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一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军队

建设一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军队


  一个锐意改革的潮流,正以雷霆万钧之势磅礴于中华大地。中国在变革中前进,我们的军队也在变革中前进。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满怀建设一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激情,迎接建国三十五周年,庆祝建军五十七周年。
  加强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是新的历史时期我军的根本任务,是保障祖国安全、保卫四化的大事,全党和全国人民都十分关注。我们高兴地看到,建国以来,我军经过三十五年的曲折发展,经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邓小平同志主持军委工作以来,拨乱反正,革故鼎新,军队建设开始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新面貌。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和军事训练更加活跃,军政素质和装备水平有了新的提高,适应现代作战的能力有所增强。诸军兵种举行联合作战演习,发射远程运载火箭和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的成功,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胜利,充分显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军建设的新成果。我们这支充满光荣战史的人民军队,又增添了新的强大战斗威力。可以自豪地说,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全国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钢铁长城。
  党的十二大提出:“我们要努力加强人民解放军的建设,把我军建成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进一步提高我军在现代战争条件下的自卫能力。”全军同志把实现这个伟大目标,当作自己光荣的历史使命,进行着不懈的努力。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们还面临着艰巨的任务,我们要为此而继续奋斗。
  我军建设要以现代化为中心
  建设一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要进行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建设。这三化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缺一不可的,是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的。
  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这是我军历史和现实的情况决定的,是现代战争对我军建设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军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必由之路。从总的情况看,我军的革命化程度是世界第一流的,是任何资本主义国家军队所根本不可能有的,这是我军的巨大优势。现代化程度不高,包括现代科学文化水平不高,武器装备比较落后,是我军的薄弱环节。现代战争显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特点,对军队的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努力提高现代化的程度,就很难适应现代战争,履行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神圣职责。
  新中国诞生以后,我军按照毛泽东同志关于必须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革命武装力量的战略思想,相继建立新的军种兵种,开办各类军事院校,逐步更新武器装备,改革编制体制,加强诸军兵种的合成训练,陆续制定各种条令条例和教范,使我军在现代化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只是后来由于“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特别是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严重的干扰和破坏,才使我军建设逐渐地偏离了中心。林彪搞的“突出政治”,“政治可以冲击一切”那一套东西,危害极大。影响所及,在很长一个时期内,“精神万能”的谬论甚嚣尘上,人们不敢讲现代化、正规化,军事干部不敢抓训练,业务干部不敢抓业务,使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一度停滞,某些方面甚至倒退了。这是一个沉痛的教训。邓小平同志主持军委工作以后,明确提出“把我军建设成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对军队建设作出了一系列战略决策,把建设的重点重新转到现代化上来,从而使我军建设回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轨道。这是我军建设方向上的拨乱反正,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一个正确的方针,是动员千百万群众齐心奋斗的旗帜。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十二大明确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对全党和全国人民起了极大的动员作用。与此相适应,我军建设也要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然而,在军队建设问题上,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的这面旗帜在一些同志的头脑中还不是很鲜明,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还没有把注意力真正转到现代化建设上来。这种情况应该迅速改变。我们应当理直气壮地坚持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各项工作都要围绕着这个中心。
