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调整国民经济的几个问题

关于调整国民经济的几个问题


  陈云同志的讲话,分析了经济形势,总结了经验教训,提出了经济工作的许多重大原则。他讲的十四条,都贯穿着实事求是,一切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的精神。照这些原则去办,对于我们渡过困难,使经济建设走上正确的轨道,具有重要的作用。
  现在,我根据邓小平、陈云、李先念同志十一月二十八日讨论明年国民经济调整计划时的讲话和陈云同志这次讲话精神,代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就国民经济调整的问题,讲几点意见。
  一、为什么要对国民经济进行大的调整
  在经过将近两年时间的调整工作之后,现在提出从明年起还要对国民经济进行大的调整,这是中央在对当前经济形势作了全面估量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
  现在,全国的经济形势很好,但是有潜在的危险。对于三中全会以来的好形势,大家的认识是一致的。对于经济中还有困难,大家也普遍感到了。但对于困难的严重性,对于潜伏着一个很大的危险,搞得不好,可能爆发经济危机,有些同志还将信将疑。这次经济困难,同六十年代初有很大不同。那次最突出的表现是,农业和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人们吃不饱饭,很多人得浮肿病,农村甚至饿死人,商品供应十分紧张,物价上涨很多,当时大家对经济困难都有切身的感受。这一次,工农业生产的情况是好的。三中全会以来,由于落实了农村经济政策,提高了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农民得到实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广大农村是稳定的。工业生产在能源几乎没有什么增长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特别是轻工业生产的增长幅度较大,加上农副产品供应增多,市场供应情况是比较好的。两年来解决了一千多万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城镇住宅建设的规模也是空前的。城乡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生活都有所改善。经济体制实行初步改革以后,企业和地方有了一些机动财力,增强了经济活力,景况比过去好多了。但是,从国民经济的全局来看,应该说潜伏着很大的危险性。去年财政赤字一百七十亿元,今年大约也是一百七十亿元,靠向银行借贷和透支过日子。这两年,银行增发了一百三十亿元的票子,可以说货币流通量已经接近了要引起经济危机的临界点。现在物价上涨,而且商品涨价的面相当大,人民议论纷纷。如果不对经济进行大的调整,明年财政仍然要出现庞大的赤字,银行还要增发大量的票子,其结果必然是物价暴涨,整个经济就要发生危机。那样,三中全会以来农民和职工在经济上得到的好处就会失掉,就会引起很大的不满。那就不仅是经济问题,政治局势也难以稳定。对于经济中潜伏着的危险,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们认识得很不够。随着问题的逐步暴露,经过省长、市长、自治区主席会议的讨论,进一步把矛盾摆开,问题的严重性和调整的必要性就看得越来越清楚了。
  造成当前财政经济严重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问题的成因由来已久。长期以来,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一直没有得到纠正。工业生产上追求高指标,基本建设摊子铺得很大,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消费。加上林彪、“四人帮”的破坏,国民经济各个方面的比例关系出现了严重失调。粉碎“四人帮”以后的头两年,我们没有足够估量十年破坏所造成的后果,也没有清理经济指导工作上“左”的错误,还是急于求成,提出了一些过高的不切实际的口号和目标,把已经超过国力的基本建设规模又搞大了。我们打破闭关自守的局面,利用外资,引进技术,这个战略决策是正确的,但是由于缺乏经验,进口成套设备的规模也搞大了,超过了实际的需要和可能。这种冒进的错误,加剧了比例关系的失调,更加重了财政经济的困难。三中全会以后,中央确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这本来应当成为经济建设工作的一个根本转折。但是,这一年多来,我们对问题的严重性还是认识不够,党内思想也不一致。在提高城乡人民的消费水平以后,基本建设总规模没有退下来,二十二个大的引进项目该停的没有停,地方和企业又盲目地上了一批重复建设项目。国防战备费、行政管理费和各项事业费不但没有收缩,而且又增加了。这样,在分配上,积累和消费的总和超过了国民收入,国家安排的基本建设开支和各种消费开支超过了财政收入。因此,虽然经过近两年的调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情况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过来。
