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当前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

做好当前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

  这次全会开得很好,是一次民主的会议、团结的会议、务实的会议。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听取了中央政治局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关于同意江泽民同志辞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的决定》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关于调整充实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决定》 ,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贯彻落实好这次全会精神,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全会高度评价了江泽民同志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作出的杰出贡献。江泽民同志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的十三年中,在国际国内十分复杂的形势下,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繁重任务,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江泽民同志担任中央军委主席十五年来,对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举措,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创立了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领导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江泽民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集中全党智慧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党的十六大召开前,江泽民同志主动提出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现在又主动提出辞去党和国家军委主席的职务,这充分体现了他对党和人民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高度重视,充分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真正共产党人的宽广胸怀,为党和国家高层领导新老交替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我们要学习江泽民同志的政治智慧、政治经验和崇高品德。全党同志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把它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

  这次全会决定由我担任中央军委主席的职务,感谢同志们对我的高度信任。军委主席的岗位责任重大。我决心加强学习、努力实践,扎实工作、以勤补拙,紧紧依靠中央领导集体和军委领导集体,完成好党交给的任务,决不辜负全党同志的期望。

  下面,我代表中央政治局,就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和做好当前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关于贯彻落实全会精神

  这次全会通过的《决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认真总结党执政的成功经验,深入分析我们党治国理政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明确提出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历史经验表明,制定一份好的文件不容易,把好的文件贯彻落实好更不容易。全党同志要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求真务实,狠抓落实,认真做好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各项工作。

  第一,要从国际国内形势和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的高度深化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落实全会精神的自觉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应对严峻挑战、完成历史使命的迫切需要,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我们党执政五十五年来,执政成就有目共睹,执政能力不断提高。在当前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和压力同在的国内外条件下,能否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是对我们党的一个重大考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无论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还是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能力和作风,都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抓紧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从各个方面把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各级党委要按照中央的统一要求,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切实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切实把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

  第二,要结合新的实际运用党执政的成功经验,不断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我们总结党执政成功经验的必然结论,也是新形势下我们党更好地执政的根本要求。认真总结和发扬执政经验,努力认识和把握执政规律,是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两大问题,进行了艰辛探索,取得了重要经验。这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必须倍加珍惜,并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这些经验坚持好、运用好、发展好。要坚持科学执政,就要继续加强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和认识,继续加强对党自身建设规律的探索和认识,不断提高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本领。要坚持民主执政,就要进一步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发展党内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要坚持依法执政,就要始终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坚持依法执政的基本方式,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增强法制观念,严格依法办事,不断推进各项治国理政活动的制度化、法律化。同时,我们要结合新的实际,继续进行新的创造、积累新的经验,不断认识和把握执政规律,不断探索和完善有利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既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又使党的执政实践不断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第三,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党的执政实践.不断加强执政理论建设和制度建设。理论是行动的先导。一个执政党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就一刻也不能没有执政理论的指导。我们要紧密结合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深入开展执政理论研究,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执政理论,我们首先要学习好、坚持好。要深入研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执好政的丰富思想,既用来指导我们党的执政实践,又用来指导我们结合新的实践丰富和发展执政理论。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需要总结、研究、回答的问题很多,主要包括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基础等方面。执政方略,主要是采用什么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问题,包括党的大政方针以及各种发展战略等方面。执政体制,主要是党通过什么样的制度和体制机制执政的问题,包括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以及管理和运行制度等方面。执政方式,主要是党采用什么方式开展执政活动的问题,如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办事等。执政基础,主要是党依靠谁、依靠什么执政的问题,包括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以及经济基础、社会基础等。我这里只是提出问题,请大家一起来深入思考。要紧紧围绕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这个重大问题,紧密联系执政实践中遇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借鉴国外政党治国理政的有益做法,开展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不断进行理论概括和提炼,不断完善党的执政理论体系,努力使党的执政方略更加完善、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基础更加巩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次全会突出强调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制度建设的重要任务,我们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对我们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制度,要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同时要继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制度创新,不断提高党执政活动的制度化水平。