  讲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是不是可以忽视和削弱革命化和正规化建设呢?不是的,相反,还必须加强。这是因为我军现代化的程度越高,对革命化和正规化提出的要求也就越高。毛泽东同志说过:与现代化装备相适应的,就是要求部队建设的正规化,就是要求实行统一的指挥、统一的制度、统一的编制、统一的纪律、统一的训练,就是要求实现诸兵种密切的协同动作。他还说:必须加强整个工作上、指挥上,而首先又应该是从教育训练上来培养的那种组织性、计划性、准确性和纪律性。正规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军队现代化,必须正规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正规化也就是军队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至于革命化建设,更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我们要保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保证我军的无产阶级军队性质,保证广大指战员建设军队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保证克服现代化建设中所遇到的种种阻力和艰难困苦,加速建设的步伐,就非有强有力的革命政治工作不可。
  我军的现代化要有中国特色
  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同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实力、军事战略、科学技术水平等密切相关,它的建设方向和道路,发展的重点,尤其要受到一个国家的政治、策略、军事战略以及武装力量在未来战争中担负的作战任务和战场条件的制约。我们的国情军情跟别的国家不同,我军的现代化建设不能照搬别国的模式,应当坚持“中国式”,适合中国的国情,有我们自己的特点。建设现代化军队,模仿人家只能永远落后于人家;脱离自己的实际,即使有了新的武器装备,也只不过是徒具形式,不能成为真正的战斗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军队,需要根据我们国家和军队的实际情况,对发展的方向和基本内容,提出明确的方针和原则的要求,作出一定时期的规划;需要依靠千百万群众在实践中不断去摸索,去创造。从已有的条件看,一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必须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把先进的军事思想、优良的传统同现代武器装备和军事人才有机结合起来的,具有在现代战争条件下自卫能力的军队。说得概括点,就是发展了的人民军队和人民战争传统,加现代的军事科学和武器装备。
  我军的现代化建设,应该怎样体现出中国特色呢?
  要尽快把最急需的新型武器装备搞上去。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武器的威力有了巨大的增长。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我们仍然要强调人的决定作用,但是决不可以忽视武器的重要作用。没有先进的武器装备,付出的代价就会增大,赢得战争的时间就会拖长。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努力改变武器装备的落后状况。新的历史时期,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我军的现代化必须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资金有限,我们不能象超级大国那样开支庞大的军费,不能不顾国家的经济条件,盲目追求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大规模和高速度。在发展武器装备上,必须通盘考虑,科学规划。首先,必须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发展我们急需的防御性武器装备。其次,必须循序进行,梯次换装,要允许老式装备与新式装备同有,一般技术与先进技术并存。为了突出重点,就必须舍弃一些次要的东西。有所失才有所得,什么都想搞,势必什么也搞不上去。实现军队现代化,我们要引进一些必要的先进的技术装备。但是我们是个大国也是个发展中国家,国防现代化靠买是不行的,也是买不来的。有些武器装备可能买来,但不一定符合我国地形、气候等具体条件。我们必须把立足点放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点上,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发展武器装备。我们已经研制和生产了用于自卫的原子弹、氢弹、远程导弹等尖端战略武器和精良的常规武器,这方面的潜力我们要继续发挥,同时又要同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很好地结合起来。群众是武器装备的使用者,往往一个小的发明创造就可以解决大问题。我们强调突出重点,强调自力更生,但决不可因此把“中国特色”理解为低水平的,降低现代化的目标。目前我军现代化水平虽然不是很高,但是必须看到,近几年来国民经济发展形势十分喜人,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力量是暴力的物质基础的观点,可以预期,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军队现代化建设必将出现令人鼓舞的前景。