  以上这些情况说明,中央决定对经济进行一次大的调整,是完全必要的。从当前来说,只有这样做,才能克服困难,消除潜在的危险,保证经济全局的稳定,逐步地使我们的经济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从更深刻的意义上来说,我们自觉地进行全面的经济调整,也是要使我们的经济工作摆脱“左”的思想和做法的束缚,真正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办各项事业都量力而行,循序前进,讲求实效,使经济的发展同适当改善人民生活密切结合,从而避免今后再次出现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大家知道,一九五八年开始的三年“左”倾冒进,导致了比例的大失调,爆发了危机,不得不进行大调整,费了五年的时间。那时把困难渡过去了,但是“左”的指导思想并没有得到清理,经济情况一好转,老的一套“左”的方针政策又继续贯彻执行起来,一直延续到粉碎“四人帮”后的前两年,以致又一次酿成了比例的严重失调,潜伏着新的经济危险。这个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最重要的是要把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端正过来,并且坚持下去。我国的民主革命所以获得胜利,就是因为我们党经过几次失败之后摸清了中国的国情,纠正了“左”的错误,找到了一条自己的革命道路。全国解放以后,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多次跌跤子,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对我国基本的国情没有清醒的认识,不了解要把我国这样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为先进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需要经过长期艰巨的努力。因此在指导方针上老是急于求成,老是犯“左”的错误。清醒地认识这一点,把指导方针搞端正,我们就能够较好地克服当前的经济困难,就能够使我国的经济协调地、健康地稳步发展,避免再发生大的折腾。
  我想,对于当前的经济形势是否可以作这样的判断:总的来说形势是很好的,但潜伏着大的危险,只要坚决采取调整措施,危险就可以消除,三中全会以来好的形势就可以发展下去。
  二、明年经济调整的要求和初步方案
  根据中央常委的指示精神,为了稳定经济,明年的调整工作总的要求是三条:一是基本上做到财政收支平衡,不出赤字,而且不给后年留下窟窿。二是基本实现信贷收支平衡,不再搞财政性的货币发行。三是把物价基本稳定下来,特别是把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百分之七十左右的基本生活必需品的销售价格稳住。
  按照这些要求,我们对省长、市长、自治区主席会议期间酝酿的盘子又作了一些调整。当时的方案是,一九八一年的财政收入九百七十六亿元,比今年预计的财政支出少一百四十亿元,为了把收支打平,支出比今年净减九十亿元,另外发五十亿元国库券来弥补收支差额。经过这一段研究,感到这个方案还不踏实。明年发几十亿元国库券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全部要用于弥补今年的赤字,并且后年再要发这么大数量的国库券就困难了,如果发不了,财政又会出现窟窿。因此确定,一九八一年的各项支出在原方案的基础上再减少五十亿元,同今年的预计支出相比,净减一百四十亿元,把收支打平。四十亿至五十亿元国库券照发,用于弥补今年财政赤字。发行国库券时,各地方、各部门应尽力多承担些,有条件的个人也可以自愿认购一点,注意不要把企业挤得太狠了。
  怎么减?首先减基本建设投资。国家预算内的基本建设投资,由今年的二百四十一亿元减为一百七十亿元,减少七十一亿元。加上地方、部门和企业自筹、银行贷款、国外到货设备安装工作量以及其他建设,总规模由今年的五百亿元,减为三百亿元。
  其次压缩国防费,压缩行政管理费。国防费由今年的×××亿元减为×××亿元,减少××亿元。行政管理费由六十二亿元减为五十七亿元,减少五亿元。
  其他各项支出,有增有减。文教卫生科学事业费有所增加。增减相抵,净减三十七亿元。
  这样减下来,当然许多方面困难很大。把许多事业费减下来,把国防战备费减下来,要做艰苦的工作。把基本建设投资压缩下来,大批工程要停建,大量设备要封存,要承担很大的损失。同时,能源、交通的薄弱状况得不到加强,对今后发展会有影响。这些都应当看到,并且向全党说清楚。但是,为了全局的稳定,现在只能也必须这样安排。而且在今后几年内,也不能希望基本建设投资有什么增加,国防战备费和行政费用还要继续执行精兵简政的原则,使支出的比例有所降低。
