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这次我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辽宁来,主要是考察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进展情况。这几天,实地查看了一些企业、农村和城镇社区,看望了下岗、退休职工家庭和农户。在锦州和沈阳分别召开了企业负责人和科教界代表座谈会。今天,在这里召开有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刚才听了三省负责人的汇报。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振兴东北老工业墓地工作取得良好开端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是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全局着眼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这一战略的实施。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能来东北考察和调研工作。去年,我三次到东北三省考察和调研,并于八月初在长春召开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座谈会,为中央作出决策和部署作了准备工作。二OO三年十月,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指导思想、方针任务和政策措施。今年是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开局之年,三月初我代表国务院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认真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今年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四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二OO四年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工作要点》,作出了具体安排。国务院成立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设立了承担日常工作的办公室。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进一步加强东北地区人才队路设的实施意见》,对发挥人才在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作了全面部署。

  一年多来,中央有关部门、有关方面和东北三省各级党委、政府,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做了大量很有成效的工作,振兴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一是通过广泛宣传中央的决策和部署,初步形成了人心凝聚、共谋振兴的良好氛围。从各方面的反映看,中央关于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已经深入人心,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量。东北三省各地的广大干部群众人心振奋,投身改革和发展的热情空前高涨。其他省、区、市和海外华人侨胞以及国际社会也都开始关注东北发展的巨大商机和潜力,纷纷前来寻求投资与合作机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热点和新亮点。

  二是认真研究制定振兴工作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工作思路更加明确。在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三省都制定了振兴总体规划,并已经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办公室正式批复。东北地区公路、水路建设总体规划正在修改完善。东北电力发展专项规划近期也将发布实施。把大连建设成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规划也正在研究制订。三是中央确定的支持政策措施大部分相机施行。中央决定今年在黑龙江、吉林两省实行全面免征农业税政策,扩大东北地区粮食生产补贴范围和规模。今年中央财政对东北三省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等达五十三亿一千万元。这有力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振兴老工业基地,从加强农业入手,不仅有力支持了全国经济大局,也为东北经济振兴奠定了良好基础。继辽宁之后在黑龙江、吉林两省推开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中央财政对落实个人账统需要补贴约十八亿元。对下岗职工解除劳动关系补助金将近五十五亿元。为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已支付三省六十多户破产企业补助金一百六十三亿元,占全国用于这方面资金的百分之二十三点三。倾斜力度是比较大的。在部分中央企业启动了分离办社会试点工作。从今年七月一日起,在东北三省八个行业卖行增值税转型试点的政策措施已经出台,据测算,这八个行业二OO四年新购机器设备所含进项税额为一百一十六亿至一百三十六亿元,若按半年计算,也达五十五亿至六十八亿元。同时,对具备条件的部分矿山、油田适当降低了资源税税额标准;给予了三省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在金融方面,允许有关银行按照政策自主减免贷款企业表外欠息,处置不良贷款。还有些政策措施正在抓紧研究制订。

  四是国家加大了重点建设资金支持力度。国债资金向东北老工业基地重点倾斜。继去年第一批一百个工业结构调整改造国债项目批准立项后,今年又安排了第二批一百九十七个国债项目立项;截止十月中旬,三十二个项目国债资金已经到位。还安排了国债投资二十亿元用于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安排国债投资三十三亿元用于十三个采煤沉陷区治理项目。组织实施了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共安排高技术项目一百三十九项,已正式立项六十项。为提高东北三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二00三年以来安排中央预算内资金一亿二千万元,支持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

  五是中央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能范围,出台了一些支持的政策措施。例如,科技部制定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科技行动方案》,设立并启动了振兴东北科技专项。交通部正在拟订对东北三省粮食主产区运输通道及农村公路的支持计划。商务部和财政部在中央外贸发展基金中安排了东北地区外贸发展专项资金。中央其他有关部门也都积极行动,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工作。__

  上述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已经和正在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些也说明,对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央的决心是很大的,各方面投入是不小的,政策措施是有力的。