  要建立适应现代战争的科学的体制编制和根本制度。马克思在上一个世纪中叶曾经指出:“随着新作战工具即射击火器的发明,军队的整个内部组织就必然改变了,各个人借以组成军队并能作为军队行动的那些关系就改变了,各个军队相互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⑴现代军事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发展,已经并将继续使作战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它要求军队的编组也要与之相适应。一九八二年军委曾经提出精兵、合成、平战结合、提高效能等原则,经过这两年的精简整编和体制改革,已经朝这个方向前进了一大步,但是完全实现这个目标,还要作巨大的努力。武器装备和指挥系统的现代化程度高了,兵员可以适当地缩减。在保证有能力应付局部战争和突发事件的前提下,要进一步下决心减少数量,提高质量。随着作战指挥和武器控制的高度自动化,要求指挥机关有很高的效率,有快速的反应。机构臃肿庞大,不要说指挥作战,就是疏散也不容易。我军要提高战斗力,提高工作效率,就要精简机构,减少层次,使之精干灵便。有些单位该撤销的就撤销,该裁并的就裁并。当然,根据现代作战要求需要建立的新单位也要建立起来。军队的科学编组,最重要的是加强军队的合成。我们军队只有在体制编制上,在训练、指挥和管理上,使诸军兵种真正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我们要摸索出新的合成军队的科学体制,并且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指挥体系,制定出一套指挥、管理现代化合成军队的规章制度。军队建设,要把平时和战时、养兵和用兵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减少常备军的同时,要根据不久前颁布的新兵役法,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储备好专业技术兵和预备役军官。我国人口众多,兵源丰富,只要人民训练有素,平时军队数量少一点,一旦战争来了,就可以迅速扩充。
  要培养一大批现代军事人才。军队现代化建设,关键在人才。不造就一大批现代化的军事人才,就谈不上军队的现代化。我们历来强调人的因素在战争中的作用。勇敢、觉悟和牺牲精神,是人的因素的重要方面,要继续加以强调,但这还不是人的因素的全部。人的因素应当是体魄、精神、知识、能力等的综合。这是我们培养现代军事人才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培养现代军事人才,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我们军队的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年龄普遍老化,文化科学知识和现代军事科学知识比较缺乏。去年以来,采取青中选优的方针,调整了领导班子,搞了年轻化,又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学习科学文化的活动,我军干部队伍向四化迈出了较大的一步,但是,仍然不能适应部队建设的需要。从目前的状况看,人才的培养,干部队伍结构的改变和知识的更新,仍然是个十分迫切的问题。“将不患其不能,贵于能训迪之而已”。我们一定要把教育训练切实摆到战略地位,加强院校培训,搞好在职学习,鼓励自学成才。要经过严格的、正规的、系统的军政训练,充分发挥科学文化知识对提高军政素质的作用,提高干部在现代战争条件下的指挥和作战能力。
  要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创造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新形式,新战法。军事思想的现代化是军队现代化的先导。军事思想墨守成规,军队的现代化就寸步难行。过去,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引我们战胜了国内外敌人,它的基本观点和原理仍然适用于今天和将来。但是,战争的实践发展了,理论决不能停止不前,要赢得未来战争,必须有新的军事学术理论作指导。对于毛泽东军事思想,必须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有人认为,我们武器装备还落后,军事学术理论也难以创新。这种看法显然是片面的。世界军事史上常有这样的情况,新式武器的发明者,并不一定就是新的作战方式的创造者;军事技术发展缓慢的国家,由于善于利用世界上军事技术的最新成果,常可以在军事思想上走在前头。新的军事思想,也是新的生产关系在军事领域的反映。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的武器装备那么落后,却创造了世界上最先进的人民战争思想。由此可见,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的军事思想应该也完全可以走在前头。我们要根据我国我军的客观实际,根据现代战争的特点,进一步开展对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的研究,把毛泽东军事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人民战争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战争,是我们的长处,也是我们的特点。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决定了我们未来进行的是反侵略的自卫战争。我们仍然要依靠人民战争,坚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但是,劣与优已经不是小米加步枪对付飞机加大炮那样的概念了,“你的”一套和“我的”一套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既不能因为我军的现代化程度提高了,就抛弃人民战争的思想,完全照搬别人的军事理论,也不能因为还要打人民战争,就原封不动地照搬过去的一套战略战术。我们必须根据现代战争的新特点和新要求,根据变化发展了的情况,努力探索现代战争规律,研究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丰富发展我们的军事思想。