  这里说一下明年中央要向地方借用一部分财政收入的问题。明年的财政收支,从全国来看是打平了,但分开中央、地方来看,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赤字,只好要求地方财政节约开支八十亿元左右,借给中央使用。这样做,当然给地方增加了不少困难,有些需要办的事情就不能办了。但是,如果不这样做,中央赤字那么大,日子过不去,又得向银行透支,增发票子,结果还是要转嫁到地方和老百姓身上,其后果更坏。希望地方支持中央渡过困难。
  把财政收支搞平衡,银行就可以不再搞财政性发行,这对于稳定物价会起重大作用。但是,由于人民生活要保,对于没有奖金收入、实际生活水平下降的那一部分职工,明年还要适当加一点工资。城镇的待业人员明年还要继续安排一部分就业。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的购买力还会继续提高。因此,明年社会购买力仍将有较大的增长,市场商品的供需矛盾仍然比较大。这同六十年代初的那次调整不同,那时精减了近两千万职工,财政开支和社会购买力同时大幅度降了下来。现在,要保证物价的稳定,在保证财政、信贷收支平衡的同时,必须下大力量增加消费品的生产和供应。
  明年在生产上,要突出抓农业,抓轻工业,抓节约能源,明年的农业投资要减少,发展农业主要还是一靠政策,二靠科学。要看到中央关于农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巨大作用。在农业内部的结构上,除了以畜牧业、林业为主的县旗和主要经济作物基地以外,要把粮食生产放在第一位,粮食的播种面积不宜再减少。增加经济作物产量,主要靠实行责任制,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并且要利用一些没有利用的土地,一般来说不能挤占粮田。在抓好农业的同时,要注意林、牧、副、渔等多种经营的发展。明年轻工生产增长百分之八的速度,必须保证完成,并力争超过。所有轻工企业都要努力降低消耗,提高产品质量,扩大适销对路的中高档产品的比重。钢产量比今年减少四百万吨,腾出燃料动力和运输力保轻工。一切有条件的重工业企业,包括军工企业,都要了解市场的需要,有计划地积极地生产消费品。商业、外贸和物资部门要压缩库存,拿出一部分商品供应市场。各行各业都要继续抓紧节油、节电、节煤、节水的工作。
  在计划方案确定之后,各地方、各部门都要下大力量抓生产。我们所说的退,主要是指基本建设役资要减少,各项开支要压缩,超过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可能的加工工业要控制,过高的生产指标要降下来。但是在生产上要采取积极态度,不能只看不利因素,而不看到和不利用有利因素。凡是客观条件允许、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生产任务,要坚决完成。把社会需要的、有条件搞上去的生产搞上去,这也是调整的要求。在生产上,要确定两条原则:一不搞高指标;二不允许对有条件实现的指标也不接受,不努力完成。没有完成国家规定指标的,不能享受超产待遇,不能提奖分成。
  调整要搞几年?把基本建设退够,消灭财政赤字,明年就要努力做到。但是要把国民经济重大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调整过来,需要更长的时间,整个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都要继续进行调整。我们要准备慢,争取快。只要把该退的退够,把脚跟站稳,将来可能前进得更好一些。
  三、加强集中统一,正确处理调整与改革的关系
  为了搞好调整,克服当前的困难,避免在后退中发生混乱,必须加强集中统一。这次中央常委在讨论明年国民经济调整计划时,强调了要集中统一。小平同志说,历来解决困难,权是要集中的,不是分散的,最后的落脚点是中央集中统一。
  现在强调集中统一,指的是在宏观经济方面,在扭转国民经济被动状况的重大调整措施上要高度集中统一,要服从中央统一指挥。具体说,有下列几项:
  1.对于中央决定的调整的方针、政策和重大措施要集中统一,不能三心二意,不能阳奉阴违,不能顶着不办。
  2.各种渠道用于基本建设的资金,要由国家计划委员会统管起来,综合平衡。各省、市、自治区的建设规模和投资方向,要经国家计委审查,由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各部委的基本建设,由国家计委统一安排,不受原来行业之间投资比例的限制。
  3.财政税收制度和重大财政措施要集中统一。任何地方、部门和企业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规定,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应该上交的税收和利润,不得超越国家规定的权限减免税收。
  4.任何地方、部门和企业都必须严格遵守信贷管理制度和现金管理制度。非经人民银行总行批准,不得在计划以外增加贷款。各级党政机关不得强令银行增加贷款。
  5.国家规定的重要物资的调拨计划,包括重要的农副产品和原材料,各地方各部门各企业必须坚决完成,不能打折扣。轻纺工业的原料,全国要首先保证上海、天津、北京的需要,各省、市、自治区要保所属轻纺工业集中城市的需要。凡是同大厂争原料、争燃料动力而生产技术落后的小厂,要关停并转。