  第四,要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加强督促检查,全面落实全会提出的各项工作部署和任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既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又是长期的战略任务。各级党委都要抓好文件学习,深刻领会精神,制定具体措施,作出工作部署,明确领导责任,全面做好工作。一是要把贯彻全会精神同推动当前工作结合起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结合点,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同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都密切相关,要通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又要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用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成果来检验执政能力建设的成效。二是要把实现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同现阶段的具体任务结合起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要紧紧围绕《决定》提出的总体目标开展工作,又要根据条件,分清轻重缓急,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决定》提出的各项改革,抓好《决定》提出的各项任务的贯彻落实。三是要把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同提高本地区本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意识和执政素质结合起来,努力使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过程成为广大党员自觉增强执政意识的过程,成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提高治国理政能力和本领的过程。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要根据《决定》提出的要求,抓紧就有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关条例的制定、有关改革举措的落实制定方案,并组织实施。省、市、县党委主要领导同志要深人实际、深入基层,及时了解和解决《决定》贯彻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经验,用以指导面上的工作。总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全党同志的共同责任,各级党组织、每个党员和党员干部都责无旁贷,都要积极行动起来,努力使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显著提高起来,更好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

  二、关于当前党和国家的工作

  当前,我国形势总的是好的。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指引下,同心同德,开拓进取,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显著成绩。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已见成效,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新的进展。这些成绩来之不易,为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国际上看,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格局处于向多极化过渡的重要时期,各种力量进一步分化组合,但围绕多极还是单极的斗争依然十分激烈。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突飞猛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但发展不平衡问题也更加突出。维护和平的力量在发展,制约战争的因素在增长,但局部战争和冲突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可望保持增长态势,但结构性隐患依然存在,金融风险加大。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既给我国发展带来历史机遇,也带来严峻挑战。我们要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冷静观察,从容应对,趋利避害,赢得主动,继续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外部环境。

  关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中央已经作出了明确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要继续贯彻落实。这里,我结合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着重强调四个问题。

  (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我们党执政,首要任务就是带领人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大国,如何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是党执政以后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好的重大课题。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都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作出了许多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我国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发展道路、发展动力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长期艰苦探索的结果,也是我们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我国发展的重要思想、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就是根据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大力提高党领导发展能力的过程。必须看到,要使科学发展观真正为全党同志所掌握、并真正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还需要我们付出极大的努力。

  去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一千美元,跨上了一个重要台阶,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表明,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一千美元之后,经济社会就进入了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就处在这样一个关键阶段,表现在: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多变;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速,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经济市场化程度迅速提高,深化改革进一步触及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体制创新进入攻坚阶段;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世界经济对我国发展的影响明显加深;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们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明显加深,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总之,这是一个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的时期,是一个既有难得机遇又有严峻挑战的时期。从世界上一些国家的经验看,在这个阶段,既有因为举措得当从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平稳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因为应对失误从而导致经济徘徊不前和社会长期动荡的失败教训。能不能抓住新机遇、解决新问题、实现新发展,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我们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改革发展关键时期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继续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全党同志一定要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高度,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其实质就是要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步消除可能导致经济大起大落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以充分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又快又好发展。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们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取得的成效还是初步的、阶段性的,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有所缓解,但基础还不稳固,影响经济健康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宏观调控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全面理解和坚决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决心不动摇,工作不放松。要继续管住管好信贷和土地两个闸门,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对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要坚决加以抑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薄弱环节要采取措施切实加强,同时要加强对经济运行的调节,缓解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确保实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

  由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长出现周期性变化和波动是难以完全避免的。但是,经济持续增长时间的长短和波动程度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客观因素,也取决于主观努力,取决于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水平和运用能力。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再出现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片面追求速度的现象,归根到底是因为各方面体制还不完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经济增长方式还比较粗放。我们要认真汲取我国发展实践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关键是要努力形成有利于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防止大起大落的一整套体制机制,从根本上消除引发经济较大波动的根源,促进经济走上长期良性发展轨道。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调整结构、深化改革、转变增长方式上。