  军队的革命化,是我军区别于一切资本主义国家军队的重要标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军队,绝不能忘记这个根本特色。我军的现代化程度不管多么高,无产阶级军队的性质始终不能改变。我们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军队建设的各项工作中,都要贯彻四项基本原则和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计、政策。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我军形成了一整套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包括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部队;实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贯彻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的原则;发扬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培养部队的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等等。这些优良传统,是我们在几十年的革命战争中创立和发展起来的,是用鲜血换来的,是我们的无价之宝。我们搞军队现代化建设,一定要汲取和继承我军历史的精华,切记不要丢掉自己的“宝”。对这些优良传统,我们要给合当前的实际情况,丰富其内容,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使之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并且保障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我军现代化建设要在改革中前进
  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是一个不断改革的过程。只有改革,我军的现代化才能前进,才有希望。
  一支生机勃勃的军队总是处在不断的变革之中。我军建设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改革的历史。邓小平同志主持军委工作以来,围绕着现代化建设,我军已经进行了一些重大改革,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精简整编和体制改革;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恢复军事院校;调整军、师、团领导班子;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学习科学文化,培养军地两用人才;修订各种条令条例,规章制度,等等。这些改革,带来了我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但是,整个军队的改革,应该说还刚刚开始,要真正把我军建设成一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改革还必须更广泛、更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
  改革要深入进行,必须把我们的着眼点放高一些,把视野放宽一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高屋建瓴,才能势如破竹。为此,我们必须研究历史,注重现状,面向世界,着眼未来。
  过去,在“左”的思想影响下的一些政治运动,特别是十年内乱,使军队建设中的许多重大问题搞得是非不清;同时,由于情况的变化,一些好的东西也有个适应新的条件的问题。我们要以史为鉴,就要对我军的历史包括传统来个再认识。我军在几十年的作战和建设中,有什么长处,有什么短处,哪些是优点,哪些是缺点,我们的传统哪些现在还适用,哪些已经过时了,哪些经过改造后还能用,都必须弄得清清楚楚,否则就不知道要改什么,从哪里改起。研究历史,也包括研究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我军现代化建设曾经走过弯路,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历史的教训。当我们今天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军队的时候,应该注意总结经验教训。
  现实是联结历史和未来的桥梁,是向前进军的立足点,改革就一定要研究现状。我军现代化建设中存在什么问题,主要矛盾是什么,哪些东西要改掉,先改什么后改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要深入调查研究。不研究现状,心中无数,就难于做到实事求是。例如,我国幅员辽阔,边界线长,地形复杂,战场条件多种多样,不同方向的作战任务也不尽相同,军队的武器装备和体制编制就存在一个多样化和统一性的矛盾,如何科学地解决这个现实问题,这是需要很好地研究的。
  我国经济建设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军队建设也不能关起门来搞。我们要善于站在世界舞台上观察问题,善于学习外国一些好的东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就要密切注视世界的战略态势,注意捕捉世界军事发展的新信息,研究外军新的发展趋势,把借鉴外军和自己独创结合起来。鲁迅是主张拿来主义的。我看凡是对我军建设有用的东西,我们都应该拿来,为我所用。闭关锁国的军队是目光短浅的,而目光短浅的军队只能成为时代的落伍者。
  军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要求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必须有远大的预见力。军事始终是社会生活中对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利用最多最快的一个领域,而且许多新的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发展,首先是在军事领域取得的。当今世界新的技术革命正在兴起,它对军事的影响,现在虽然还很难作出全面而准确的科学预测,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对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我们在制定军队建设的长远规划时,如果对未来趋势研究得很清晰,就可以减少盲目性,把自己的目标定得更科学、更合理,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