  6.坚决执行国务院十二月七日发出的关于严格控制物价、整顿议价的通知,任何地方、部门和企业都不得违反。
  7.统一规定发放奖金的条件,严格检查监督制度,坚决制止滥发奖金。
  8.加强外贸和外汇的管理。外贸体制改革以后,要加强内部协调,统一对外,联合对外,防止互相拆台。对于地方、部门和企业以各种形式向外借款,要规定严格的审批办法和统一管理的制度。
  以上八条,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都必须坚决执行。违反者,要追究责任。
  搞好调整,稳定经济,安定人民生活,这是大局,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对地方的利益、部门的利益、企业的利益,应当兼顾,不能忽视,但必须服从整体的利益,服从大局。如果全国的经济不稳,通货恶性膨胀,不论哪个省、哪个单位都要波及,没有例外。我们应当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共同承担困难,战胜困难。这是我们多年来克服困难的有效的经验。上面讲的一些措施,有些是从调整时期的具体情况出发而采取的,有些也是我们进行体制改革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在宏观经济方面,加强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和行政干预,是保证整个经济协调发展所必需的。
  现在强调集中统一,并不是什么都要集中,把什么都搞得死死的,回到过去的老路上去。这次调整,要吸取六十年代初期调整的成功经验,同时要有新的特点。这就是在加强宏观经济计划指导和行政干预的同时,继续发挥企业和基层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把该搞活的事情搞活。
  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对经济体制作了一些初步的改革。实践证明,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效果是好的,对搞活经济,提高经济效益起了积极的作用。现在经济形势之所以这么好,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改革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否则,就没有今天这个局面,困难还会更大。我国国民经济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都是同经济体制不合理密切联系的。过去体制的最大的弊病,一个是权力过于集中,一个是吃大锅饭,把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束缚住了,造成经济的僵化,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和弹性。这种体制如果不加以改革,我们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经营管理的水平和经济活动的效果。因此,在改革经济体制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坚定不移。就企业来说,一方面要严格制止它盲目建设和滥发奖金,另一方面对企业应有的权益必须加以保护,不得滥加干预。在调整时期,前一段行之有效的一些改革要继续坚持,改革的成果要巩固和发展,少量的新的改革的试点也要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具体说来是:
  1.已经进行扩大自主权试点的六千多个企业,要继续把试点工作搞好,认真总结经验,使各项办法不断完善。试点范围不再扩大。
  2.面上没有进行试点的企业,继续实行企业基金制度,或者实行财务包干办法。亏损企业减亏增盈的,也应当给以奖励。
  3.少数企业和个别城市,已经进行“以税代利、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试点的,要继续进行,取得经验,但试点的单位不要搞得太多。
  4.市场调节,要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继续搞好。主管部门要加强市场预测和预报工作,加强必要的行政干预,以减少盲目性。
  5.继续促进企业的改组和联合。要利用调整的有利时机,在对企业关停并转中,按照专业化协作和经济合理的原则,改组工业,打破地区、部门所有制,组织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形成新的生产力。在作法上,要把自下而上的联合同自上而下的规划和协调结合起来。
  6,企业内部领导体制的改革,要按照中央的规定,先在少数单位进行试点,取得经验,逐步推广。要搞好企业的民主管理,所有企业要认真发挥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的作用,发挥工会的作用。
