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临生:推进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的着力点(2)

茅临生:推进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的着力点(2)

  针对道德实际与道德理想存在差距的现实,把握先进性与广泛性的关系。道德实际是道德实践的基点和起点,道德理想则是道德实践的发展方向。不从实际出发就会架空道德理想,放弃道德理想就难以改变道德实际。长期以来,我们十分注重道德理想的塑造,把大公无私、先人后己、忘我奉献等先进道德思想作为所有领域、所有群体的道德标准,但对现实生活中道德建设的层次性、贴近性重视不够。从实际情况看,目前在诚实守信、文明礼仪、感恩向善等基本道德养成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此,应既坚守道德底线,体现道德建设的广泛性要求;又追求道德理想,坚持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推动人们在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理想境界。

  

  针对道德建设方式不断改进的现实,把握自律与他律的关系。道德修养过程是由自发转化为自觉、由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需要的发展过程。绵延数千年的我国传统道德文化一直注重道德主体的自我修养和自我约束,主张从人的荣辱感、自尊心入手开展道德教育,通过反省自律的方式把道德规范内化为自我“良知”、内心认同。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道德建设的方式方法还需不断改进创新,在继续倡导自我修养的同时适度强化外在力量的监督和制约,通过教育引导、环境熏陶、舆论监督、道德规范以及制定政策、加强立法等方式方法的综合作用,使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实现自律与他律的统一。

  

本文关键词: 刘树成 机遇 战略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杨婧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