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给我们的启示

《愚公移山》给我们的启示

大家都知道,《愚公移山》是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所致的闭幕词。今年,是这篇光辉著作发表60周年。

党的七大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次党代表大会,是在延安整风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统一全党思想的基础上召开的,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关键时刻召开的,是中华民族面临着何去何从的历史关头召开的。大会通过的新党章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思想地位;大会选举产生的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了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空前团结和统一;大会制定的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新中国的正确路线,为夺取中国革命在全国范围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愚公移山》作为这次党代表大会的闭幕词,主要任务是总结大会所取得的成果,号召全党为宣传和贯彻好大会的路线而奋斗。正如毛泽东在文中所强调的:"大会闭幕以后,很多同志将要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去,将要分赴各个战场。同志们到各地去,要宣传大会的路线,并经过全党同志向人民作广泛的解释。"

那么,毛泽东为什么要把宣传和解释好七大路线,作为贯彻七大路线的一个重大问题突出地提出来呢?他的回答很明确--"我们宣传大会的路线,就是要使全党和全国人民建立起一个信心,即革命一定要胜利。"这对我们做好今天的工作和将来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启迪意义。因为,信心问题,或者说信仰、信念、信心问题,在社会实践中同实践的目的相联系,贯穿在实践的全过程。信仰正确、信念坚定、信心充足是保证社会实践最终取得成功的根本条件。反之,则会产生可以预料的或难以预料的消极后果。因此,我们事业的得失成败和前途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全党同志的信仰、信念和信心问题解决得如何。许多腐败分子出问题,首先就出在这里;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根本问题也在这里。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决不能有任何天真的或幼稚的念头。

今天,我们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共产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科学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我们的坚定信念。我们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使全党同志进一步明确和坚持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论述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强调的,就是要"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因此,我们重温《愚公移山》,就是要像当年宣传七大路线那样,宣传好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大家进一步确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会成功,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一定会实现的坚定信念和信心。

(二)

毛泽东如此重视党的路线宣传,如此重视革命必胜的信心教育,是因为他一方面充分估计到了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节节胜利的形势下,日本帝国主义不可扭转的失败趋势;另一方面也充分估计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外形势的复杂性和建立新中国的艰巨性以及党面临的各种困难。理解了这一点,就可以理解毛泽东为什么要把这篇讲话定名为《愚公移山》了。

愚公移山,是《列子·汤问》中讲的一个寓言故事。在党的七大这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党代表大会上,毛泽东三次讲到了这个故事。第一次是1945年4月24日在七大所作的"口头政治报告",毛泽东说:"我们有一百条枪,你们缴了我们九十九条,我们当然不高兴,但是不怪你们,因为你们本领大,高明得很。但是,就是只剩一条枪,我们也要打到底的。只要我们手里还有一条枪,我们被打倒了,就把枪交给我们的儿子,儿子再交给孙子。"接着他就讲了愚公移山的故事来强调这一点。第二次是1945年5月31日在七大所讲的"结论",毛泽东在结束的时候讲道:"我们这次大会强调团结精神,就是要在一个原则下团结起来,在正确路线的基础上团结起来,是头脑清醒的团结,不是盲目的团结。同志们!我多次讲愚公移山的故事,就是要大家学习愚公的精神,我们要把中国反革命的山挖掉!把日本帝国主义这个山挖掉!"第三次就是1945年6月11日在七大所作的闭幕词,他不仅再次讲了愚公移山的故事,而且讲话的题目就叫做《愚公移山》。

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期间三次讲愚公移山的故事,突出地强调的一个基本精神,就是: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但前进的道路上是有困难的,因此要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充满信心,万众一心,去战胜困难,赢得胜利。《愚公移山》中流传最广的名言就是:"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这句话已经成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座右铭。

因此,我们今天学习《愚公移山》,应该充分认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应该充分认识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包括已经遇到的或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风险。也就是说,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在我们的各项工作中,一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二要有知难而上的开拓进取精神。在改革和发展中,一方面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攻克经济体制改革和各方面改革中的难点;另一方面保持清醒的头脑,牢记两个"务必",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力戒奢糜之风,真正做到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

(三)

我们注意到,毛泽东在论述这些问题的时候,提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这就是:宣传党的正确路线,树立战胜困难的必胜信心,必须达到两个"觉悟"。这就是,第一,首先要使先锋队觉悟,即要使广大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觉悟;第二,还必须使全国广大人民群众觉悟,心甘情愿地和我们一起去奋斗,去争取胜利。也就是说,在《愚公移山》中,他不仅强调党员、干部要有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还要做"感动"上帝即感动人民群众的工作,使全党和全国人民都能建立起必胜的信心。

在做好党员干部教育和群众教育这两方面工作,达到两个"觉悟"的问题上,毛泽东强调"首先要使先锋队觉悟"。这是很正确的。提倡学习"愚公精神",首先就是党员干部要带头学,党员干部要率先像"愚公"那样艰苦奋斗。没有党员干部的"愚公精神",怎么能"感动"人民群众,怎么能让人民群众和我们一起去艰苦奋斗呢?至于让群众去学习"愚公精神",去"挖山不止",而我们党员干部不率先垂范,甚至贪图享受,更是同毛泽东所倡导的"愚公移山"精神背道而驰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今天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这些基本思想,强调执政党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因此,今天学习《愚公移山》,我们应该努力从执政党自身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好"首先要使先锋队觉悟"的问题,解决好"感动上帝"即感动人民群众的问题。

(四)

最后,还要指出的是,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党在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时,还要十分注意改进我们的文风。

我们在重温《愚公移山》时,再一次被毛泽东这篇文章的精辟见解和生动文风所感染。须知,这不是随笔、杂文之类文章,而是党的七大闭幕词,是党代会的重要文件。对比时下在许多场合盛行的套话、空话,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有所反思呢?

延安时期,毛泽东曾经把文风问题列入整风的三大问题,即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我们党之所以如此重视文风问题,是因为党八股是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表现形式。所以,文风问题不是小事。

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要继续提倡艰苦奋斗的愚公移山精神,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就必须改进我们的文风,以清新的、朴实的文风来加强和改善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达到"感动上帝"即感动人民群众的目的,切实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