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十五年我国社会发展的指导原则和工作重点

今后十五年我国社会发展的指导原则和工作重点


  今后十五年搞好我国社会发展工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根本指导思想,注意把握以下原则:
  1,坚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道路。社会发展领域的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是各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制度以及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不同,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侧重点以及政策措施也不可能一样,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任务和重点会有相当大的差异。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经济和科技水平比较落后,区域发展不平衡。我国的社会发展,必须从这些基本国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道路。
  2.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经济和社会发展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定社会政策,要满足人民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提高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道德修养和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国民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3.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的同时,要相应制定各项社会政策,保持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发展社会事业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防止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牺牲社会效益。在资金投入上,不仅要安排好经济建设,而且要统筹考虑,安排好社会事业的发展。
  4.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发展领域承担着繁重的任务。要坚持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建设以民族文化为核心的现代化、多元化的文化艺术体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5.坚持地区间的协调发展。我国是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由于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历史的原因,东、中、西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有着很大的差异,社会发展事业要坚持以区域覆盖为主,国家从规划和政策上加以引导,促进地区间的协调发展。经济发达地区要支援老、少、边、穷地区的发展,国家在社会发展事业上的资金投入,也要适当向这些地区倾斜。
  6.坚持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社会发展事业在政府主管部门统一规划、具体指导下,鼓励和提倡社会事业社会办,要特别重视非政府组织和社区的作用,积极支持他们的活动,并在政策上予以扶持和引导。
  社会发展工作千头万绪,必须抓住以下重点:
  首先,要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提高人口素质。这是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长期以来,人口过多、增长过快,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许多困难,都与它有直接的关系。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重点做好广大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实行各级党政一把手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增加对计划生育工作的资金投入,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提高国民优生优育水平。
  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要十分重视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身体素质。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重点,切实加强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稳步发展高等教育,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努力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逐步改善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把发展教育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还要注重对全体国民的思想道德教育。要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提倡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精神,大张旗鼓地宣传各条战线先进人物的崇高道德风尚,大力发扬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等优良传统,反对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腐朽的生活方式。全面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其次,要加强环境保护,使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互协调。保护环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一种和谐的关系。我国已进入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由于经济基础差,技术水平低,资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基础薄弱,使得社会的生产活动与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并趋于激化。我国的社会经济基本特征和资源环境约束状况表明,如果不把合理使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纳入经济发展之中统筹考虑,经济增长就难以持续,也难以为子孙后代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在环境保护这个举世关注的重大问题上,李鹏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向世界表明了我们的立场、观点和措施。我国率先制订了《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提出了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我们一定要继续坚持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各级政府要强化在环境管理工作中的职能。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要加强环境保护立法,严格执行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减轻自然灾害的产业政策、经济政策、技术政策。切实保证环境保护和国土整治的资金投入。继续严格限制污染严重的产业的发展。
  第三,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就业,促进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保障人民生活、维护社会安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到本世纪末,应当建立起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标准有别,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相配套、相协调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的政策要系统化,管理要法制化。社会保障要以发展社会保险事业为重点,把社会保险的覆盖面扩大到以工资收入为其主要生活来源的全体劳动者,保险费用由国家、集体和职工个人共同负担。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社会保险的水平,一定要坚持从国情出发,从低标准做起,不能超越国家负担的能力实行高的保险福利待遇,同时,要大力发展各类商业性的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的补充。要充分发挥个人积极性,提倡个人储蓄性保险。要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努力使其保值增值。
  能否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险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各项保险事业的发展。我国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养老和医疗问题,是关系到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两件大事。农民的养老要以家庭保障为主,与社区扶持相结合。有条件的地方,根据农民自愿的原则,也可以实行个人储蓄积累式的养老保险。同时,要大力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明年要以企业改革为重点。要围绕企业改革,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要加快失业保险制度的建设,以保障从企业中分离出来的富余人员和失业职工的基本生活。同时,鼓励和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兴办各种形式的社区服务事业,逐步减轻企业办社会的沉重负担。
  保障劳动者的生活,最根本的是实现充分就业。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快培育劳动力市场,积极开辟各种途径,化解就业压力。要引导和组织农业劳动力向农业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同时,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的非农产业和第三产业,正确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要积极推进劳动制度改革,发展各类市场中介组织,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增强新增劳动力就业和职工转岗的适应能力。各级政府要拿出一定资金,继续实行以工代赈,组织农村和城镇富余劳动力从事各种开发性工作,千方百计把失业率控制在社会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第四,要消除贫困,促进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各民族之间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消除贫困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首要任务。目前我国农村还有八千万左右的贫困人口,为了完成消除贫困的历史任务,中央制定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采取有力措施,力争用七年左右的时间,到本世纪末解决目前农村地区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在我国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我国社会发展的难点也在农村地区。对此,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认识。
  促进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各民族之间的社会协调发展,是我国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继续鼓励沿海地区发挥优势,加快发展的同时,要积极帮助内陆地区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内陆地区的发展能力。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继续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扶持政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要合理规划和引导小城镇建设,积极稳妥地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积极发展农村第三产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要注意保护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社会群体的合法权益,在教育培训、劳动就业、康复医疗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使他们能够平等地参与各项社会活动。
  第五,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保持社会政治稳定。要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实现和切实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不断扩大人民群众对国家与社会事务的参与。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类犯罪活动,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这是邹家华同志在全国社会发展工作会议上讲话《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大力推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一部分。
责任编辑:孟庆闯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