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当前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发展的走势

怎样看待当前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发展的走势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是关系到中国能否长期保持社会和谐,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其中,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走势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此我主要谈两个方面。

研究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发展的走势,必须有正确的立足点

不少关注者对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有种种误解和疑虑。这就要求我们思考以下问题:怎么观察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发展的特点和走势?我们的立足点应放在哪里?

第一,我们要立足中国现实,客观地全面地认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发展的走势。多年来,一直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改革是从经济体制改革起步的,中国的改革主要是经济体制改革,似乎中国至今未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因为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够提出改革的任务,就在于当年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造就了思想解放的氛围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中国的改革一开始就是在民主政治推动下起步的。我们国家是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我们党是一个有几千万党员的大党,这就决定了在我国搞改革开放,搞现代化,没有民主是不行的,不能有序地推进民主也是不行的。

联系三十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可以注意到,我们党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既有战略,又有策略。

从战略与策略相结合的角度讲,至少有以下八点是值得注意和重视的:

一是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并且以经济体制改革的名义推进。比如,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取消了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了乡政权,设立了县人大常委会,并由公民直接选举县和县以下人大代表。事实上,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每推进一步,政治体制改革也深化一步,从来没有停止过。特别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当前正在实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具有这一特点。这次大部制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这次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努力建设一个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并将按照权力制约的原则,形成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机制,这对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具有极大的意义。

二是把发展民主与健全法制结合起来,强调民主要制度化、法律化,坚持依法治国。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一开始就强调民主要制度化、法律化,修改和完善了宪法,制定了刑法、民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废除了不合乎宪法和民主精神的法律条文或法律,还建立了律师制度,并进行了以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为目标的司法制度改革。我国也逐步实现了从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的转变。

三是把政治体制改革与尊重和保障人权结合起来,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仅发展经济,努力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还允许和支持公民创办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并确定了新的社会阶层的政治身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实行身份证制度,允许公民自由择业包括异地择业;实行依法出入境制度,允许公民出国留学和出境旅游。最近这几年,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努力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些变革,既保障了公民的人权,又激发了社会内在的生机和活力。

四是把发展民主法制与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享受到直接的实惠。在我国的政治体制中,在乡村、社区和企业中广泛地建立村委会、居委会、职代会等群众自治组织,是一大特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仅在广大农村实行了村委会村民直接选举制度和乡镇改革试点,而且在农村普遍实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社区建设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而且,基层民主建设正在与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广泛拥护。

五是把执政党依法执政与参政党依法参政结合起来,完善了中国特色的政党政治。在我国的政治构架中,各民主党派虽然不是执政党,但却是参政党。参政的基本点有四项:(1)参加国家政权,包括担任国家和政府的领导职务,担任检察、审判机关的领导职务;(2)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3)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4)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在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专委会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大代表的比例都得到明确规定。

六是把我们党的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结合起来,以党内民主来带动人民民主。特别是在选拔任用干部问题上,党内废除了终身制,完善了以民主为原则的干部任免制度,给广大德才兼备的从政人员提供了竞聘上岗的机会,等等。党的十七大在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完善党代会制度、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改革党内选举制度等方面,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思路和举措。这些党内民主举措,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民主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七是把党内监督、行政监督、法律监督与公民直接监督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了公民舆论监督和信访制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一大功绩,就是重新建立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这几年,在党内监督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并且把党内监督与群众举报结合起来,成效显著。特别是媒体介入监督序列,对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八是把选举(票决)民主与协商民主结合起来,完善了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选举(票决)民主不断完善和发展,不仅在公民自治组织的范围内实行了直接选举制度,而且在其它实行间接选举的领域扩大了差额选举,完善了候选人提名方式;特别是在党内民主发展进程中,扩大了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直接选举和中央、地方党委成员差额选举的范围,实行了候选人无记名投票推荐等民主形式。与此同时,协商民主也在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一特有的重要民主政治形式,按照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这三大职能,推动和组织各党派、各界别、各民族的政协委员,在党和政府重大决策之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积极参与民主协商、民主监督;各级政府主动实施民主恳谈会、听证会等制度;各人民团体在民主协商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这八点,或者说至少这八点,使得我国社会在三十年中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那些认为中国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的人,不仅看不到这些基本事实,而且陷入了自身的逻辑悖论。因为他们解释不了,为什么在一个他们认为的“高度集权的专制社会”中,会允许公民在市场经济中自由发展,会出现那么成功的市场体系和经济发展。所以,观察和研究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特点及其走势,必须立足中国现实,客观地全面地认识中国的改革实践。

第二,我们要立足中国的文化特点,历史地深刻地认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发展的走势。我国是一个有几千年文明传统的国家,有着优秀的人文精神和求实传统。这种优秀传统,决定了我国能够从几千年的专制政治转变为民主政治。但是,我国的人文精神和求实传统,又有历史铸就的文化特质。比如,“为人民服务”的观念能够深得人心,而个人主义、利己主义遭到人们的鄙视,就在于我国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更在于把个人的能力、成就及其利益融汇于社会的集体利益、公共利益之中。仅此一点,我们就可以发现,中国人的民主观与西方人的民主观之所以建构的人文基础是不一样的,讲政治体制选择的“路径依赖”,这是最为深刻的“依赖”。