  第一,加快调整经济结构。经济结构不合理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的主要因素。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推动结构优化升级,是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必须始终抓紧抓好。综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我们要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稳定和完善支持农民增收和粮食增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积极开拓农民增收的渠道和途径。要在国家总体实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在深入挖掘农业和农村发展潜力的同时,不断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走城乡互动、工农互促的协调发展道路。我们要抓住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调整重组的重大机遇,努力在国际分工中赢得有利位置,同时又要立足我国实际,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现有基础,努力形成既能够充分发挥我国优势又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结构。要大力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提高技术水平和效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又要重视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档次,还要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和人工成本较低的比较优势。要培育和发展一批竞争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又要重视形成一批小而强、小而精、小而专的中小企业群,发挥它们在活跃城乡经济、扩大就业、满足群众需要等方面的作用。

  第二,进一步深化改革。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其根本原因仍然是体制机制问题。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的部署,坚定不移地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加快市场体系建设,营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和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要深化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等改革,从体制机制上解决产业结构趋同、增长方式粗放、低水平扩张的问题。要深化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的体制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三,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制定“九五”计划时提出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以来,我们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坦率地说,粗放型增长方式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如果不抓紧转变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必然会制约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一个问题是过度消耗能源资源。我国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足,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天然气等的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我国单位产出的能源资源消耗水平则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能源资源消耗仍将呈现较快增长的态势,能源资源约束的矛盾将日益突出。第二个问题是严重污染生态环境。虽然我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了不小成绩,但生态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环境治理的任务相当艰巨。环境恶化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损害我国产品在国际上的声誉。如果不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能源资源将难以为继,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那样,我们不仅无法向人民交代,也无法向历史、向子孙后代交代。全党同志都要充分认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倡导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大力开展能源资源节约活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和节能技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加快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环境治理,抓紧解决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污染问题,推动整个社会真正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加紧研究和解决保护耕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源和重要资源供应、保护生态环境等一些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有制约性、关键性、全局性的问题,明确战略思路,制定政策措施,积极推动落实。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不仅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且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物质文明建设是基础,但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也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不搞好,物质文明建设最终也很难搞好。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总之,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通过不懈努力,使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以及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

