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光明”社[199]1922年11月15日
亲爱的朋友们:
借此机会谨向你们致崇高的敬意。我由于病重,一年多来贵社的作品一部也没能阅读。希望你们的“前参战者”组织保持下来,并日益发展壮大,不仅在数量方面,而且在精神方面,也就是说加强和扩大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斗争。为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值得奋斗终生;在这场斗争中要毫不留情,要把维护这种战争的一切诡辩批驳得体无完肤。
致崇高的敬礼!
你们的 列宁
载于1925年《光明》杂志(法文)第71期
译自《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第45卷第299页
【注释】
[199]光明社是法国作家昂·巴比塞在1919年建立的国际进步作家和文化工作者团体。这个团体是在“前参战者共和联盟”以及稍后并入联盟的其他一些国家的类似团体的基础上建立的。这些团体曾组成以“对战争宣战”为主要口号的“前参战者国际”。参加光明社的有第三国际的支持者昂·巴比塞、阿·法朗士、保·瓦扬-古久里和怀有和平主义情绪的作家罗·罗兰、斯·获威格、赫·威尔斯、托·哈代、厄·辛克莱等。1919年10月该社在巴黎创办了《光明》杂志。最初几年该杂志在法国和国外享有相当大的声望。但是,由于社内的思想分歧和组织上的软弱,光明社没有成为一个大的组织和取得更大的影响。1924年4月巴比塞辞去《光明》杂志主编职务,1928年1月杂志停刊,光明社也随之解散。
在克里姆林宫列宁图书馆中,保存着昂·巴比塞起草的光明社宣言,也就是他编的一本书《深渊之光。“光明社”追求什么》。书上有如下题词:“向首先写了还没有人写过的伟大定律的列宁致以崇高的敬意。昂利·巴比塞。”——293。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绘就“京彩”消费图景
- 多措并举夯实网络安全底座
- 建设统一大市场,畅通经济“大循环”
- 共筑网络安全防线,守护数字时代家园
- 2025年服贸会尽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 AI进入中小学,为每颗童稚心灵播撒“智能种子”
- 近1400亿!“北京日”见证更加开放包容的首都
- 京津冀协同发展11年连跨6个万亿元台阶
- 以文风会风话风之变推动作风建设
- 织密农资保障网,筑牢秋粮丰收安全线
精选视频
【习近平文化思想】当戏曲遇上AI 传统文化“破次元”拥抱Z世代
【学习思想】“两山”理念: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引擎
文化科技融合是北京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
文化科技融合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文化科技融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意义与北京实践
【理论看点】刘东超:深化科技赋能,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