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有复兴中华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随着我们国家对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视,我们在新时期需要更加明确的理念引领。陈少峰说,与经济建设的核心地位相对应,我们也需要赋予文化发展更具体的价值目标和方法论地位,要把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创造和科技进步协调起来。他认为,这些方面其总体性的口号应该是“以文化和科技驱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以及体现出领导人提出的“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理念。
我们应有文化自觉,在文化竞争领域心存忧患意识。上下一万年!我们需要着眼于未来,以未来蓝图引导今天的文化建设与文化创造。如果我们的青少年持续被洗脑,国家文化安全得不到保障,那么我们如何奢谈未来的辉煌?!如果我们把缺乏文化竞争力归因于他国的文化侵略,那么,是不是没有其它的文化竞争我们就满足了、就辉煌了呢?陈少峰表示,显然不是这样的。那些怨天尤人的言论不是文化自觉,而是不愿意正视现实而已。
我们应有文化自信。中华儿女有条件也有能力创造出新的辉煌。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文化是个系统化的工程,需要一点点地改革、提升和创造。陈少峰认为,虽然我们为以往的文化而骄傲,也是值得骄傲的;但是我们也要面对当下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相对不足,甚至国民的某些文化素质尚未能强力支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现实。因此,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我们需要从重视文化,提倡健康的价值观,培育健全人格,激发文化创造力入手,从青少年的创意教育和提高文化素质入手,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入手,来取得可持续的文化素质提升和文化产品竞争力的提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