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要接受人民和历史的评说

理论要接受人民和历史的评说

恩格斯说过这样两段名言,一是正面阐发:“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二是反面警示:“蔑视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理论看似虚无缥缈,但任何政党、国家甚至个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用一定理论在指导自己的行动。从一定意义上讲,任何一个重要观点甚至口号都属于一种理论,都会直接间接、或迟或早地反映在党和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外交、军事、教育、科技等各项实际工作之中。

在社会实践中,正确的理论和错误的理论都会最终被人们所认识。经过成功或挫折的实践,正确的理论最终会被人们所掌握,错误的理论也最终会被人们所抛弃。这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真谛。

实践没有完结,新的实践又会不断呼唤产生新的理论。在认识和掌握新的真理的道路上,任何的教条主义、经验主义都于事无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演进,随着世界上各个大国及其战略集团的合作博弈的不断加深,随着国际问题与国内问题日益紧密地交织交错,各种新情况与新问题不断凸现。我个人认为,美国目前这场金融危机,是推迟多年、推迟多次不得不爆发的灾难深重的经济危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为了本身的生存和发展,必然会不断地采取各种举措企图摆脱或转嫁危机。因此,我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当今时代的发展变化与国际国内最新实际相结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并要准备随时采取与过去不同的国际合作方式与斗争形式。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与民族才能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立于不败之地。

党的理论工作者在党的理论创新中承担着特殊而光荣的使命。理论工作者要想作出自己特有的贡献,就应做到“三个勇于”,即勇于独立思考,勇于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坚持独立思考不易,因为思考探索的过程十分艰辛,不畏艰辛地跋涉才能不断开辟新的坦途。坚持真理不易,因为有时普遍流行或随波逐流的并不是真理。在坚持真理的过程中,有时必须乐于耐得住“寂寞”,乐于享受“孤独”。修正错误同样不易,甚至更难,有时候否定自己所要承受的“痛苦”往往比坚持真理还要沉重。不能坚持独立思考、坚持真理和修正错误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决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一流学者特别是理论大家。

要真正做到以上“三个勇于”,说到底,就必须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要坚持和创新正确的理论,必须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推动社会进步这一根本立场出发。我们决不反对谋取合理、合法的个人利益,但仅从想获取金钱或个人官位这一狭隘的眼界出发决不可能成长为真正的哲学社会科学大家。也就是说,做学问,不能仅以自己与自己的小家庭过上好日子为最终归依。真正有出息、有作为的学问家,是为了国家、民族好,是为了普通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为最终价值,并坚持不懈地为此奋斗。对于一位领导干部来说,一有私心,决策就必然发生问题;对于一位学者来说,一有私心,理论就会歪斜。没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就可能做出有损于党、国家、民族和人民根本利益的事情来。任何一位学者今天的所言所著,如同任何一位领导干部今天的所作所为一样,都必将接受人民和历史的评说。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