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报网:东城居民“百姓故事”里重温60年巨变(转)

京报网:东城居民“百姓故事”里重温60年巨变(转)

     京报网讯(记者童曙泉)市百姓宣讲团二分团昨天在东城区举行最后一场宣讲,8位市民用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展示了生活的变化。从环卫到公交,从中关村高科技到运河环境变迁,东城区居民在“百姓故事”里重温了首都在新中国成立60年中的巨变,并献上了近20次掌声。
   “我们家过去住在通州觅子甸乡,公交车站就设在离我们家五六里地的大街上,每天只有一班车……”说起几十年前的公交,陈德生印象深刻,“有一年大年初三的大清早就往镇上赶,赶到车站时公交车刚开走两分钟,我们一家子只能拿着大包小包又回家去了。初四终于赶上了公交车,结果一大盒子鸡蛋有一半在颠簸的路上颠碎了。”
   陈德生如今是北京八方达客运公司员工,他一个人每天就要在城区、郊区跑好几个来回。他所在的公司有194条线路、5356部车,“村村通”覆盖了10个郊区县的656个行政村,一年能运客8亿人次。
   对于这些变化,坐在听众席的张美林女士感同身受:“早年回昌平赶上现在坐飞机飞半个中国,现在十几分钟就一趟车。这发展只能用‘飞速’形容。”
   崇文区环卫三队青年工人刘岩讲述了前辈背粪桶、现在用全机械抽粪机的变化,“‘公厕’都变成了‘洗手间’、‘卫生间’”。通州区永顺镇盐滩村村民赵义强则向市民讲述了自己父亲在运河边喊号子的变化:跟着祖父拉纤喊号子、解放前大旱喊不了号子、解放后去密云修桥建设喊号子、21世纪在宏伟的大运河广场扭秧歌喊号子……高碑店从“城乡结合部”变成古家具“城”;中关村从破败小村变身“年产值突破10000亿元”的聚宝盆;亦庄从农村变成66家世界500强企业、17万从业人员的“家”;北京市的财政收入从解放初期的不足1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1837.3亿元,建两限房给市民的“补贴”就有100亿元……通过亲身经历,宣讲员热情讴歌了伟大祖国和首都北京60年来的巨大变化和辉煌成就。
   宣讲员的故事,赢得了300多位现场听众的近20次掌声,有的听众还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和平里社区3区的离休干部李德感言:“想想过去的日子,再看看现在的幸福生活,感觉这一辈子活得真是过瘾。”
   此前,宣讲员已在东城区开展7场宣讲,数千名居民到现场听讲。下一阶段,宣讲团一分团将来到东城区继续与市民分享“百姓故事”。(来源:北京日报 )

   京报网 www.bjd.com.cn      网络编辑: 李亚敏

本文关键词: 张琏瑰 朝鲜半岛 世界安全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采编二部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