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下诺夫哥罗德省的农业概况》
1897年下诺夫哥罗德版
(1897午和1899年1月30日〔2月11日〕之间)
在第119—125、207—z08页上,列争特别注意通讯员从各地写来的关于因工厂工业发展而劳动力价格提高和外出做零工现象增加的大量报道。列宁根据下诺夫哥罗德省1896年夏季外出做零工的资料(第200—209页),计算了外出做各种零工的各有多少个县,并记载如下:
河运业 10个县
木工,造船工,锯工 11个县
建筑工人(瓦工等) 6个县
农业工人 5个县
土方工程 2个县
工厂工作 11个县
[210] 所有反映有半数以上证明夏季外出做零工的人数在1896年较以往各年大为增长。我们为了作比较而引用的1893年的同类数字,使人有一定的理由把夏季外出做零工的农民人数增长看作持续的现象。就在这张表中的资料,也部分地说明了外出人数持续增加的原因;正如大部分通讯员所谈到的,外出做零工的好处近年来明显增大了。对表中两个问题的回答几乎完全相同,这类回答无意中使人以为夏季外出做零工的增长同它的好处有因果关系。
[212] 除外出做零工比较有利这个原因外,促使下诺夫哥罗德省农民夏季离乡背外外出寻找幸福的还有不少其他的原因。在后一类原因中,缺少土地这个原因居于首位。农民外出找活干,是因为他们在家里无事可做:土地少或者划给的份地土质差…… 农民失去农具和耕畜,主要是失去了马匹,这是迫使农民放弃耕种自己的份地、愈来愈多地外出做零工的另一个原因。阿尔扎马斯县瓦茨卡亚乡的一位通讯员报道说:“外出谋生的是最无房无马的农民,他们的家底薄,自己没有耕地的马匹……”
[213] 地方副业、手艺、手工业等等的衰落,在造成农民经济破坏、外出做零工增多的诸原因中占第三位。
载于1940年《列宁文集》俄文版第33卷(非全文)
【注释】
[122] 列宁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最后一章即第8章的第2节中,研究了外出做非农业零工的问题。列宁认为在工业中心谋得生活资料的农民,应属工业人口。列宁的这一经过科学论证的结论,彻底驳倒了民粹派经济学家一再重复的所谓俄国工人是仅仅赚取外水的种地的农民这种官方观点。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一街一策”绣出城市治理新图景
- 前三季度“成绩单”折射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 王锦刚:加快建设文化强国的五大战略要点
- 全会热词丨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 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
- 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公布,让“生产线”成为“风景线”
- 全会热词丨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
- 【理响中国】从“现代化比较”维度透视二十届四中全会深意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 北京六大行动,答好“十四五”收官之考
精选视频

【学习思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发展历程
学习思想丨“稳中求进”工作方法的不断完善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夯实基础、全面发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及“十五五”规划《建议》的基本特点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