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的讲话

在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的讲话


  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今天开幕了,这是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会议。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辛勤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问候。
  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关于环境保护的形势与任务
  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从七十年代以来,国务院先后召开了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一九七三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将环境保护工作提到国家的议事日程,提出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境保护工作方针。一九八三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把环境保护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且制定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方针,以及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这三大环境保护政策。以后又经过一九八九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从总的情况来说,现在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保护法律,以及环境管理制度和办法,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地展开。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形势下召开的这次会议,中心议题是部署跨世纪的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二○一○年远景目标纲要》确定的关于环境保护的任务,全面贯彻环境保护这项基本国策,努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应该充分肯定,从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国家颁布了《环境保护法》等一批关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定并实施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以及《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在刚刚过去的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各地区、各部门积极进行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通过技术改造淘汰了一大批能耗物耗高、污染严重的工艺设备,完成了一大批污染治理项目。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由五点三吨标准煤下降到三点九四吨标准煤,年节能率为百分之五点八。全国县以上工业企业废水处理率从百分之三十二提高到百分之七十六,消烟除尘率从百分之七十四提高到百分之八十八。创建卫生城市的活动加快了城市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改善了一些城市的环境面貌。由于长期坚持开展植树造林和水土保持,全国森林覆盖率已经由一九八○年的百分之十二上升到目前的百分之十三点九二,仅“三北”防护林工程就使四万多平方公里的荒沙变成绿色林地,一千一百多万公顷农田得到林网保护。全国百分之八十四的平原县实现了绿化,农业生态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由于采取了正确的方针和一系列政策措施,改革开放十八年来,我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条件下,环境质量基本避免了急剧恶化的局面。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环境保护取得这些成绩,应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实践证明,我国实施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和关于环境保护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是正确的、有成效的。
  我们清醒地看到,我国环境保护的形势还相当严峻。由于我国现在正处于迅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不断加大,加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比较落后,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加。从全国总的情况来看,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加剧,并且在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阻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甚至对人民群众的健康构成直接威胁。因此,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我们应该警钟长鸣。未来十五年,一方面,我国经济仍将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加之人口继续增加,对资源的需求总量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在温饱问题解决以后,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资源、环境和生态面临着更大的压力。我们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既要解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又要控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的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工作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
  今年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九五”计划和二○一○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了今后十五年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这就是:二○○○年,力争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二○一○年,基本改变环境恶化的状况,城乡环境有比较明显的改善。这是我国跨世纪环境保护工作的奋斗目标,也是我们今后十五年奋斗总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环境保护的高标准要求来说,这是一个有限的目标;但就我国目前的环境状况而言,离实现这一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还需要作出很大的努力。我们有信心,随着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随着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未来十五年环境保护工作的目标是能够实现的。
  二、进一步提高认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未来十五年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
  为了实现“九五”和二○一○年环境保护工作的目标,首先要继续解决认识问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问题。只有真正解决了认识问题,真正从思想上重视了,才能自觉地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这项基本国策,把环境保护工作真正做好。环境问题是当今全球性的大问题。从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人们从一系列全球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危害中认识到:环境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危及人类生存的重大因素;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长期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人类将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社会也难以协调发展。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耕地、森林和水等许多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加上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这就决定了生态环境的复杂性、脆弱性和地区差异性。我们把保护环境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就是因为它关系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发展,关系人民生活质量能否不断提高,关系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生存、繁衍。因此,在整个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妥善处理近期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只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绝不能用近期的、局部的发展损害长远的、全局的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包括保护和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我们不但要为人民群众提供日益丰富的物质产品,还要逐步提高生活质量,而环境质量是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经济发展了,人们手里钱多了,但呼吸的空气是不新鲜的,喝的水是脏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是被污染的,那并不是真正的现代化,不是人民群众的希望,也不是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目的。不论从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客观条件来说,还是从我国现代化建设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来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都是当前和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选择。环境保护事业是功在当代、涉及子孙的高尚事业。
