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改变名称。
(2)取消一般公民定量。
(3)以劳动口粮作为基础,即按实际工作日计算。
(4)劳动口粮根据劳动的轻重分类。
(5)第一类:脑力劳动和机关工作
(6)第二类:体力劳动
(7)第三类:特别重的劳动,等等。
(8)“重点单位”(即对国家特别重要的工种和企业),按照人民委员会的决定(有时可按特殊规定)和国防委员会的决定,转为第二类、第三类,等等。
(9)对于不工作者、失业者以及商人等等规定特别低的定量。例外。
(10)对儿童和病人另行规定。
2
名称设想:
《关于进一步统一各类口粮和以劳动口粮为整个粮食制度的基础的法令》。
以前叫作“一般公民定量”的,改称为
“失业者和小私有者的定量”或者:个人开业的公民、不工作者等等的定量;(或者:“小业主”的定量);“不在苏维埃企业和机关工作的人”的定量。
好处:(1)在两个首都和所有非农业的工业城市,工作会大大简化(因为那里大批人都在苏维埃企业或苏维埃机关工作)。
(2)在非工业城市我们就能清楚地划分出不在苏维埃企业和苏维埃机关工作的居民,而配给这些居民的口粮应予逐渐取消(要么你自己种菜园,要么你到苏维埃企业或苏维埃机关工作)。
对于那些既不在苏维埃企业,也不在苏维埃机关工作的人将不供应粮食。
算一算,哪种制度会减少配给证并简化整个制度。
列宁
1920年4月27日
载于1945年《列宁文集》俄文版第35卷
译自《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第40卷第328—329页
【注释】
[163]这是列宁对《关于实行劳动口粮的法令》提的意见。这个法令于1920年4月30日由人民委员会通过,公布于5月4日《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消息报》第94号。——[357]。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刘京菊: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应答与世界担当
- 巩固拓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走深更走实
- 政策技术双驱动 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迈向规模化
- 赓续精神血脉,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
- 从天津再出发 携手贡献“上合力量”
- 单月用电量破万亿,彰显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与韧性
- 上合携手共进铺展数字合作新画卷
- 聚焦城市现代化建设,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 “馆城融合”让博物馆融入城市生活
- 向“新”做“实”,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动能足
精选视频
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三场重要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减量发展:在疏解非首都功能中减量提质
创新发展: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
北京在减量提质和创新赋能方面的典型案例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