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庆祝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一九八四年二月,邓小平同志在视察了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济特区后指出:“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根据邓小平同志的建议,党中央、国务院于当年四月决定开放沿海的大连、天津、上海等十四个港口工业城市,参照经济特区的某些作法,举办经济技术开发区,迄今已有十年了。十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各方面的积极支持下,依靠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开发区建设者的艰苦创业,经济技术开发区逐步滚动发展壮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展现出大有希望的前景。
  今年是我国第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十周年,很值得纪念。召开这次座谈会,总结交流开发区建设的经验,研究和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办好开发区,以庆祝开发区创办十周年,这样很有意义。会上,大家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把开发区办得更好取得了一些共识,对开发区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也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下面,我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讲几个问题。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积极而稳步推进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政策。十六年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勇于探索、积极开拓,有效地利用了这一时期对我发展有利的国际机遇,迅速开创了发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的新局面。进入九十年代以来,特别是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的发表和党的十四大召开,标志着我国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也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对外开放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
  一是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参与国际分工与交换的规模逐步扩大。一九七九年至一九九三年,我国对外贸易的年均增长速度达百分之十四点五,大大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和世界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在世界贸易中的位次从第三十二位升至第十一位。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也有了很大变化,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出口的主要是初级产品,而现在出口的制成品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向发达国家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外贸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进出口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一九八○年的百分之十三提高到一九九三年的百分之三十七左右。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及对外经济工作的新形势,我们在对外经济体制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改革,建立了大体符合国际惯例的运作机制。
  二是利用外资取得突破性进展。截止一九九三年底,我国实际使用各类中长期贷款八百多亿美元;到今年九月底,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已超过二十万家,实际利用外资八百八十五亿美元。在来华的外商投资企业中,著名的跨国公司和大财团逐年增多,项目规模和水平不断提高,产业投向按照国家政策导向逐步趋于合理。去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已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百分之十三,利用外资对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有重点的对外开放格局。经过十六年的实践,我国的对外开放逐步由南向北、由东向西推进,已形成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沿海开放城市、开放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沿边、沿江和内陆省会城市为重点的对外开放格局,对外开放的水平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领域也不断扩大。
  以上这些历史性的进展和变化,标志着我国国民经济已从封闭和半封闭状态转向开放型,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广泛,越来越紧密。
  今年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总的看仍然保持着较好的势头,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上半年,我们对财税、金融、外汇、外贸、投资、价格和流通体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向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出了新的步伐。总的说来,目前进展情况还比较顺利,效果也是好的。国民经济在前两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今年预计增长百分之十一左右,经济增长速度在平稳回落中继续保持了较高的水平。货币发行、信贷规模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趋势初步得到控制,汇率保持基本稳定,人民币币值稳中有升,国家外汇储备显著增加。这些都说明,去年以来我们采取的宏观调控和深化改革的措施是有成效的。当然,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我们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物价涨幅过高,这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今年旱涝灾害比较严重,进一步暴露出农业是当前国民经济中不稳定的薄弱的环节。部分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营机制有待进一步改革。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科学地、全面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当前的经济形势,集中研究了这些问题,统一了认识,明确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明年经济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继续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这一全党全国工作大局,进一步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抑制通货膨胀,保持国民经济发展的好势头;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完善宏观调控管理体制;增加农业投入,确保农副产品供应,全面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强化管理和推动技术进步,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总之,从全局看,明年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任务都相当繁重。关键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控制物价总水平两者之间的关系。明年要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准备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使物价上涨过猛的势头得到有效抑制,为深化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较好的宏观环境。