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贵州开展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取得明显成效,5年有近50万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
记者从贵州省扶贫办了解到,2006年到2010年,贵州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4.4亿元,实施雨露计划,培训农村贫困劳动力587088人,转移就业(转产)493168人,转移就业率为84%。从2007年到2010年监测汇总的情况看,经过培训转移就业的劳动力年人均工资收入超过1.5万元,2010年经初级技工培训转移就业的年人均工资收入达到1.99万元,基本实现了转移一人,脱贫一户的目的。
贵州省扶贫办主任叶韬说,“十一五”期间,贵州把雨露计划工作作为省委、省政府“十件实事”之一,加强组织领导,目前已构建起了覆盖83个有扶贫任务的县(市、区、特区),功能较全,布局合理,辐射全省的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网络体系,并根据用工市场需求,大力开展就业技能订单培训,培训的专业和工种达60多个,培训内容拓展到缝纫、电焊、旅游、电器元件装配、计算机操作、工艺品加工、物业管理、宾馆酒店服务等。转移就业从以往单纯的建筑、装卸等粗、脏、重卖苦力的行业和岗位逐步向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技术工人过渡。目前,已有相当一批人员成为技术工、班组长、管理人员等企业骨干,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
在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贵州还围绕草地生态畜牧业、蔬菜、油茶、果药以及其他特色优势种养业等产业化扶贫工作布局,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化技能培训,为贫困地区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人才支撑,确保了全省扶贫产业化项目、连片开发项目和特色产业项目的实施效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