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世纪以来,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一二百年走过的路。中国的发展,不但给本国百姓带来了实惠利益,更让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国家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如此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是如何创造的?在一些国际观察人士那里,这始终是一道颇难破解的“中国式难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揭示了中国成功的制度因素。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之所以能始终快速发展,创造出追赶现代化的“中国速度”,除了“中国制度”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所释放的巨大活力,还在于“中国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决策与执行的高效率、强大的动员力等独特优势,具有始终坚持在学习基础上改革创新、在实践基础上纠错求是等优秀品质。
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全新事业。我们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都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出现,突破了西方世界既有的制度设计和价值理念,创造了与过去5000年全然不同的中国历史,把中国人民的自由幸福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也正因如此,在有些人眼中,“中国制度”总显得有些“另类”,不符合其预设的价值标准。于是,各种“崩溃论”、“威胁论”接踵而来。质疑、批评、否定,与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如影随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