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国际> 正文

宋鸿兵:国际货币战争的新战局(2)

其次是人民币升值的问题。鲁比尼提出中国不能够两个好处都占——既占了贸易顺差,又占了大量美国国债。意思就是既然对美国出口顺差,那么就必然会承担一部分美元资产下跌的损失。这个观点我就不认同,因为货币跟贸易是两个领域,每个领域有每个领域自己的原则——贸易是讲公平原则的,货币是讲道德原则。这个道德原则就是每个欠债的人都必须要恪守自己的信用,只有保守自己的诺言不违约,不出现过期不还的问题,那么,依托这些债务为抵押所发行的货币才有价值,否则纸币购买力一定会下跌,也就是纸币会贬值。美国现在的情况是,在这么高的负债之下,让全世界都已经开始担心它的偿债能力,所以美元才会出现贬值的趋势,而美国却说美国的国债不会违约,是因为有印钞机。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就是一种变相的赖帐。

美国解决不了现在的危机,就好像一辆马车上坐着中国、日本、巴西等国家,然后美国上来抢劫,让大家把手上的黄金、白银、珍珠、玛瑙都拿出来帮美国扛过这一关,这是直接的抢劫行为。也许满车的人谁都不敢出来反抗。在这场货币战争当中,美国还是会取得预期的效果——强行把它的损失卖给各国。但是,美国人要这么干的话从长远来看将适得其反,因为如果美国下了车,车上的人立刻就会跳起来说这种现象绝对不能再发生,所以各个国家会探讨怎么来应对,中国就会跟周围的这帮人讨论是不是要进行货币互换。美国打劫的越厉害,这种情况就会发生的越快,中国打算在2012年实现两万亿美元左右进出口贸易全部用人民币结算,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金融贸易中间很大一部分的份额要非美元化了。如果南美的智利、巴西等国统一搞南美的统一货币,中东国家再搞一个六个海湾国家的海元,俄罗斯再加入进来跟其他国家搞双边互换,卖什么东西全部用卢布来结算,谁还会愿意再持有美元呢?

很多人认为美元好像坚不可摧,但是我认为当大家开始纷纷货币互换的时候,美元持有的必要性将会大幅下降。现在之所以还愿意持有美元资产是因为可以用美元在世界上买东西,但是当大家用自己货币结算彼此之间贸易的时候,还要美元干什么?美元出现衰退和出现问题很可能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快,而且来得更加猛烈和突然。这就是我跟很多专家辩论时,我不赞同他们的观点之一,他们认为美元是间接、缓慢地走向衰落,我认为这是市场积累的一种能量,就好像烧水,烧到99度的时候还看不到能量,烧到最后一度的时候会立刻发生突变。就是说,到了一定的情况之下它会非线性发展,立刻发生突变,全球一下急了,大家都不用美元。到那个时候全世界用美元的人会干嘛呢?拿着大量的美元的人发现美元没有价值,就会疯狂地跑到美国购买一切东西,当美元回归到美国立刻就是超级通货膨胀,这就是严重危机的爆发。当这天来临的时候,黄金涨到一万美元就可能是非常保守的数字了。

美国政府也想到了,如果仔细通读一下美联储在过去20年中货币委员会每一次会议的详细记录的话,就会发现早在90年代的时候格林斯潘和美联储的官员就在讨论这个问题。他们是相当有前瞻性的,这一天的来临包括金融危机,包括美元出现严重问题早就在他们预料之内。在1995年9月的一次会议上大家就讨论如果美国债务如此膨胀下去一定会出大问题,当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美国有什么应对的方式。美联储副主席给格林斯潘提出一个问题,如果这一天到来的时候美元有什么应对之策?格林斯潘反问他说:“那你说说有什么办法?”他认为有两点:

一个是可以用特别提款权,财政部如果有特别提款权,就可以拿到美联储跟国债进行置换,置换出来之后美国总的债务就会下降。这是什么概念呢?可能如果大家看过《货币战争》就会有印象,每一个流通中的美元是以美国国债作为最基本的发行要素,现在美元之所以贬值就是因为债务膨胀速度太快,让全世界越来越担心美元还能不能保护自己的国债不违约。