  (二)深入做好群众工作。

  党的十六大在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就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这次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而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和谐相处的人际环境;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既要通过发展来不断增强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通过法制建设来不断提供社会和谐的法制保障,通过文化建设来不断构筑社会和谐的精神支撑,也要通过群众工作来不断协调关系、凝聚人心。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做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改革发展越是处于关键时期,党的群众工作越是要加强。全党同志都要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下大气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当前,尤其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注重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全社会民主法制意识的增强,人民群众的公平意识越来越强,对我们党和政府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不仅涉及收入分配、利益调节等经济问题,而且涉及公民权利保障、政府施政、司法公正等政治、社会问题。在任何社会中,社会成员之间存在一定收入差距是难以避免的,但应在合理范围内。如果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悬殊、而又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不仅会挫伤人们的积极性,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会影响社会安定团结。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并进一步加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以更好地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既要坚持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并推动先富带未富、先富帮未富,同时也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等措施,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切实保障各方面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我们还要注重从其他方面加强和改进工作,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要从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社会成员都能够接受教育,都能够进行劳动创造,都能够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参与社会生活,都能够依靠法律和制度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重点解决当前在土地征用、城镇拆迁、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过程中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具有了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的一定条件和初步手段,但我们也要认识到,我国仍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还不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到世界平均数的五分之一,处理社会公平问题必须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长期努力,逐步推进。制定政策措施要考虑到财力和各方面的承受能力,注意与已经出台的有关政策措施相衔接,还要统筹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群众的利益,不要提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和口号,关键是要扎扎实实地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第二,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党的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部署,只有得到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才能取得成功。而党的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部署要得到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就要能够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我们提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部署中,时时刻刻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尽心尽力把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情办好。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继续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通过发展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和公益性事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通过广泛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和创业能力,使更多人实现就业再就业。二是要继续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增加对贫困地区的投人,尤其要关注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困难群众,尽快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三是要继续抓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管理、培训和服务工作,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要切实帮助失地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四是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一步解决好群众看病难、上学难的问题。五是要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六是要加强对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今年一些地方遭遇了洪涝、干旱、地震、台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有关部门和地区要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帮助他们尽快渡过难关、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第三,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做好群众工作,不仅要善于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而且要善于宣传群众、教育群众。这两个方面,都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所要求的。如果不善于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甚至不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那是不可能做好群众工作的。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保证,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但是,这并不是说,对一些群众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和其他问题,对一些群众提出的不符合法律和政策规定的要求,对一些群众中出现的违法现象,我们就不做工作了,就可以放任自流了。那样理解党的群众路线是片面的、不正确的,不仅不利于党和国家工作的开展,而且最终也不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越是矛盾突出,越是问题复杂,越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工作,引导群众正确分析形势,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正确认识自己的根本利益和实现自身利益的途径,自觉为改革发展稳定贡献力量。要在群众中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教育,深入进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教育,深入开展国情教育,深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特别要加强民主法制教育,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和帮助群众学会运用正确的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工作,要讲究方式方法,善于摆事实、讲道理,努力做到深入浅出、以理服人,使群众能听得明白、听得进去,真正产生实际效果。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都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着力提高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本领,善于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做好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工作,把广大群众凝聚在党和政府周围,共同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而奋斗。

  (三)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社会安定团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能否确保社会长期稳定,对党的执政能力来说,既是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一个重要考验。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既定的奋斗目标,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站稳脚跟,就必须着力增加各种有利于安定团结的因素,积极化解各种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因素,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这里,我想着重强调三点。

  第一,高度重视和切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如果这个阵地出了问题,就可能导致社会动乱甚至丧失政权。敌对势力要搞乱一个社会、颠覆一个政权,往往总是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突破口,先从搞乱人们的思想下手。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并不平静。严峻的事实告诫我们,在集中精力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全党同志一刻都不能放松政治这根弦,始终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增强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工作紧紧抓好,始终坚持和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不断增强说服力和战斗力,真正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支柱。要坚持弘扬主旋律,对错误的思想政治观点和言论,对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挑战和攻击,要坚持原则,敢抓敢管,理直气壮地予以批驳和抵制,决不能不闻不问、听之任之。要加强宣传阵地的建设和管理,不能为错误的思想观念提供传播渠道。在工作中要注意区分思想认识问题、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限,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以免影响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第二,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一段时间以来,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这些群体性事件的情况较为复杂,往往参与者的合理诉求与他们的不合法手段交织在一起,多数人的合理诉求与少数人的无理取闹交织在一起,群众的自发行为与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插手利用交织在一起,如果处置不当,局部问题就可能影响到全局,非对抗性问题就可能转化为对抗性问题。各地区各部门都要加大工作力度,及时妥善处理本地区本部门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总的原则是要依法办事、按照政策办事,既依法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又坚决维护社会稳定。要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各有关部门处理群体性事件的职责,加强督促检查,真正把责任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人头,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要着力加强协调,建立健全有关地方和部门处理群体性事件的联席会议机制,加强协作配合,形成解决问题的合力。要注意掌握政策,既坚持依法进行处理,又积极疏导群众情绪,慎用警力和强制手段,防止矛盾扩大和激化,建立和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要加强对新形势下各类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和分析,努力认识和研究各类群体性事件的形成要素和演变过程,研究化解群体性事件的基本条件和内在规律,形成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原则和常效工作机制,以利更好地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第三,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种敌对势力。近一个时期,境内外敌对势力为了达到其遏制中国、分裂中国、搞乱中国的政治图谋,频繁在宗教、人权和台湾、香港、西藏、新疆等问题上向我发难。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和分裂势力的破坏活动。当前仍然是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的高发期,必须保持高压态势,依法严厉打击。同时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四)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把党的建设搞好。要按照党的十六大和这次全会的部署,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紧密联系治国理政的实际,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里,我强调三个问题。

