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尼·伊·布哈林
1
(2月2日)
致布哈林同志
1.我的电话稿上曾谈到同第二国际、第二半国际举行联席会议的问题,而您却根本不予答复[294],这使我感到奇怪和气愤。对于这样的事本应立即答复,即使三言两语也好。
2.您能否让经常阅读在欧洲出版的第二国际、第二半国际的报纸的人把各报评论我国新经济政策所提出的论据简要地给我开列出来(从每种文字的报纸摘编的材料切勿超过两页)。我只要有这种从德、法、英三种文字的报纸分别摘编的材料就够了。不过,要重说一遍,必须用简明的电报文体。这三种文字的材料都不要超过两页。
请答复。[295]
列宁
电话口授
载于1959年《列宁文集》俄文版第36卷
译自《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第54卷第153页
2
(2月3日)
致布哈林同志
既然现在您的信中有了答复,那再去证明需要答复就是多余的了。
列宁
电话口授
译自《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第54卷第153页
【注释】
[294]列宁说的是他1922年2月1日给尼·伊·布哈林和格·叶·季诺维也夫的信。他在信中说明了共产国际对即将召开的三个国际(第二国际、第二半国际和共产国际)的代表会议的立场(见《列宁全集》第2版第42卷第402—403页)。——256。
[295]1922年2月3日尼·伊·布哈林给列宁回信说,他和格·叶·季诺维也夫同意列宁就三个国际的代表会议所提的建议。布哈林还说,关于西方各派对新经济政策的态度的资料最近即可送交列宁。——256。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刘飞: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 蓝天白云续写美丽北京生态画面
- 共担时代责任,共筑人类未来
- 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 礼赞“中国好人”,汇聚向上向善的文明力量
- 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大国粮仓的三重突破
- 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以艺术盛会奏响时代强音
- 节粮就是增粮,心动更需行动
- “三季报”公布,中国外贸韧性不减
- 协同保护,文物与古树名木相得益彰
精选视频
【理论看点】陈文旭: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应坚持“两个结合”
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践策略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
把握好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原则
深入研究不同阶段的目标,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