另一个方法是用黄金来置换美国国债,现在黄金是1350美元一盎司(截至2011年6月7日为1544美元一盎司),但是在美国财政部帐上,美国政府的黄金定价是1973年的价格,42.22美元一盎司,已经远远低于现在市场价了,如果让美国的黄金储备进行价格重估,比如现在估到1300多美元,然后用这笔钱去跟美国国债做一个置换,整个基础货币中美国国债的比例将会大幅的下降,美国的货币看的就很坚挺了,这就是为什么佐立克会在两个星期之前提出类似的想法。佐立克这样级别的人是绝对不会心血来潮突然冒出这句话,接下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美国政治家、经济学家和媒体在不同的场合逐渐释放黄金货币化的概念,越来越频繁。

假如用一万美元的价格来重估美国的黄金储备,然后用这笔钱去置换美国的国债,美国的资产负债表将立刻大幅好转。这时候中国就出大问题了,还有亚洲很多国家。中国的黄金储备是一千吨,在我们的外汇储备中占1.6%,在各个国家里面很低了。德国是74%,所有的欧洲国家黄金储备都在50%以上,换句话说,这些国家是不怎么愿意储存其他国家纸币的,因为他们的银行家知道纸币不具有内在价值。但是反过来,这些人从学术界反复给中国洗脑,让大家认为黄金不值钱,黄金一点价值都没有。

如果真正在自由市场中,这边给你一块沉甸甸的金块,那边给你轻飘飘的纸币,从老百姓正常的常识来看,你觉得这两个谁更有价值?肯定是黄金更有价值。一个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人,一个没有文化的人一定会选黄金,而不会选择纸币作为支付手段。而为什么我们的中国老百姓居然会傻到认为纸片比黄金更值钱?这不是给人彻底洗脑了吗?这是完全反逻辑的。

当一个政府失去信用的时候,当一个政府经济出现严重困难的时候,纸币是一钱不值的,而黄金永远都是值钱的。不管哪个国家,哪种宗教,哪种文化传承,哪个地理位置的国家通认黄金。为什么?因为黄金童叟无欺,这是全世界大家共同形成的理念,而不是政府强加于人,不是飞机大炮逼着你只能接受纸币。如果没有这些强制力的话,老百姓会自动接受贵金属作为市场中的货币,这是天然的。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讲,它是现在大家需要投资黄金或者需要配置这种资产的原因。

如果我们现在去买菜的话,一斤鸡蛋现在翻了一倍,一斤白菜涨了60%多,这些涨价意味着口袋中的钞票在不断地稀释,购买力在不断地缩水。当美国开始在上游印制货币的时候,各个国家都纷纷出现这种情况,当这种情况越演越烈的时候,在很多年的时间里会产生一场世界范围的通胀,我称之为“未来世界大洪水时代”即将来临。

现在这个问题出现的情况可能比我2007年建议大家买黄金、买白银的紧迫情况要更加临近发生,特别是到2012年之后纸币将会加速贬值,而且全世界都是这样的。当然政府肯定说要控制通胀。政府的态度和意见自然是有道理的,发改委将会管制物价。这种行政措施可能暂时性的把物价压制住了,但是管制到一定程度之后,黑市一定会出来。股市连续好几天的大跌,是因为大家都认为中国政府要管理通货膨胀无非是控制物价和加息,如果是加息,就意味着很多资产价格会出现问题。现在再买上海的房子,比如买一千万的房子欠八百万的贷款,未来只要上升一个百分点的利率,这个压力就会变得很大。

我在跟鲁比尼辩论之后,韩国媒体就开始大幅报道此事,《大趋势》作者莱斯比特也听了这个辩论,他说:“中美贸易和汇率问题90%是源于美国对中国的傲慢和偏见,只有10%才是经济问题。”中国从2003年以来一直到金融海啸爆发的前后,由于美元的大幅度贬值,中国的外汇储备一共损失的真实购买力是五千亿美元,这可是三万多亿人民币,几乎相当于中国一年的财政总收入。如果再让中国现在立刻升值20%,马上就会再损失三万亿人民币,相当于中国GDP的近10%,一年的经济增长全完蛋了,这摆明了是抢钱。