第三,我们要立足理论创新,科学地研究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发展的走势。现在,我们的改革处于攻坚阶段,改革中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新的问题不断显现,不同意见的争论也趋向表面化。在这个时候,研究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更要有一种创新思维,理性地对待不同意见,综合地权衡各种意见的利弊得失,在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这里最重要的是,要始终坚持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要明确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为了什么,不管实行哪一种民主制度或民主形式,一要有利于人民权益的实现和富裕幸福,二要有利于社会充满生机活力和安定有序,三要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睦和国家统一昌盛。凡是不利于这一民主政治终极目的的政治行为或民主形式,都不能轻信和照搬。

从中国民主政治的两种形式,看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发展的走势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将往哪里深化和拓展?对此,我们可以通过两项研究工作来进行探讨:

一是对我们党历来主张的政治体制改革理论,特别是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实现途径的理论进行研究,从中探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发展的走势。从文献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建设政治文明的过程中,出现了三大值得重视的走势: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大走势;通过党内民主来推动人民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第二大走势;中国共产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坚持依法治国、依宪治国,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第三大走势。这三大走势的指向也很明确,最终将在我国建立一个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民主政治体制。

二是对我国最新的政治发展动态进行研究,从中观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发展的走势。我们从胡锦涛总书记最近最新的论述中可以获得一个明确的信号:中国将在过去改革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2006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的相关论述中曾强调指出:上层建筑的发展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化。今后,我们将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我们将进一步丰富民主形式,扩大人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实施依法治国的方略,保障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段话不仅权威,而且内涵十分明确。其中讲到的“我们将进一步丰富民主形式,扩大人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一个能够在某种方面体现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发展走势的重要思想。因为,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可能性要变为现实性,必须找到同事物的内容相适应的形式。民主形式的研究,将使中国人民对民主的理想追求,转化为民主的现实。中共中央提出:“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这里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两种形式,既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又体现了中华民族兼容并蓄的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与此同时,这一重要论述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是通过“选举(票决)+协商”的形式实现的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政治制度。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完善这样的民主政治制度,就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发展的走势。

我们今天的民主是从1949年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起步的。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在取得解放战争战场上的决定性胜利以后,没有独霸政权,而是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一起共商国是,采用政治协商的形式,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此基础上,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这段历史深刻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协商民主与选举(票决)民主相结合的基础上确立的。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来源。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由全国人民广泛讨论,制定了宪法,并依宪召开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更具有了合法基础。这是历史造就的有中国文化特质的一种民主形式。

如果对世界上各种民主形式加以具体研究的话,基本的形式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选举(票决)民主。其特点是通过公正的投票并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按照多数参选人的利益要求形成决议、法律或选出治理国家的人选及其政党。二是谈判民主。其特点是通过谈判分配利益,以使各方都能对自己的利益要求得到相对满足。三是协商民主。其特点是在全社会范围内由公民平等地参与公共政策的决策,通过广泛的讨论和对话,形成共识或找到最大的共同点即共同利益,做出具有集体约束力的决策。

协商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是西方政治学界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种民主理论。这种理论的兴起,是对自由主义民主理论及其缺陷的回应,是为了弥补选举(票决)民主及其多数决原则的不足。因为,根据自由主义民主理论实行的选举(票决)民主,对于大多数没有金钱实力的公民来讲只有投票上的平等,而没有参与集体决策的平等;选举(票决)民主对于多元社会中广泛而深刻地存在的道德争端,常常也显得无能为力。而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民主的决策体制或理性的决策形式,每个公民都能平等地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倾听别人的观点,包括对道德问题提供协商的空间,在理性的讨论和协商中做出大家都能接受的决策。

我们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强调的就是进行“政治协商”,就是协商民主的一种形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同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它不是代议制的上院(参议院)这样的国家权力机构,也不是政府这样的国家机关,同时又不是一般的社团,而是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各界别和各少数民族的代表、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人士组成的中国人民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显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虽然不是全体公民都能参与的协商民主,但它是由一批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公民组织和公民直接地平等地参与的协商民主。可以这样说,这是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具有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建立和发展,有力地证明了:实行这样的协商民主,不仅能够有效地保证政协委员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而且把“民主”与“团结”统一起来实现了党派和谐、民族和谐、界别和谐、海内外同(侨)胞和谐,进一步促进了社会整合。也就是说,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的形势下,尤其是在我国社会已经或正在向多样化、动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并经受着前所未有的信息化考验的形势下,我国社会特别需要在和谐发展中,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整合。

我们正在努力探索,如何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把选举(票决)民主和协商民主这两种民主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

我国的选举(票决)民主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这种完善和发展将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公民自治组织的范围内,直接选举将进一步完善;二是在其他实行间接选举的地方政权和部门,将扩大差额选举,并且完善候选人提名方式;三是在党内民主发展进程中,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直接选举的范围。

同时,我国的协商民主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这种完善和发展,首先是充分发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一重要的民主政治形式,推动我国各党派、各界别、各民族和海内外华人委员参与有效的民主协商;其次是逐步完善各级政府主动实施的民主恳谈会、听证会等制度;再次是进一步发挥各人民团体在民主协商中的作用。党的十七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明确了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这就意味着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还要深化,民主政治还要发展。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将以政府改革为重点,与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完善、和谐社会的建设、反腐倡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扎扎实实地推进。而这样一种既能发挥选举(票决)民主优势,又能展现协商民主魅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将在我国形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并以一种新型的民主类型为人类文明做出我们的贡献。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