  根据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实现跨世纪的环境保护目标,要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必须严格环境管理。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不少是由于管理不善和管理不严造成的,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必须从严格管理做起。最近,国务院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经过这次会议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后,要尽快颁布施行。这个文件,总结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经验,对进一步加强环境管理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我们有不少成功的做法,在国际上反映也是很好的,比如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指导方针,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的政策,在经济建设中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要求,这些都是应该继续坚持的,而且要比过去做得更有成效。今后,所有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区域经济开发建设,都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坚持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和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制度,使建设项目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达不到要求的不能开工建设,盲目建成了也不能开工投产。这一条规定,一定要严格执行。
  环境保护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在环境管理上要突出重点。可以说,污染问题是古已有之,中外有之。但当今大规模的污染问题,是工业迅速发展而又现代化程度不高的产物。因此,把工业污染防治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是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的。工业污染防治要提高水平,逐步从生产的末端治理转到源头和生产全过程的控制,把分散治理与集中控制结合起来,把浓度控制与总量控制结合起来。要实行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提出不同的要求。要进一步完善工业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严格执行限期治理制度,提高综合防治效果。我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全国烟尘排放量的百分之七十、二氧化硫排放量的百分之九十来自燃烧煤炭。因此,不论在生产领域还是生活领域,都要把治理由于燃烧煤炭所造成的污染放在突出位置。要加快发展气化和集中供热步伐,推广使用型煤,限制民用炉灶直接燃用原煤。
  加强对群众饮用水源、水域的管理是一项紧迫的任务。要重点保护好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饮用水源,依法划定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现在一个小造纸厂、一个小化工厂就污染一条河流,危及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城市和农村人口的生活饮水,群众反映十分强烈,这个问题五年内要力争完全解决。在保护水源的同时,要提高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水平,争取到二○○○年,所有大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和经济特区城市都建成相应规模的污水处理厂,五十万以上人口的城市都建设起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积极发展生活垃圾袋装化,逐步实现分类收集和无害化处置。
  在这里,我想特别强调一下城市建设规模控制的问题。我国一些城市规模过大,现在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不仅大量占用了十分宝贵的耕地,还带来许多社会经济问题,也给环境保护带来困难。所以必须按照国家批复的标准,严格控制城市规模,不得任意突破。在实现小康和进一步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消费结构和消费政策也需要认真研究。比如在城市交通方面,比较好的出路是着重发展多种形式的公共交通。小汽车要适当发展,但要走一条符合我国国情、投入少、见效快、污染轻的发展汽车工业的路子。
  第二,必须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防治环境污染,从根本上说,要依靠科技进步,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是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根本原因。我们既要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又要保持和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鱼和熊掌要兼得,这是不容易做到的事,必须长期进行艰苦的努力。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我国机械工业有比较强的制造能力,许多企业生产任务不饱满,没有活儿干;另一方面,有许多落后破旧、造成严重污染的设备还在使用。这种情况在乡镇企业非常突出。在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要建立设备强制淘汰制度,定期公布限制、禁止生产和逐步淘汰的工艺、设备和产品目录,不许易地转移使用。要积极利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逐步淘汰落后设备,严格限制或禁止能源消耗高、原材料浪费大、污染严重的产品的发展,大力发展科技先导型和资源节约型的产业和产品。
  乡镇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和今后都是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我们要继续积极发展乡镇企业的方针是坚定不移的。但也不能不看到,有的乡镇企业是造成农村污染的重要来源。问题最大的是小造纸、小电镀、小炼焦、小硫磺、小制革、小冶炼、小化工厂。这些小工厂,很多是土法上马的,工艺装备落后,管理水平差,资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出路无非是两条:一是通过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实行关停并转,逐步加以解决;二是进行技术改造,把推广清洁技术工艺和发展小城镇结合起来,适当实行规模生产,从源头控制污染。乡镇企业要多利用本地资源,搞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关闭一些消耗高和污染严重的小厂,从眼前看可能暂时减少一些产值,但从长远看对当地也是有利的。最近下决心关停了淮河流域几百家小造纸厂,这不仅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淮河污染问题,而且能促进当地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这件事一定要下决心抓到底。
  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建设的具体任务和环境管理的具体要求也应该有所不同。东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有些地方污染比较严重,但治理污染和企业技术改造的能力也比较强,应该积极发展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和产品,在环境保护上应该提出更高的目标,达到更高的水平。中西部地区在加快经济发展中,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选择适合本地条件又不破坏环境的优势产业,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既要注意防止污染严重的产业和产品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由东部地区转向中西部地区,又要防止资源开发过程中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要加强环境科学技术的研究。国家已经制定了环境保护科研规划,要继续组织力量进行攻关,争取在环境科学的基础性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要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加强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大力开发和推广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加快环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污染防治能力。环境保护产业是重要产业,有广阔的发展前途,要积极加以扶持,重点开发科技含量高、优质廉价的防治污染的设备,为企业技术改造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服务。环境保护部门本身也要依靠科技进步,完善管理手段,提高对环境监测和预警的能力。
