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信心战胜未来的挑战和考验

我们有信心战胜未来的挑战和考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30年,中国共产党已经把过去实行的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转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上世纪70年代末,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中国作出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战略决策:苏联在1979年决定出兵阿富汗;中国在1978年底决定改革开放。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作出过许多与苏联不一样的决策,尤其是这一次完全不同的战略决策决定了中国最终必将走上与苏联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大转折。 

这个历史性的大转折,包括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大转变——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转变,也包括从崇尚“个人崇拜”到弘扬民主法制的转变,等等。 

在这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大转变中,最大的转变,是中国人民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改变了对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选择并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一条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目标的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 

也就是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30年,中国共产党已经把过去实行的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转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30年,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化,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进步。中华文明走上了伟大的复兴之路,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重新树立起来。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只要看一看今年中国人在诸如奥运火炬传递、抗震救灾等一系列大事件中的表现,看一看中国人举办的北京奥运会,就可以体会到了。“振兴中华,赶上时代”,已经成为具有宽广的世界眼光的当代中国人对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新理解。 

我们有信心应对并战胜未来的挑战和考验,这种信心不是盲目的 

当然,在讲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进步和成就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面临的巨大挑战和考验,不会忘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许多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纵观这些问题,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过程中都遇到过的问题,而且人家几百年遇到的问题,我们这30年里集中显现出来,这种在巨大“时空压缩”中显现出来的问题对我们是一个巨大的考验;第二类是中国社会特殊的历史和国情背景下发生的问题,这类问题是又一类的“时空压缩”,对我们是另一种巨大的考验;第三类是瞬息万变的新时代新实践带来的问题,比如当前我们正在经历的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这更是巨大的考验。对这些问题、挑战和考验,我们始终是十分清醒的,而且,有信心应对并战胜这些挑战和考验。 

我们的信心不是盲目的,而是有根据的。这种根据之一,就是我们的宝贵历史经验。 

历史,无疑是最好的老师;历史经验,无疑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 

在改革开放这一艰辛而又伟大的革命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共十七大对此作了全面总结。在十七大总结的经验中,贯穿着一条鲜明的红线,这就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始终坚持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就是始终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我们中国能够用短短30年的时间,就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其最重要的经验就在这里! 

把生产过程中人和物等各种要素都解放出来 

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解放思想,必须落实到并体现在解放生产力上。 

比如,改革开放新时期第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邓小平领导和支持这场大讨论的目的是什么?一是破除“两个凡是”,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二是以这样的思想路线为指导,以实践为标准,既纠正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又维护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那么,这两点是不是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全部目的和最终目的呢?不!邓小平领导和支持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最重要、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摒弃“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事实上,解放思想只有落实到并体现在解放生产力上,才能真正推动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绝非仅仅体现在物质财富的增加上,更非有些人指责的“见物不见人”。因为,我们讲的“生产力”,是马克思所讲的生产力,是劳动者、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有机统一,是物的因素与人的因素的有机统一;而且,人的因素是其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 

解放生产力,在改革的意义上,就是要通过经济体制和其它各方面体制的根本变革,把生产过程中的各方面生产要素都解放出来,包括把生产过程中的土地、资本、技术、知识等要素解放出来,也要把劳动力这个最重要的要素解放出来。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就是把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土地解放了出来,把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解放了出来,这才有生产力的大解放。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民营经济等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把资本、技术和知识等生产要素解放出来了,把农村富裕劳动力和具有创业能力的民间企业家的积极性、创造性解放出来了,这才有生产力的大解放。 

所以,过去30年,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致力于研究的,就是用什么样的体制、政策和措施,把生产过程中人和物等各种要素都能解放出来。 

解放生产力,最根本的就是要解放人的因素 

这里,我想重点说一下,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的经验是: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包括要把人的因素解放出来,把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解放出来。在我们看来,解放生产力,最根本的,就是要解放人的因素。 

解放生产力中的人,包括要把人从束缚他发展的生产关系和整个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成为整个社会关系的主体。我们讲“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把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解放出来,使现实的人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主体。这可是一篇大文章! 

要做好这篇文章,除了要不断推进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而且要配套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先进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在改革中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因为,人的因素的解放与经济体制有关,与政治体制也有关,与民主政治的发展有关,因此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因为,人的因素的解放与人的素质的开发和提高,即与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有关,因此要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又因为,人的因素的解放还与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解决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社会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有关,因此要加强社会建设,形成利益协调机制。只有这样来考虑问题、指导改革、部署工作,才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有机地统一起来,才会不迷失改革的方向从而确保改革的成功。 

因此,只有把社会生产力中“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有机地统一起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以人为本”的原则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则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我理解,这就是今天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深刻背景。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