要丰富多彩,赤橙红绿青蓝紫。我们社会生活、文化生活都需要丰富多彩,需要有多种产品,需要多元化、多样化的社会。这才是一个完整的社会,才是一个理想中的社会。
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建设所积累的原创成果、基础设施和创意氛围,事实上也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大家知道,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两种空间环境,一种是自然生态环境。我们现在要买房子,不能光说房子好、光说价格低,周围是不是有绿地,有没有公园,交通条件怎么样也是要考虑的。还有,生态环境或者是文化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了。现在大家买房子,周围有没有图书馆,有没有学校,小孩上学方便不方便,有没有大学,安全不安全,流动人口多不多,也成为考察的因素,这就是文化生态环境。很多人出国以后,在国外为什么呆不惯呢?那里生活条件可能比国内好,但是文化生态环境不确定。
我们中国人文化生态环境意识其实最早,比如孟母三迁。孟子的母亲迁了三次家,为什么搬家?就是因为周围的文化生态环境不好,开始是小偷多,所以搬家。再下来就是办丧事的队伍太多,搞得孩子不能安心学习,跟着学坏,接着又搬家。所以,孟母三迁是中国人最早就认识到文化生态环境的一个典型案例。
我们对文化产业从这六个方面有这样的理解后,就可以进一步来理解为什么现在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从这几个角度看,发展文化产业确实意义重大,不仅调节经济结构,同时也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且由于文化产业还有这么多的特点,个性化的特点,绿色产业的信使,而且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文化生态环境,它真是能打造成我们国家的软实力。一个国家需要硬实力也需要软实力,软势力在全球的影响比较大。现在我们的软实力在全球的影响还不够,差距比较大,所以我们需要打造我们的软实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