  改革要深入进行,必须把集中统一的领导和发挥群众的改革创新精神很好地结合起来,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我军是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要保持高度的集中统一,要有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不能各行其是。有关带全局性的改革,要由党中央、中央军委来决策,在统一号令下行动。改革要围绕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这个总目标,有利于提高我军的战斗力。但是,这并不排除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群众强烈要求并积极行动起来进行的改革,往往最符合部队的需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而也是富有中国特色的。事实上,有许多改革是由群众的创造开始,由领导集中统一而迅速提高和推广的。我军近年来许多有成效的改革,就是群众根据新形势的需要创造出来的。因此,对于军队建设中重大问题的改革,各单位要从全局出发,积极献计献策。对有关战备工作、教育训练、院校教学、后勤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凡是在自己的职责范围之内看准了的,条件成熟的,就要大胆改,坚决改,不要等待。至于思想作风,工作方法上的问题,例如官僚主义、以权谋私、做表面文章、报喜不报忧,等等,更要马上改,改得越快越好。这方面的改,不会牵动全局,不需要花什么钱,也不需要增加人,就看我们的精神状态怎么样。在改革中,需要强调的是,要注意听取专门家的意见,充分发挥研究机构的作用,把群众的创造提到更高的水平,把专门机构的研究成果化为群众的实际行动。
  改革要深入进行,最重要的是要破除一些思想障碍。
  要彻底否定“文化大行命”,清除“左”的影响。军队要改革,关键在清“左”。在军事工作中,“左”的影响根子是很深的。近几年来,清理“左”的影响是有成效的,但还不深入,不彻底。至今,“左”的影响还不同程度地禁锢着一些同志的头脑。只有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才能清除“左”的影响,才能在思想上、政治上同中央保持一致,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当然,对右的倾向也要注意防止和纠正。
  要破除因循守旧的思想。改革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必然会遇到旧的观念和习惯势力的阻挠。战争史上常有这样的情况,一支胜利的军队,总喜欢把过去成功的经验当作包袱背起来,以至于在发展着的战争面前变得因循守旧。我们是胜利之师,打过许多胜仗,创造过惊天动地的业绩,这是值得自豪的,但也容易变成一种包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军队的同志经过不断解放思想,军事领域有些“禁区”被打破了,对过去的一套认为这也不能动、那也不能改的现象不多了,但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限制了人们的视野,有的同志对世界上新的军事科学不大了解,“安于故习”,“溺于所闻”,口头上也喊改革,但一遇到具体问题又留恋过去的一套,习惯于用老眼光看新情况,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有的同志对过去的传统,只注意站在旧框框里修修补补,不重视对新的军事理论和新的战法的创造,不相信新的科学技术对战争的巨大影响,把对未来军事发展的科学预测看成是标新立异。应当承认,过去的经验是有借鉴意义的,但我们面对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只应当从历史经验中吸取对今天和未来有用的东西,而不能把历史经验当作可以到处套用的“万能法宝”。“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子提出的这个进步历史观,对于我们适应和跟上改革的形势,仍然是有益的。
  要破除一劳永逸的思想。我军的改革不是一次两次就能完成的,这是因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要有一个过程,不是一下子就可以达到主客观的一致,而且客观事物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对事物的旧过程认识了,对它的新发展又要继续认识。军事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现代战争将不断出现新的特点,我们的认识必须随之发展和提高,改革也要紧紧跟上去,否则就要落后。因此,必须把改革看成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当前,军队整党工作正在深入进行。这次整党的目的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总目标、总任务,对我们军队来说,就是要建设一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我们要把整党和改革很好地结合起来,以整党促改革。参加第一批整党的不少单位,在学习文件和对照检查中,重点围绕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军队,议大事,抓改革,调动了积极因素,革新创造的精神明显提高,出现了一种催人向上的新气象。我们应当乘胜前进,把整改作为整党的重要环节,集中一段时间深入进行。除了要继续抓好克服以权谋私、官僚主义等问题的整改外,更要进一步明确军队建设的指导方针,努力研究和解决军队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历史又掀开了新的一页。我们常说人生难得几回搏。在我军五十七年的战斗历程中,打败日本侵略者,这是一搏;推翻三座大山,这是一搏,胜利地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也是一搏。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军队,是新的一搏。我们许多老同志在一次又一次的拚搏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今天,全军指战员,不论是戎马一生的老一辈,还是入伍不久的新一代,都要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上下一心,团结奋战,勇于改革,锐意进取,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贡献自己的力量。
  * 这是杨尚昆同志在《红旗》杂志一九八四年第十五期上发表的文章。
    注释
  〔1〕见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3页)。
责任编辑:孟庆闯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