  一年来,在国家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鼓舞和支持下,东北三省省委、省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奋发图强,认真落实中央振兴老工业基地和加强宏观调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改革、发展、稳定各方面都呈现出新的气象。突出表现在:一是经济快速增长,效益提高,特别是农业生产形势好。今年一至九月,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生产总值分别同比增长百分之十二点一、百分之十二点六和百分之十一,都比去年同期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九百七十二亿七千万元,同比增长百分之三十点四。农业获得大丰收,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预计三省全年粮食总产量达一千四百七十七亿斤,比上年增加二百二十三亿斤,增长百分之十七点八。预计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年农民人均纯收人分别增长百分之十、百分之十九和百分之二十左右。二是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造加快,采煤沉陷区治理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工作顺利推进,见到效果。三是经济体制改革力度加大。农村税费改革进入新阶段。国企改革取得新进展。非公有制经济趋于活跃。上半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个体、私营经济投资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四十一点五、百分之二十八点七和百分之二十三。四是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一至九月,三省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一千零一十二亿六千万元,同比增长百分之三十一;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三十六亿九千万美元,同比增长百分之八十二点七,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六十一个百分点,是多年来未有的。以上成绩和进展说明,中央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决策是正确的。东北三省各级党委和政府执行中央的决策是认真的、得力的。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工作刚刚开始一年,只能说是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应该看到,制约东北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些根本矛盾远没有解决,特别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和经济体制存在诸多弊端等问题仍很突出;相当部分国有企业历史包袱沉重、机制不活;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压力很大;煤炭、森工、农垦、军工行业的困难企业亏损严重,职工生活困难;银行呆坏账问题比较突出,金融风险隐患比较大,等等。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一定要有足够的、深刻的认识。改变落后面貌要只争朝夕,但不能要求把多年积累的问题在一朝一夕中解决。实现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是一个较长时期的过程,必须作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要抓好的重点工作

  我们要继续推进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工作。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振兴工作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指导、评价和督促各方面工作;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确定发展目标,理清发展思路。要以改革为动力,始终注重转换体制和机制。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注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注重提升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继续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和政策措施,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夯实基础、讲求实效、扎实推进,真正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努力走出一条在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子。

  在工作部署上,要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自觉服从国家发展大局。继续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宏观调控的措施。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中央着眼国家全局和长远发展作出的重要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从全国来看,今年进一步实施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但这还是初步的、不巩固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任务还很繁重。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明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年来,东北三省党委、政府贯彻中央宏观调控的决策和部署,态度是坚决的,在加强农业、清理在建项目、整顿土地市场秩序、抑制钢铁等部分行业投资增长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也符合东北振兴的要求和实际利益。明年还要继续全面、准确、积极地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和措施。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全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系,坚持从东北的实际出发,重点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继续防止投资规模过大,认真贯彻国家加强土地管理的政策;加强经济运行调节,缓解煤电油运紧张的状况;重视妥善处理金融风险隐患等问题,保持社会稳定。进一步搞好宏观调控工作,必须解开一些思想疙瘩。有的同志把加强宏观调控看成是一个临时举措,这是不正确的。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时,就讲清楚了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将共存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长期过程。有的同志把宏观调控与经济紧缩联系起来,这也是不符合事实的。今年一至三季度全国经济一直保持在百分之九以上的增长速度;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可超过一万一千亿美元,将占世界第三位;实际利用外资突破六百亿美元。东北三省经济增长速度都高于去年。也有的同志曾担心,加强宏观调控会影响东北的振兴工作。事实不是这样。应该说,国家实施加强宏观调控的措施不仅为东北地区振兴创造了更好的机遇和条件,而且更加端正和深化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指导思想。加强宏观调控使东北地区避免上一些不必要的项目,并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发展空间。这不仅提供了更好的宏观经济大环境,而且营造了东北地区加快发展的小环境。中央反复强调,加强宏观调控实行的是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所保的,可以说都是东北地区的优势产业,如农业、能源、重要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等。这次控制的,主要是钢铁、水泥、电解铝等盲目发展的行业,即使在控制的领域和行业,我们也注意了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例如,继续对鞍钢、本钢等技术改造给予了积极支持,对东北地区能源、基础设施等项目用地及时给予了确认。特别是在控制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大背景下,国家仍然在东北出台了有鼓励投资作用的增值税改革措施。

  总之,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是中央坚定不移的方针,在加强宏观调控中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持。我们也希望东北三省既要服从大局,正确把握加快发展的机遇,促进经济较快发展,又要提高对振兴工作的认识,使今后的路子走得更稳、更坚实。我们一定要牢记,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过程,是调整经济结构的过程、体制创新的过程、转变增长方式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也要认真落实中央加强宏观调控的部署和措施。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统筹协调城乡发展。