  第三,必须逐步增加投入。环境保护必须有一定投入,各级党政领导和企业应该懂得,防治污染这个钱迟早要花,晚花不如早花;等到污染严重了,再去治理,花费更大。但是我国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时期,百业待兴,资金紧缺,这是一个矛盾。这就要求各级领导统筹考虑,综合决策,在建设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通过多种形式,切实增加环境保护投入,要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提高环境保护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同时要加强对环境保护资金使用的管理,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环境保护资金的筹措机制,要通过深化改革来形成,国家确定“污染者负担”、“开发者补偿”、“破坏者恢复”的原则,目的就在于形成一种污染制约机制和治污筹资机制。从总体上说,企业是污染防治投入的主体,工业污染防治的资金要由企业按国家法律法规落实。对于跨地区的环境整治,各有关地区都要从大局出发,采取积极态度参加,中央适当给予支持。地方要重点解决当地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现在因为排污收费标准过低,一些排污单位宁可受罚缴费,而不愿花钱去治理污染。所以,要尽快实施排污收费标准高于治理成本的办法,形成谁污染谁就会在经济上受损失的机制,促使排污单位积极增加投入,主动治理污染。解决城市用水紧张和污水处理困难,不能单纯依靠财政补贴,而要依靠建立健全合理的收费机制,促进用水单位节约用水,排污单位认真治理。对居民生活污水治理,也应该逐步实行适当收费的办法。要制定和实施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建立和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生态环境恢复的补偿机制。
  第四,必须加强法制建设。要把环境保护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加强环境保护法制建设,是不断把环境保护事业向前推进的重要保证。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总的说,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已经不少,除了有些需要继续完善之外,关键在于严格执法,依靠法律法规来引导、推进和保障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加大环境行政执法力度,坚决扭转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要使每个单位、每个人都知道,环境保护法是国家的重要法律,是必须严格执行的。环境标准是环境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都属于强制性的标准。对那些污染严重、达不到环境保护标准的企业,要坚决限期治理和达标;污染严重而治理无望的,要坚决关停。力争到二○○○年全国工业废水和烟尘排放达到标准。对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要坚决依法查处,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环境保护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利益,环境保护事业是千百万群众的切身事业,大家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因此,在加强立法和执法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环境宣传教育,让人民群众都懂得,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要逐步形成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机制,建立公众环境投诉制度,使群众有反映情况和问题的正常渠道,依法维护自身的环境权益。要注意发挥新闻媒介的监督作用,继续开展“中华环保世纪行”,组织好每年的“世界环境日”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表扬环境保护先进典型,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促进全社会形成自觉爱护环境、遵守环境法律法规的良好风尚。
  三、切实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
  环境保护工作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国家已经把环境保护的目标和要求正式写入“九五”计划和二○一○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家环保局是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环境保护工作不能单靠中央。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政府对本地区的环境质量负责。各地都要把环境保护的目标和措施纳入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制定区域开发计划、城市发展规划,以及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生产力布局时,都要进行环境评估,提高综合决策水平。争取每年开一两次会议,专题研究本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我在这里重申,要继续实行环境保护行政领导负责制,省长、市长、县长、乡长都要对本地区的环境质量负责,并且把环境质量作为考核政府主要领导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各部门的领导要对本系统的环境保护工作负责,在项目审批和评选先进的活动中,都要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环境管理机构要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和工作水平,以适应新形势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
  环境保护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配合。综合经济部门要进一步研究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技术经济政策,在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工业部门要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努力实现增产不增污甚至还要增产减污。现在不论生产领域和生活领域,浪费都很严重,节约的潜力很大。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环境保护监督部门要依法严格履行统一监督管理环境的职责,做好对本辖区环境保护的指导、监督和服务工作。
  为群众办实事是我们多年来的做法,深受群众欢迎。各级政府每年都要办几件环境保护方面的实事,解决几个影响群众生活和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各地区、各行业都要按照国家规定的环境保护目标,落实自己的环境保护任务。全国污染治理的重点是“三条河、三个湖”,即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以及酸雨区和二氧化硫严重污染区。各地区、各部门要积极配合,集中力量进行治理,争取到二○○○年取得显著成效。各地要根据城乡环境保护的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城市要将治理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作为工作重点,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减少城市废水、废气、废物和噪声“四害”,努力改善环境质量。农村要重点加强乡镇企业的污染治理,解决好农药和化肥的污染问题,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广泛开展植树造林,控制水土流失,积极防治荒漠化。各级政府都要加强对淡水、土地、森林、草原、矿产、海洋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做好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和国土整治工作,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任务,但经济发达国家负有更大的责任。我们愿为保护全球环境作出积极贡献,但是不能承诺与我国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义务。我们坚决反对某些国家搞所谓“环保外交”,借环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坚决反对某些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物的不道德行径。最近揭发出来的“洋垃圾”事件,正在认真查处,一定要严肃处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坚决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环境保护工作任重道远,我们要努力工作,确保实现跨世纪的环境保护目标,在遏制环境恶化趋势、改善环境质量、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实现现代化方面,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孟庆闯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