从改革方面看,要把改革的重点转到企业改革上来,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首先做好一百家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将企业的改制、改组、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力求在政企分开、搞好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三个关键环节上有新的进展,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更加稳固。我们从事开发区工作的同志要认清这个大局,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大局,在工作中注意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确保国家宏观调控和改革措施的顺利实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二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对外开放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举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目的,就是要在一定的区域内集中力量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创造对外商有较强吸引力的“小环境”,较快地形成外商投资企业群体,引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推动科技进步,扩大出口创汇,使之逐步成为所在城市和地区发展对外经贸的重要窗口。十年来,开发区在全国改革的大潮中勇于开拓进取,艰苦创业,逐步发展壮大,大多数已经走上了“企业结构以外商投资为主、产业结构以现代工业为主、产品结构以出口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的发展道路,并在不长的时间里开始进入收获期。目前,国务院批准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由初期的十四个增加到三十二个,布局也逐步由沿海向中西部经济中心城市延伸,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办得好的开发区发挥着日益显著的积极作用。
  (一)创建了比较好的投资环境,成为吸收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窗口”,第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基本位于港口城市,经济和交通比较发达,对外商有较强的吸引力。开发区经过十年的开发建设,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其他配套产业都有较快的发展,也培养造就了一批人才,建立和健全了法律、法规体系,投资的硬环境和软环境方面都有了很大改善,开发区已日益为国外投资者所瞩目,成为我国吸纳国外生产要素比较活跃和密集的地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到今年九月底,仅沿海十六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六千六百五十一个,实际利用外资四十九亿美元。大量外商投资的进入,使开发区的外贸出口呈现出旺盛的活力。一九九三年出口额超过一亿美元的开发区就有十个,大连开发区达到六亿四千万美元。开发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不仅增强了所在城市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的能力,同时也为促进广大内陆地区参与国际分工与交换,发挥了“桥梁”和“窗口”作用。
  (二)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沿海地区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大都形成了一定的经济规模,开始进入产出阶段,近几年工业产值每年都以成倍的速度增长。一九八六年沿海十四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产值只有三亿元,一九八八年达到四十二亿元,一九九一年发展到一百四十亿元,今年工业产值可望突破七百亿元,出口超过三十亿美元,税收达到四十亿元,发展势头是可喜的。现在开发区已成为所在城市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生力军,天津、大连等几个较大工业城市的新增工业产值中几乎一半是由开发区创造的。
  (三)成为所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老企业改造的基地,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逐步增强。我们一直强调,开发区不仅要扩大自身的经济规模,而且要与所在城市老企业的改造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结合起来,推动旧城改造和经济振兴。这些年开发区注意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通过发挥“外引内联”、“产品扩散”、“加工合作”及“示范媒介”等作用,使国外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资金和设备等直接为我所用,传播了技术,带动了一批工厂,为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增添了后劲。
  (四)在培养人才,研究并完善我国利用外资政策法规等方面也发挥了借鉴和推动作用。
    十年来,开发区的创业者们解放思想,艰苦探索,勇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是我们今后进一步做好对外开放和开发建设工作的宝贵财富。总结开发区建设的经验,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既要有勇于开拓的精神,又要保持科学的态度和扎实稳妥的工作作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借鉴与独创相统一,努力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开发区建设成功之路。总起来看,开发区十年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举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一九八六年八月视察天津开发区后,欣然命笔题辞:“开发区大有希望”,这是对开发区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与广阔前景的科学、英明论断,也是对开发区建设者的殷切希望和要求。今天,这一论断和希望,正在不断地变为现实。
  三
  回顾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年的发展历程,虽然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看,开发区的工作亟需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由于各开发区的条件和起步时间不同,发展还不平衡;投资环境特别是在软环境方面与国际标准仍有较大差距;项目的整体规模、水平、档次还不够,优化产业结构的任务还很重;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外延,集约开发和内涵发展仍有潜力;对所在城市和其他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与协调发展水平也有待进一步增强。
  从现在到下世纪初,国际经济大环境和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为开发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和诸多有利条件。开发区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一批大型骨干工程的陆续建成投产,以及开发区十年开发建设和资金、技术、管理投入的能量积聚,都为开发区实现跨世纪持续、快速增长增加了后劲。与此同时,也要看到国际形势中存在着某些不稳定或对我不利的因素,在争夺二十一世纪综合国力优势的激烈竞争中,我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国内来看,随着我国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沿海、沿江、沿边以及内地的政策差异将逐步缩小,开发区的发展将不再主要依靠优惠政策,而是主要靠科技进步、集约化、现代化经营管理,工作难度也将增大。从总体上可以说,开发区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增强整体素质、再创新优势、努力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新阶段。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办好开发区,需要从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出发,在肯定已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坚持积极、有效、合理地利用外资的方针,促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健康发展。