  农业资源和生产条件比较好,是东北地区的一个很大优势。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农业,进一步加强农业特别是搞好粮食生产。今年东北三省同全国一样,农业和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这是非常可喜的,是中央政策、各方面努力和天气条件好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目前,农业基础脆弱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强的状况依然存在。对农业和粮食生产形势,要作全面、客观的分析,绝不能盲目乐观,有关工作更不能有丝毫的放松。一定要千方百计把今年来之不易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好形势巩固和发展下去。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巩固国家商品粮基地战略地位,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切实保护好耕地,节约用地,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绝不能因为土地资源相对较多就放松管理。要做强粮食经济,努力走出一条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地方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路子。今年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和加强农业的政治措施,并向东北粮食主产区重点倾斜,这些政策和措施要进一步落实到位。今年东北农业特别是玉米大丰收,一定要把农民到手的粮食转化为真正的经济收益。在放开粮食购销市场的情况下,要加强粮食购销和流通市场的引导,各方面都要帮助东北地区做好与粮食主销区的供销衔接。有关部门要灵活掌握外贸政策,根据需要和市场形势,支持东北玉米适当增加出口。要采取措施严格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好今冬明春的农田水利建设。中央正在考虑从多方面继续加强农业。要稳定和完善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中央财政明年要继续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

  在保证粮食稳定增产的前提下,努力发展现代化、高效益的大农业。大力发展畜牧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挥农垦系统优势,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继续做好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农业税全面免征在东北先行试点有两项任务:一是促进农业增产增收,二是为深化农村改革创造条件,积累经验。要特别重视解决好农业税减免后出现的新问题,从中央到省级财政,都要进一步加大对乡、县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以维护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促进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要积极深化乡镇机构、农村教育体制、县乡财政体制等各项配套改革。

  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发展的良性互动,逐步缩小城乡差距。鼓励有条件的资源枯竭企业职工从事农业生产。支持农民外出打工增加收人,组织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和城镇转移就业。要努力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做好这方面工作,对于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进城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要抓紧清理和补发拖欠的农民工工资,加快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各种歧视性规定、不合理限制和收费,努力改善就业服务。

  (三)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围绕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结合研究制定“十一五’”规划,加强对东北三省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和规划工作,搞好重大建设和技改项目的布局,加快培育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

  一是积极发展和提升现代装备制造业。要以提高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以重大项目为依托,以重大装备国产化为突破口,重点发展数控机床、输变电设备、轨道车辆、发电设备、重型机械等产品,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船舶和汽车生产基地。要提高装备制造工业的成套能力,加强零部件、元器件生产等薄弱环节。着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在公平税赋、规范招标投标等方面,制订实施支持东北重大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二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在初步形成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软件开发、生物技术、航空航天、医疗设备等高技术产业的基础上、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在优势领域形成规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注意依托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工业、现代农业等原有的优势产业。国家设立的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要选准项目,集中使用,在重要产业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发挥关键的整合催化作用。

  三是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去年以来,我国在加快经济发展中,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供求紧张的矛盾相当突出,全国大多数地方都遇到这个困难。目前,东北地区也不同程度存在这个问题。拥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能源和交通运输等基础产业建设要适度先行。要抓紧编制和实施东北地区铁路、公路、水路交通规划。充分利用现有港口条件和优势,努力把大连建设成为东北亚的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加快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大型煤炭生产基地,促进煤电联营和综合开发。发挥内蒙古东部地区和黑龙江省煤电丰富的优势,实施北电南送。加大对老油田的勘探力度,延缓产量递减速度。鼓励骨干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精品钢材生产基地。

  四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要适应老工业基地优势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转换的需要。明显提高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这方面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和提升传统服务业,积极推广现代流通方式。大力发展旅游业。

  这里需要强调,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利用现有企业基础,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这也是优化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要从财政贴息、国债资金、银行贷款和土地利用等方面,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技术改造的支持;同时,要注意把企业技术改造与企业重组等改革跳起来。特别需要引起重视的是,目前石油、煤炭等行业市场需求很旺、经济效益好,一定要抓住有利时机加大

  技术改造投入,尤其要强化涉及安全生产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另外,还要注意在形势比较好的情况下,抓紧补还各种历史欠账。

  (四)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用改革的方法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从根本上说,振兴老工业基地是新旧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东北三省国有企业比重大、老企业多,必须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

