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维·米·莫洛托夫
(12月21日)
莫洛托夫同志:
我认为,应该立即表示同意。为了不出差错,就此事拍发的电报既要通过克拉辛,又要通过柏林和克利斯蒂安尼亚[注:即奥斯陆。——编者注],并且都用明码不用密码。
从给我念的电报中,我没有完全弄清偿付和监督的条件。如果期限是26日,或许还有可能查对和弄清楚,但我们无论如何还是不应错过这个机会。特别重要的是要保证这些粮食不仅能用来救济饥民,而且能用来春播。[176]
恳请莫洛托夫和加米涅夫今晚就给我打电话。
列宁
1921年12月21日
电话口授
载于1933年《列宁文集》俄文版第23卷
译自《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第54卷第85页
【注释】
[176]列·波·克拉辛在1921年12月19日的电报中说,美国救济署的代表沃·布朗向他转达了美国救济署署长赫伯特·胡佛的一项建议:如果苏维埃政府从1922年1月1日起在三个月内为饥荒地区从美国购买1000万美元的粮食和种子的话,美国政府就同意花费2000万美元为俄国饥荒省份购买粮食和种子;购买粮食和种子必须通过胡佛委员会(美国救济署)办理。克拉辛说,苏维埃政府对购买粮食和种子一事将无法进行任何实际的监督,“因为派遣我们的代表赴美仍然是不可能的”。这1000万美元拟用支票或“1914年8月以前属于俄国国库所有的”黄金支付。12月26日以前必须作出答复。
1921年12月22日俄共(布)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了这项建议,决定予以接受。当天,马·马·李维诺夫发一份急电给克拉辛,告知建议已被接受,请“确定尽早交付粮食的期限,因为饥荒日益严重”。——146。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刘飞: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 蓝天白云续写美丽北京生态画面
- 共担时代责任,共筑人类未来
- 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 礼赞“中国好人”,汇聚向上向善的文明力量
- 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大国粮仓的三重突破
- 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以艺术盛会奏响时代强音
- 节粮就是增粮,心动更需行动
- “三季报”公布,中国外贸韧性不减
- 协同保护,文物与古树名木相得益彰
精选视频
【理论看点】陈文旭: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应坚持“两个结合”
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践策略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
把握好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原则
深入研究不同阶段的目标,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