  7,在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允许城镇个体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这些改革搞好了,不仅不会妨碍调整,而且有利于生产的发展,有利于调整的进行。当然,在调整时期,各项改革要服从于调整。有些改革从长远来看是合理的,必须搞的,但同当前调整有矛盾的,就推迟进行,如整个价格体系的改革,近几年内不能搞了。把改革的步子放慢一点,稳一点,准一点,可以使各级领导集中精力抓好调整,也可以使改革本身健康地进行。调整搞好了,就为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努力提高经济效果,走出一条发展经济的新路子
  把基本建设投资减下来,会不会出现生产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现在看,如果不坚决退下来,不退够,就要爆发危机,那就根本谈不上国民经济的发展,甚至影响政局的稳定。当然,退下来以后,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经过几年的努力,把脚跟站稳了,可以更好地前进。一种是,工作做得不好,生产就有可能长期上不去,甚至出现萎缩的局面。我们要争取前一种可能,避免后一种可能。关键就在于,在搞好调整的同时,能不能使各方面的经济效果有一个大的提高。
  长时期以来,我们走的是一条重基建轻生产、高积累低效率的道路,热衷于大搞基本建设,集中大量的资金建设新厂子,特别是投资大、工期长的重工业厂子。许多基本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做得很差,各项建设之间又互不衔接,甚至搞了一大批不具备建设条件和生产条件的工程,搞了一大批已经属于长线的加工工业。其结果占用的财力物力很多,建设周期拖得很长,不能形成生产能力,或者建成了也不能正常生产。而对于已经建设起来的老企业,则不用极大的精力把它们经营管理好,不注意它们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以致使它们长期陷于高消耗、低质量、产品性能多少年如一日的落后状态。同时,在生产上追求产值,不顾市场需要,产销脱节,造成大量积压。生产的这种落后的、盲目的不合理状态,又造成燃料动力和原材料供应紧张,促使再去扩大基本建设的规模,特别是重工业的建设规模。这几乎成了一种顽症,使我们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这条路子,是靠紧缩人民消费、保持过高的积累率来维持的。表面上看,生产的增长速度并不算慢,但是真正创造的社会财富很少,人民得到的实惠不多。今后再也不能走这条老路了。我们应当寻找一条新的路子,不是靠多上基本建设,多铺新摊子,大量增加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而是主要靠发挥现有企业的作用,进行合理的技术改造,降低消耗,提高质量,提高效率,来扩大社会生产。这条路子,速度可能不那么高,但是经济效益会好,社会财富会增加得多,人民得到的实惠也会多。只有走这条路子,才能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国家,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处理好发展生产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关系,从根本上解决财政经济的困难,求得经济的稳定增长。
  多年来,在经济工作中形成了一种争投资、争物资,争去以后不问使用是否合理、不问投资效果好坏、不问创造财富多少的坏习气、坏作风。拿经济效果来说,同我们过去曾经达到过的较高水平相比,大体上是,现在两块钱办的事情只相当于过去一块钱办的事情。在工业生产中,按单位产值提供的利税计算,每年国家大约少收入两百多亿元。按单位产值和单位商品零售总额占用的流动资金计算,现在要多占用流动资金几百亿元。过去花三年到五年时间建成投产项目,现在要花八年到十年。在生产、基建和流通方面浪费之大,是惊人的。对于这种情况,这几年我们看到了,也做了一些工作,但是收效不大。如果我们各级领导机关和各个经济单位都能把主要精力转到抓经济核算、抓经济效果、抓减少浪费,那我们的经济局面就会大为改观。
  我们要抓现有的三十多万个企业,提高其经济效果,把它们的潜力发挥出来。要做到这一点,空喊不行,必须在经济发展的方针上来个转变,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上来个转变,而且要有一系列的具体工作、具体措施跟上来,包括企业的整顿、企业的改组、技术的改造、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体制的改革。
  在调整的这几年里,我们要抓紧时机下功夫把现有的几十万个企业整顿好建设好,首先是把几千个大中型企业搞好。有几项工作要抓紧进行:
  1.一定要做好企业的各项基础工作,健全责任制,搞好经济核算,建立起正常的生产秩序和严格的劳动纪律。
