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历史,有许多深刻的教训应该吸取。当前,尽管我国科技发展水平有大幅提高,但还远不能适应新科技革命挑战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突出表现在:一是原始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在可能发生科学革命的重要方向上,我国基本上处在前沿跟踪的水平,真正由中国人率先提出和开拓的新问题、新理论和新方向寥寥无几。二是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我国许多重要产业的对外技术依存度较高,先导性战略、高技术领域布局相对薄弱,直接影响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和国家安全。现在我国无论是民用工业还是国防武器装备,集成能力、制造能力大幅提升,但还缺乏关键核心的技术创新。有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与部件还要依靠国外,如发动机等。三是中国特色的科技道路还没有完全形成,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比如美、英、日,都将迎接新科技革命作为主要的战略选择,从战略高度布局未来的发展。 2009年4月奥巴马在美国科学院的演说中指出,要着眼未来50年乃至21世纪的发展,着眼于应对全球挑战,着眼于持续保持领先地位,致力于重振美国的科技辉煌,提出要将美国的研发投入提高到超过GDP3%。英国前首相布朗在“科学与我们经济的未来”的演讲中提出,当今世界经济的严峻时刻,寄希望于科学能够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新技术和新机遇,重塑英国世界政治经济强国的地位。2009年3月9日,欧盟委员会宣布投入1050亿欧元用于环境计划,以保持欧洲在绿色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2009年日本提出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Technology)新政,志在用三年时间创造100万亿日元规模的市场新需求,推动日本整体产业结构的改革,提升国际竞争力。
第四,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现代化建设目标,必须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八大经济社会基础与战略体系。
八大体系是我们现代化进程中八个关键方面,是科技创新的最核心战略需求。现代化进程中,我们既面临着可能发生新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能源资源、生态环境、人口健康、空天海洋、传统与非传统安全等严峻挑战,必须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八大体系。这八大体系是可持续能源与资源、先进材料与绿色智能制造、普惠泛在的信息网络、生态高值农业和生物产业、普惠健康保障、生态与环境保育发展、空天海洋能力新拓展、国家与公共安全等8大体系,并围绕这8大体系建设进行战略布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