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深晚*

一个深晚*

(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六日)

  一九三二年阴历十一月的某一天,大约是深晚十一时许了,我坐着一辆黄包车〔153〕,把戴在头上的铜盆帽〔154〕挪低到眉毛以下,把吴淞路买来的一件旧的西装大衣的领头翻起盖满两颊,由曲曲弯弯的小路到了北四川路底一路电车掉头的地方就停下了黄包车。付了车钱,望四边一看,没有人"盯梢",我就迅速地走进了沿街的一座三层楼住宅房子的大门。这是一座分间出租的住宅,走进大门就是楼梯。大约是在三层楼的右首的那间房间的门口,门上有着一个同志预先告诉我的记号。我轻轻的扣了两下,里面就出来了一位女主人。我问:"周先生在家吗?我是×先生要我来,与×先生会面的。"女主人就很客气的请我进去。
  秋白〔155〕同志一切已经准备好了,他的几篇稿子和几本书放在之华〔156〕同志的包袱里,另外他还有一个小包袱装着他和之华的几件换洗的衣服。我问他:"还有别的东西吗?"他说:"没有了。""为什么提箱也没有一只?"我奇怪的问他。他说:"我的一生财产尽在于此了。"他问我:"远不远?""很远,我去叫三辆黄包车。"我说着,正想下楼去叫车子,旁边那位五十以外庄重而很关心我们的主人就说:"不用你去,我叫别人去叫黄包车。"说着就招呼女主人去叫黄包车去。这时候,秋白同志就指着那位主人问我:"你们会过吗?"我和那位主人同时说:"没有。"秋白同志说:"这是周先生,就是鲁迅先生。"同时又指着我向周先生说:"这是×同志。""久仰得很!"我诚恳地尊敬地说了一声。的确,我是第一次见鲁迅。他穿着一件旧的灰布的棉袍子,庄重而带着忧愁的脸色表示出非常担心地恐怕秋白、之华和我在路上被侦探、巡捕捉了去。他问我:"深晚路上方便吗?""正好天已下雨,我们把黄包车的篷子撑起,路上不妨事的。"我用安慰的口气回答他。我是第一次与鲁迅会面,原来不知他哪里人,听他的说话,还多少带着绍兴口音。后来我把秋白、之华送到了他们要去的房子里,问起秋白同志,才知道鲁迅确是绍兴人。
  一会儿女主人回头说:"车子已经停在门口。"我说"走吧",就帮助之华提了一个包袱,走到门口。秋白同志向鲁迅说:"我要的那两本书,请你以后就交××带给我。"又指着我向鲁迅说:"或者再请×同志到你这里来拿一下。"我就顺便插口:"隔几天我来拿。"正想开门下楼去,之华还在后头与女主人话别。我们稍微等了一下,鲁迅就向秋白同志说:"今晚上你平安到达那里以后,明天叫××来告诉我一声,免得我担心。"秋白同志答应了。一会儿,我们三人就出了他们的房门下楼去,鲁迅和女主人在门口连连的说:"好走,不送了。"当我们下半只楼梯的时候,我回头去望望,鲁迅和女主人还在门口目送我们,看他那副庄严而带着忧愁的脸色上,表现出非常担心我们安全的神气。秋白同志也回头望了他们一眼,说:"你们进去吧。"他们默不作声地点了点头。当我们走下到了二层楼梯口,才听到三层楼上拍的一声关上了房门。
  秋白同志自从一九三二年××同志被捕以后,侦探到处在追逐他,病得又很重,住在鲁迅家里已经好久了。虽然鲁迅当时也为暗探四面跟踪着,但是鲁迅终于把秋白同志安全地保护了几个月。后来因为外面已经有些"风声",所以我们就把秋白同志搬到另一个地方。我们本来还要到鲁迅家去替秋白同志拿那几本书,我也很想再去会会鲁迅,后来因为别的原因,很快的离开了上海,所以没有再去。我这第一次的会见鲁迅也就成了最后一次的会见鲁迅了。
  鲁迅竟死了!当我读了报纸上鲁迅病卒的消息时,我脑子里一阵轰轰的声音,坐在椅子上呆呆的出神了几分钟,那身穿灰布棉袍和庄严而带着忧愁脸色的鲁迅立刻在我脑子里出现,似乎他还在说:"深晚路上方便吗?"
  鲁迅虽然死了,但是鲁迅的思想却深印在中国百万青年的脑子里。鲁迅的"坚决,不妥协的反抗"的精神,永远遗留在我们中国青年的思想里,将领着他们走上解放中华民族与解放劳动大众的光明大道。鲁迅虽死,鲁迅的精神不死。
  鲁迅的死,是我们中华民族绝大的损失。鲁迅的死,损失了一个爱护我们党,爱护我们革命战士的中国共产党的最好的朋友。同志们!朋友们!不用悲伤!向前进吧!鲁迅一生奋斗的事业,还需要我们勇敢坚决去完成。
  
  *这是陈云同志在鲁迅先生逝世一周后写的一篇悼念文章,记述他在上海担任中国共产党临时中央成员、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时,为将瞿秋白、杨之华同志从鲁迅家中接出并转移到别处去,同鲁迅会见的经过。本文原载中国共产党在巴黎创刊的《救国时报》第六十四期,署名"史平"。
  注释:见《陈云文选》第一卷注释。

责任编辑:总编室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