  2.抓关停并转,结合进行企业改组,发展各种形式的联合。
  3.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对现有企业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首先是节约能源的技术改造。要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加强新产品的试制工作,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机械工业要由过去主要为基本建设服务转到主要为现有企业技术改造服务。这样做,机械工业就不是没有多少事情干,而是可以大有作为。今后的引进,要大大减少成套设备的进口,主要买技术、买软件,把技术引进和老企业的改造结合起来。
  4.要建立比较正规的职工教育制度,有计划地实行全员培训。
  总之,在调整时期,一是要把重大比例关系失调的问题调整好,使经济结构逐步趋向合理;二是办好现有企业,提高经济效果。要经过几年的努力,使我们的现有企业在组织程度、经营管理水平、生产技术水平等方面有一个显著的提高。这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们的希望所在。在这同时,要加强资源普查、地质勘探、规划设计、方案论证等建设前期的准备工作,为今后必要的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今后的基本建设,同样要在提高投资效果上下功夫,用较少的投资、较短的时间,形成较多的有用的生产能力。
  我认为,只要这样做了,就不会出现生产长期徘徊的局面,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大有希望的。
  五、做好这次调整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
  这次大的调整,是经济建设方针的根本转变。它牵动全局,影响到各个方面。同六十年代的调整相比,现在物质条件比那时好,但工作难度比那时大。因此,需要把全党全民的精力集中到这方面来,上下一心,全力以赴,务期必胜。
  搞好调整,从根本上说,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和安定团结局面的发展。但进行这么大的调整,必须以安定团结为前提。如果动荡不安,这里干扰一下,那里干扰一下,调整就无法进行。现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问题成堆,社会矛盾很多,而且在调整过程中,还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应当注意三条:第一,要引导干部和群众,以大局为重,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其他各种问题的解决,必须服从于调整。调整搞好了,经济稳定了,生产发展了,可以为解决其他问题创造更好的条件。现在,不论有什么理由,都不允许妨碍经济调整和社会生产的正常进行。第二,我们在调整的具体政策、措施和步骤上,事先应尽量考虑得周到一些,慎重一些,力求不引发乱子。一旦发生乱子,领导干部必须履行职责,深入群众,做好工作,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第三,教育干部和群众,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警惕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趁调整之机,进行捣乱。对反对党的领导和反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论,决不能听之任之,应当旗帜鲜明地予以抵制和批判。对一切违反宪法破坏法制的活动,必须依法取缔。我们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使调整得以顺利进行。
  处在当前这样一个大的转变的时候,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重要的在于统一全党的思想,特别是保持高级干部思想认识的一致。小平同志讲过,到本世纪末,经过努力,我们也只能达到小康的水平。陈云同志这次着重讲了,我们是十亿人口、八亿农民的国家,我们是在这样一个国家中进行建设的。某些在国际贸易方面具有或暂时具有特殊条件的小国和地区没有八亿农民这个大问题,欧美日本各国也没有八亿农民这个大问题。我们必须认识这一点,看到这种困难。我认为,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这是统一全党思想的最重要的一条。总结过去的经验,长期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老是犯“左”的错误,搞冒进,受挫折,问题就出在离开了中国的国情。现在搞四化,搞经济建设,我们的指导思想,必须统一到这点上来。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水平低的大国搞建设,不能急于求成,不要指望一下就出现什么奇迹,什么人也没有这个本事,只能量力而行,循序而进,进行长期的、艰苦的努力。我们讲解放思想,就是要正视中国的国情,破除那些不适合中国国情的东西。从这个基本点出发,我们才能在当前的调整工作和以后的经济建设中,提高自觉性,克服盲目性,有共同的语言和统一的行动。