  第一,切实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强不强,关键在各级领导班子。能否按照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键也在各级领导班子。关心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发展,首先要关心这个地方、这个部门的领导班子建设;支持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发展,首先要帮助这个地方、这个部门把领导班子建设好。改革发展要上新台阶,领导班子建设必须上新水平。各级党委都要坚持把领导班子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使各级领导班子都坚持讲政治、顾大局、重团结、守纪律,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领干部群众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坚强领导集体。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各项建设的首位,组织班子成员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到真学、真信、真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断提高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的能力,不断提高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能力。要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决策制度和议事规则,把民主讨论、集体决策与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结合起来,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既防止个人独断专行、搞“一言堂”的现象,又防止名为集体负责、实则无人负责的现象,保证领导班子高效、协调运转。要坚持加强团结,班子主要负责人要发扬民主,充分发挥班子每个成员的作用,班子其他成员要增强大局意识,加强思想沟通,真正形成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工作氛围。要健全党内生活制度,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决克服好人主义,通过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提高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要着眼于优化班子结构、增强整体素质,进一步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管理监督机制和评价体系,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注重在实践中考察和识别干部,把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及时选拔配备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保证各级领导班子都有好的思想、好的能力、好的作风、好的形象,都能一心扑在工作上、沉下心来抓工作,更好地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大职责。

  第二,切实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说到底要依靠各级基层组织和广大基层干部。各级党委都要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切实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要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要求,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真正使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要适应社会生活和经济结构的新变化,调整组织设置,创新工作载体,着力抓好社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不断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根据这次全会的《决定》,我们将全面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各级党委要担负起组织领导责任,推动这项活动深入开展起来,取得良好成效。这里,我还要特别强调的是,广大基层干部是做好基层工作的骨干力量。俗话说,“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基层干部长期奋战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第一线,直接面对群众、面对矛盾,为贯彻落实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要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理解他们的难处,支持他们的工作,热情关心和帮助他们,又要切实引导他们提高素质、改进作风,真正成为群众的带头人和贴心人。

  第三,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党的优良作风是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各级党委要切实把作风建设作为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的大事来抓,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使全党同志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我们党在反腐败问题上的态度历来是十分鲜明的,处理也是毫不手软的。必须看到,尽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腐败案件还是不断发生,特别是少数高级干部的腐败案件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党员干部还没有真正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经不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各方面制度还不完善,权力运行还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社会上还存在着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有个过程,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的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反腐倡廉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过程中,我们都要警钟长鸣,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各级党委要遵循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按照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在坚决惩处腐败分子的同时,继续在加强教育上下功夫,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坚持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两个务必”,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继续在完善制度上下功夫,努力创新反腐倡廉的工作机制,加强廉政法制建设,用制度规范权力的运行、约束干部的从政行为,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制度约束就延伸到哪里,腐败现象出现在哪里制度建设就追踪到哪里;继续在加强监督上下功夫,把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结合起来,把组织监督与法律监督结合起来,把专门机关监督与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加强对管钱、管物特别是管人的干部的监督。总之,我们要针对当前反腐倡廉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在教育、制度、监督等方面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不断推动党风明显好转,以我们党反腐倡廉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干部群众的教育和引导,使他们了解我们党的作风建设状况,坚定对我们党的信心,支持我们党开展反腐败斗争。同时,要高度警惕各种敌对势力利用一些腐败案件对我们党和国家进行攻击和污蔑。

  最后,希望大家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这次全会的精神,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聚精会神抓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不懈奋斗。

  * 这是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来源:中央文献研究室
责任编辑:孟庆闯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