  这里,我主要讲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问题。要坚决贯彻“两个毫不动摇”。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毫不动摇,就是要着眼于通过深化改革促进公有制经济发展,增强国有企业和公有制经济的活力。一是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着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相互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切实转换经营机制。二是继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集中。国务院有关部门要继续支持东北地区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和资源枯竭矿山企业搞好兼并破产。三是主要运用市场手段,推进钢铁、汽车、石化和重型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重组,加快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大企业集团建设。四是积极解决国有企业遗留问题,加快减轻企业历史负担。继续搞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工作。以东北地区中央企业为重点,尽快启动第二批中央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试点工作。国有企业不良贷款的处置,可结合国有商业银行的改制上市等改革一并考虑。要在控制道德风险的原则下,兼顾企业与银行的利益,分类逐步消化。五是以明晰产权为重点,推进集体企业改革,有关部门要抓紧协调政策,提出妥善解决厂办大集体问题的具体方案,并在特别困难的资源枯竭城市先行试点,积累经验。六是按照中央要求,在建立省级国有资产管理机舢驹上,做好地(市)级机构的组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和艰巨的任务,要坚持改革方向,加强工作指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规范企业改制,重视解决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他们在调整结构、发展经济、增加就业中的重要作用。这方面,也要毫不动摇。国务院最近将出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切头解决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王要是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平等竞争、一视同仁的政策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包括放宽非公有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垄断性公用事业以及法律法规没有禁止的其他行业和领域;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和重组;加大金融支持,拓宽融资渠道;健全社会服务体系等。非公有制企业也要根据发展的需要,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加快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竞争力。同时,要依法加强监管,要求非公有制企业依法经营,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和环保、质量等市场准入标准,引导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推进政企分开,深化投资、财税、金融等领域改革,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政府要着力抓住抓好大事,放开放活微观经济活动,真正把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

  (五)继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构建全面开放的新格局。

  东北地区利用外资规模比较小,发展潜力很大。要继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注重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一是积极吸收外资参与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鼓励外资以并购、参股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和不良资产处置。加大用国外优惠贷款支持东北三省基础设施建设和环保、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的力度。二是扩大金融、商贸、保险、旅游等服务业的开放。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鼓励外商投资建立培养各类职业技术人才、国际商务人才的高级职业技术培训机构。三是充分发挥东北地区的地缘优势,扩大与周边国家及地区的经贸合作。四是鼓励有条件的各类所有制企业进行跨国经营与投资,建立海外能源、原材料和生产制造基地,扩大资源供应,带动商品、技术和劳务出口。瞄准境外一流企业,通过收购控股等多种形式努力掌握其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市场品牌和销售网络。

  同时,要大力推进对内开放。积极吸引国内其他地区的各类生产要素进入东北市场。支持大型企业跨地区重组。东北地区经济是一个有机整体,’东北三省要相互扩大开放,并加强与内蒙古东部四盟(市)的协作。加强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合作和协调。加强与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

  (六)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加快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要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企业的责任,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分类、分阶段逐步地解决问题。一是优先把解决好矿山关闭破产、职工安置、沉陷区居民搬迁等紧迫问题的政策措施真正落实到位。国家已加大了对东北三省采煤沉陷区治理的支持力度,各省的资金补助也一定要落实到位。二是支持转型城市原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央和省级财政都要增加对找矿前景好的资源枯竭地区地质勘探经费投入。加大勘探深度,尽可能寻找和充分开发潜在资源。鼓励资源的二次回采。搞好现有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精深加工。三是支持发展有市场的新的接续产业。研究对特别困难的转型城市给予特殊的支持政策,在税收、土地_信贷、项目核准等方面支持新产业的发展。四是抓紧研究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有关措施可以先在辽宁省阜新市经济转型试点中试行。未雨绸缎,支持双鸭山等资源将要枯竭的煤炭城市进行经济转型试点,同时,选择森工、石油等其他类型陷入困境的资源型城市扩大试点,以取得经验,为东北地区以至全国积极探索解决这类问题的可行路子。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一是加大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重点解决好重化工业城市、大型矿区和松花江、辽河流域等污染问题。二是加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提高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的初级采收率、加工利用率和循环使用率。加强对东北地区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实施天然草场恢复与建设项目,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加强湿地保护。在继续搞好"天保工程”的同时,将东北地区部分重点防护林纳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实施范围。

  (七)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统筹经济社会发展。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在东北振兴中的重大作用。充分发挥东北地区科技力量比较集中的优势,加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推动“产学研”联合。努力在支柱产业和重点企业中培育自主开发能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名牌产品。企业的技术改造不仅要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还要注重培育企业自主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增强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

  充分发挥人才在振兴工作中的关键作用。东北地区人才济济,但也存在人才结构性短缺和流失等问题。要着力用好现有人才,千方百计为人才创业提供良好环境。要大力培养适应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的短缺人才。调整优化高、中等院校专业结构,大力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加快培养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复合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重视培养高级技术工人和技师队伍。要把东北地区拥有的人才优势转化成科技优势、产业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优势。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创造有利于改革发展的社会和人文环境。