其实人民币升值这个词是非常有误导性的,准确的概念应该是美元对人民币的贬值,它将会对中国造成严重的财富流失。通常,大家认为人民币一升值中国的购买力更强,买外国的东西更便宜。理论上是这样的,对外名义购买力在增值,但是对于人民币的持有人来说,购买力是下降的,人民币越升值,物价会越上涨,老百姓手里的钱贬值得越快。

为什么会这样呢?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我们现在从人民银行的角度来看,人民币货币发行中三分之二是依托于美元发行的,而美元是通过对外贸易赢得了贸易顺差,每一个流通中的美元所对应的都是欠债人欠银行系统的债,换句话说,中国的货币流通中三分之二人民币流通量的链条末端的最终信用提供者是美国的老太太。当她不能准时还款的时候,人民币的购买力就会下降。

美国人如果不违约,人民币发行这么多量不会出现大问题;如果美国出现大规模违约的话,人民币的购买力下降和它的损失是无可避免的。比如你之前买了一套80万的房子,如果宣布人民币升值,意味着资产就不是80万了,就是60万了。这个实际上是人民币升值对国内人民币持有人购买力造成了一种严重的货币损失。那对于什么人有利呢?对于那些要出国留学,到海外花钱,到国外去购买商品、买地、买资产的人来说是有利的。但是对于99%的不能出国的中国老百姓而言,是百分之百的财富损失。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总是批评媒体在误导观众,让大家以为人民币升值仅仅是一个贸易问题,实际上人民币升值影响了在座每一位手上持有人民币的持有人,影响了中国几十万亿既有的人民币存量资产的每一个货币的购买力,这是真正要命的地方,而这一点没有多少人去进行深入研究和透彻的分析。

人民币升值了,物价下来了吗?其实中国的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开始暴涨就是始于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使得整个货币购买力在下降,进而形成了通胀的压力,最后反应出来是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中国最近也有很多人在重新探讨这个问题——人民币升值不仅涉及到贸易问题,而且涉及到中国老百姓所对应的财富关系。

我们已经知道每一个美元流通的背后是一个美国老太太欠银行的房产贷款,而这个钱变成了中国的贸易顺差,然后卖给人民银行,用这个抵押发行了6.6元的人民币,背后最终的抵押品是美国老百姓欠银行的钱能不能还。而违约率在逐步的上升,说明购买力一定会下降,如果我们不把这些逻辑看明白,对现在的理财就会丧失根本性的判断。

现在的一元人民币跟十年前的一元人民币是一回事吗?跟十年后的一元人民币是一回事吗?在80年代初,万元户在中国是大款的概念,因为那时候很多人的工资收入才二、三十块钱。当时保险公司推保险,有一种养老保险,一次性交付保费,当投保人退休以后,每个月保险公司给他50块钱的保险费,当时我同学一听太高兴了,就在那里盘算退休之后就有多少钱了,然后就准备买这种保险,后又凑巧因家里有事没买上。我们现在想想,如果当时真是信了保险公司,买了这个保险,现在能退休吗?50块钱人民币在北京也就是一趟打车钱。这意味着货币贬值的速度远远比你想象的快得多。我另外一个朋友,是个上海人,1990年的时候做外贸挣了两百万美元,当时是我们同学中最有钱的,他打电话给我说自己不干了,然后移民到新西兰,买了房子,又买了一块地,准备在那里逍遥自在的渡过后半生。结果,他2000年回到上海的时候,发现上海的物价越来越贵,越来越觉得靠以前挣的钱不够生活。当我前不久再回上海的时候,他已经在一家外资企业重新开始打工了。为什么?因为那两百万美金在现在的上海已经没有办法再过上他想象的生活了。

为什么要举这些例子,是因为如果大家不明白货币贬值是什么概念,那么,长期的退休计划都不可能像想象的那样来实现。我有一个朋友跟我说他们一家三口现在每年的开销是60万人民币,如果以活到90岁为限,按照现在货币加速贬值的速度计算,按照现在60万的购买力计算,全家的开销在90岁那年是3亿人民币。换句话说,如果在座各位现在手上有一千万人民币现金存款,千万不要认为自己能退休了,因为这一千万可能过十年只相当于现在的二百万,三十年之后相当于现在几万块钱的购买力。所以这套货币制度和西方搞的金融体系是非常残酷的财富游戏,如果不把它彻底弄明白了,再怎么努力挣钱,都算不过这帮人。

责任编辑:刘晓楠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