  实事求是地把国情讲清楚,可以使人民体谅国家的困难,理解我们的方针,增强前进的信心。现在有些不切实际的要求,有些埋怨、失望情绪,其根源也在于不了解自己的国情。大而穷,人口多,底子薄的国家,世界上只有印度和中国两个。一个是资本主义,一个是社会主义,一个是国大党领导,一个是共产党领导,很可以比较一下,印度独立三十多年了,一九七九年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只有一百六十七美元,粮食按人口平均只有四百一十七斤,而且贫富悬殊。我国的情况比印度好,这是世界上公认的。如果不是几经折腾,我们的情况肯定还会好得多。现在,一方面,我们要继续总结历史经验,从过去的失误中,分清是非,吸取教训。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三十年来,在党领导下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并不是一团漆黑;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三中全会以来,各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党和政府在困难的条件下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尽了很大努力的。我们的事业是在不断前进的,悲观的论点是没有根据的。过去,我们对自己的国情,认识得不够,考虑得不够,也宣传得不够。今后,要把这个问题向干部,群众讲清楚,使大家认识国情,看自己,比人家,办事情,提要求,都不能脱离这个现实,这在调整时期尤为必要。
  为了领导和组织好这次调整,必须使党在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适应于新形势的要求。这次调整,对我们党的各级组织,对每个党员、干部,都是一个考验。我们要在调整过程中,端正党风,改善领导,培养干部,加强党的战斗力。要进一步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密切党和群众的联系,与群众同甘共苦,克服特殊化、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要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加强党的组织性、纪律性。必须进一步发扬党内民主,健全党的生活,但是必须反对极端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歪风邪气,不允许涣散党的组织。现在有些干部思想波动,精神不振。有一种说法,“书记等着免,厂长等着选,干部等着减”,反映了这神情绪。各级党委要抓紧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使所有的老、中、青干部,都振作精神,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积极工作,为调整的胜利和国家的中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要通过调整,在党的建设上出现一个新的面貌。
  这次会议只能把调整的方针、调整的总盘子和一些重大措施定下来,许多具体问题要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逐个解决。为了使调整工作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中央准备采取一系列措施。要颁发一个向干部和群众宣讲的宣传提纲,全面地分析当前的形势,把存在的困难和克服困难的办法讲清楚,把广大干部和各族人民动员起来。根据调整的总的要求,国务院将陆续制订一些具体措施和实施细则,并将组织各部委的领导干部,带领一批得力干部下去,同省、市、自治区有关部门的同志结合在一起,抓基本建设项目的清理,抓企业的整顿、改组和联合,抓清查仓库,抓物价的检查和整顿。要切实抓好下马工程的收尾工作和关停并转企业的善后工作,尽量减少损失,避免发生混乱。要切实转变领导作风,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度和检查制度,改变拖拉推诿、无人负责的现象。
  以上意见是否妥当,提出的办法是否可行,请中央常委和到会的同志批评指正。
    * 这是赵紫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责任编辑:孟庆闯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