  第一,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总体上看,结构、效益有了提高。但是为了迎接当今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挑战,必须不断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努力增强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经济特区与开发区作为我国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窗口和基地,在这方面应该发挥先导和辐射作用。因此,开发区要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发挥本地区的优势,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坚持以拓展国际市场为目标,从当地实际出发,有选择地强化技术密集与资金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国内外市场需要并有发展前途的高新技术项目,使之成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主导产业。要认真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研究和制定长远发展战略,对项目要严格筛选,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成本有比较优势的内地转移,下大力气吸引有实力的跨国公司到开发区投资,并促使其将短期合作向长期与战略性的合作转变,通过中外优势互补来不断增强开发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和机遇。
  第二,坚定不移地走以内涵为主的发展道路。
  我国这些年经济规模和总量增长很快,这是应该肯定的。但分析起来,主要是靠外延发展取得的,基本走的是数量扩张的路子,人均劳动生产率水平不高,经营管理上还比较粗放。目前,不少沿海地区随着开发开放的进展,土地和劳务价格上升很快,原有的优势丧失了不少,再走外延发展的路子已经行不通了。因此开发区要发展,不能再从扩大土地面积,特别是更不能挤占耕地面积上找出路。为了保持必要的农田面积,也决不应走这条路。必须更新观念,走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内涵为主的发展道路,促进开发区整体素质有一个质的飞跃。这可以说是开发区的第二次创业。实现这个转变,一是要将土地外延式开发转向集约式开发,使土地的开发效益提高到新水平。二是要由经济开发转向技术开发,努力增加开发区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三是要区域开发与功能开发并重,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探索改革和发展的新路子,提高服务功能。总之,各开发区都要根据自己的现实和潜在优势,认真在深度开发上下一番硬功夫。四是开发区的建设要同老城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及老城区改造相衔接,通盘考虑,协调发展。不要在开发区用外商投资方式建设了一大批新企业,而对老城区的改造和老企业的技术改造置之不管。五是要注意开发区的环境保护和精神文明建设。
  第三,充分发挥开发区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区外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加快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推动这一地区经济较快发展,逐步缩小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差距,是国民经济发展中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这里关键是如何在加大农业投入、加速发展农业的基础上,把一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离土不离乡,解决好他们的就业出路问题。立足于当地的农副产品等资源,适当办乡镇企业是发展和活跃农村经济,加快中西部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发展乡镇企业不能过于分散,不顾主客观条件,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到处搞加工业不行,耕地占用了很多,污染也难以治理。因此,办乡镇企业要尽可能利用那些不适宜耕种的丘陵荒地,适当集中,搞好开发和管理,并与合理的小城镇的建设结合起来。在这方面,开发区应起到示范和样板的作用。为了支持中西部地区更好地发展,沿海地区的开发区要积极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内地转移。内陆省会城市的开发区一方面要尽快完善投资环境,认真培养人才,积极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企业参与中西部的开发;另一方面要注意与军转民项目、老企业的改造和资源开发项目紧密结合,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老企业的改造。
  第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按照市场经济公平竞争原则和“国民待遇”等国际惯例的要求,国家将主要运用产业政策支持特定区域的发展。各开发区的同志都要认真领会和贯彻江泽民同志今年视察特区时提出的“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指示精神,从全国改革开放的大局出发,努力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开发区在创办初期,国家对开发区没有投资,主要是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各开发区为了创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在改革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不少好的经验,但总的看“政策驱动”的作用是主要的。今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开发区同志的观念也要转变,要按照江总书记在特区的讲话精神,在深化改革上狠下功夫,把工作重点转到促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继续完善综合投资环境,形成符合国际惯例的运行机制上来,以运行机制的转换赢得开发区发展的新优势。总之,开发区要从依靠政策优惠吸引外商,转为依靠已经形成和进一步完善的投资环境,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廉洁而科学的行政管理、人才培训、服务和效率等因素构成的良好投资环境吸引外商,把开发区办得更好,迎接国内外市场激烈竞争的挑战。
  第五,加强宏观指导和规范化管理。
  近几年,有些地方不顾条件纷纷举办各类开发区,出现了一股“开发区热”。这不仅影响了我国本来就比较脆弱的农业的稳定和发展,而且大大超出了实际需要和宏观经济的承受能力,也给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工作造成很大压力。因此,加强对开发区建设的宏观调控,强化开发区的规范化管理,已成为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做好这项工作,一要坚持统筹规划,科学论证,合理布局,坚决制止乱占耕地,不顾主客观条件盲目办开发区的行为。要进一步强调,并不是任何地方都需要和可以办开发区。二要按照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严格依据举办开发区的标准,坚持国家和省(区、市)两级严格审批制度。已批准的开发区要有“惜土如金”的观念,要以项目带开发,防止炒土地、炒房地产等投机活动。三要继续抓紧抓实清理整顿开发区的工作,未经批准擅自举办或不具备条件的要果断下马。凡属撤销的开发区,要摘牌子、撤班子、尽快退耕还田。四要维护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严肃性,各级开发区都不得自定减免税等优惠政策。各地区要认真做好规范化管理工作,保证开发区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
  同志们,我国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历程,广大开发区创业者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和艰苦的劳动,在这里我向你们,并通过你们转达我对工作在开发区建设第一线全体同志的亲切问候。我们决不辜负邓小平同志的殷切希望,按照李鹏总理给座谈会贺信中提出的“希望你们认真总结经验,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之路”的指示精神,奋力开拓,扎实工作,更上一层楼,为建设第一流的开发区继续努力。真正做到江泽民总书记为开发区题词指出的“努力把经济技术开发区办得更好”,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及改革开放事业作出更大贡献。开发区的未来充满希望。
责任编辑:孟庆闯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