  (八)切实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努力保持社会稳定。

  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切实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在振兴中给人民可以看得到的实惠。

  一要坚持把扩大就业、再就业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认真落实中央关于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方针和政策措施,做好企业富余人员的分流安置和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重点做好资源枯竭型城市、独立工矿区以及军工、煤炭、冶金、森工等行业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注意调整产业政策与贯彻积极就业政策的衔接配套。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兴产业都要注意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不要把二者对立起来。

  二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做好吉林、黑龙江两省扩大试点工作。要认真总结和吸取辽宁试点工作的成功经验,按照国务院批准的实施方案,把工作做细做扎实。关键是做到切实摸清人、钱两个底数,科学锁定改革成本,多渠道保证资金到位,尽量减少各类遗留问题。辽宁省要巩固社保试点工作成果.继续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对东北三省社保试点成果要及时评估,为全国改革提供借鉴。各地方都要毫不松懈地做好“两个确保”和城市“低保”工作。重点是搞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提高“低保”的功能和水平,使“低保”真正起到兜底的作用。还要注意积极帮助城市低收入群体解决就医、上学。冬季取暖等基本生活问题。对于低收人者集中的“棚户区”群众,要通过多种途径帮助他们摆脱生活困境。东北三省目前供热工作面临一些困难,有关部门和地方要做好协调工作,抓紧解决。在煤、电、运力紧张的状况下,要优先解决好城乡居民冬季取暖问题。

  三要维护好群众的各项权益。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注意防止和坚决纠正征地拆迁、企业改制、案件审理等方面侵害群侧益的行为。一定要充分认识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特殊重要性,认真做好各项工作。

  四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问题。最近连续发生四起煤矿瓦斯爆炸事故。要引起注意.采取有力的措施,切实防止各类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几点希望和要求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决策,也是一项艰巨和繁重的历史任务。东北三省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适应新情况新形势,进一步提高执政能力和行政能力,不断开创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工作的新局面。

  第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的新路子。着力推进改革和开放,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企业改组改造。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无论是产业和企业调整,发展新产业和建设新企业,还是生产要素的流动。集聚和组合,都要由市场来决定和选择。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真正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尽量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和投资活动的能干预,主要通过制定规划和政策、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引导与调节经济运行,着力营造各类蛐投资、创业和发展的良好环境。同时,注意把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很好地结合起来。

  第二,坚持发挥优势,扬长避短。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资本存量大,物质技术基础比较雄厚,必须合理、充分地加以利用。要着眼于加快科技创新和进步,注重发挥人才和智力作用,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正确处够上建设项目和利用现有企业基础的关系.坚持少上新项目、少铺新摊子,多在现有企业改组改造上下大力气。要积极发展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避免与其他地区产业趋同和进行低水平重复建设。对现有产业、企业,也要区别对待,按照扬长避短的原则,有所取舍,既不能抱残守缺,复制“古董”,也不能贪大求全。

  第三,立足于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过去,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依靠的是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涌现出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一大批艰苦创业的英雄人物。从根本上说,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还是要依靠三省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要进一步在广大干部群众中进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教育,切实克服部分干部群众存在的“等、靠、要”思想,树立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振兴的决心和信心。同时,国家也要进一步从政策。人才、资金和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

  第四,继续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涉及方方面面。中央各部门要继续把推进这项工作作为重要职责,放在重要位置,积极主动地做好有关工作。要抓紧制定和实施中央已经提出的各项政策措施,并深入研究各种难点、重点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办法。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加强中央部门与地方之间、地方与地方之间的沟通和配合。上下共同努力,确保振兴工作顺利推进。

  第五,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注重实效。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不做表面文章,不务虚功,不搞形式主义,不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各项工作都要经得起群众的检验、实践的检验和历史的检验。各级领导干部要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及时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前些天,我在会见全国机关后勤先进代表时曾提出国家工作人员要做到“清廉、节俭、奉献”六个字。一要清廉。公生明,廉生威。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不以权谋私、贪赃枉法。二要节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办一切事清都要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劳民伤财。三要奉献。处天下之事,当有天下之心。一心为公、无私奉献,是公务员的天职,也是公务员的光荣。要甘当无名英雄,以人民之忧而忧、为人民之乐而乐,不追名逐利、患得患失。这些也是对东北三省政府工作人员的要求。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任重道远,使命光荣而艰巨。我们相信,东北三省各级党组织、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一定会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再接再厉,奋发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把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推向前进。

  * 这是温家宝同志在辽宁沈阳召开的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来源:中央文献研究室
责任编辑:孟庆闯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