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古水系看水资源建设

从北京古水系看水资源建设

北京历史上是一个水网密布、河湖众多的水乡城市。北京从3000多年前的燕都蓟城,到 850多年前的金中都城,再从 700多年前的元大都城和日后的明清北京城至今,其城址虽有所变迁,但都无一例外地建设在永定河的冲积扇上。永定河曾由石景山向东,流经八宝山与田村,在半壁店附近分为南北两支:北支往东与温榆河相接;南支折而南下,经现在的积水潭、北海、中南海、前门、金鱼池、龙潭湖,出左安门在马驹桥附近漫散而下,即古高梁河。南支的另一支则在半壁店流至玉渊潭附近分为两支继续而下,其中的一支即为古莲花河。上述两条古河道在北京城的起源、发展中都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在古代修筑北海琼华岛等园林中所起的作用显而易见。

明清时期,北京城的供排水系统很是完善,拥有外护城河水系、内护城河水系、皇城护城河水系、紫禁城护城河水系等,层层环绕。高梁河汇玉泉山一带泉水东流,由德胜门水关入积水潭、北海、中南海等六海水系。环环相扣的水系滋养着北京城的勃勃生机,使周围四季空气清新、气温宜人,既减弱了北京城中心区域的“热岛效应”,也成为北京城雨水排泄的最终归宿。此外,内城还有五条天然排水渠道:一条是北起西直门内大街,经今赵登禹路、佟麟阁路、虎坊桥入护城河的大明濠;一条是由今北新华街入宣武门东水关,出城进护城河的化石桥大沟;一条自什刹海东流,沿皇城东墙南下,经长安街玉河桥南流,从前门东水关出内城入护城河的玉河;另两条一为内城东南、今北京火车站处的泡子河,一为内城西南、今新华社西的臭水河。外城也有三条天然排水渠道:一条是虎坊桥明沟,在今南新华街至先农坛西北的苇塘;一条是龙须沟,由先农坛西北苇塘东流,自天坛东墙南折,由左安门西水关出外城入南护城河;另一条在前门外东南的三里河古道,自内城南护城河东南流入龙须沟,至今尚留存有三里河、鲜鱼口、薛家湾、水道子、河泊厂、缆杆市、南河漕、金鱼池等街巷胡同名称。

除这些河渠外,北京城内大街、主要胡同、宫城与皇城内均建有完善的排水暗沟,有的街巷两侧还挖有明沟,这些暗沟和明沟与排水干渠相连,再由排水干渠将雨水汇入护城河。北京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园林、绿地、官署和四合院里的排水系统。过去在官署和较大四合院内,一般也建有暗沟,这些院内暗沟与大街或胡同里的暗沟相通。即便一些小的四合院里也会采用渗井排水系统。渗井又称暗井,在院子低处挖个土坑,里面埋着有洞的瓦罐,四周和底部是土壤,上面有入水口,让雨水自然渗入地下。加上四合院内种有花草树木的绿地,共同改善着地表覆盖物的渗水性能。

清末民初,大明濠改为暗沟工程,利用皇城拆除所得之砖砌筑大明濠暗沟。由于军阀混战,到1930年秋,才把大明濠填平,1946年为纪念抗日名将赵登禹将军,改称赵登禹路。化石桥大沟、虎坊桥明沟等也因年久失修护坡垮塌,或沟内填满了垃圾渣土,相继改为暗沟下水道。现在,像“绿色项链”一样环绕京城 500年的护城河只剩下内城北护城河和外城南护城河两条,总长度不过原来的一半。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护城河改暗沟减少了地铁工程费用,但破坏了城市水面约80多公顷和近19公里长的滨河绿带,丧失了有利于缓解城市热岛现象的机体和便于居民休憩的场所。明河改暗沟的另一个弊端是泄洪能力减弱,如果遇上较大暴雨,洪水很容易漫溢地面加剧城市积水。

当现代化的建筑材料改变了城市面貌,高楼大厦代替了四合院,沥青水泥覆盖了城市街区和主要街巷道路时,从环境角度分析,它的负面效应也是不言而喻的。地面如同穿上了防水服,使 90%的雨水白白流走,在造成宝贵的水资源大量浪费、地下水得不到充分补给而影响水环境质量的同时,也使城市排水系统面临巨大压力。

目前北京市的人均水资源量是100立方米左右,而国际公认的缺水警戒线是人均水资源1000立方米。健全城市供排水系统和改善地表覆盖物的渗水性能,实施收集雨水的“雨洪”工程,加强水资源建设,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