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军:美国如何打造文化软实力?

赵国军:美国如何打造文化软实力?

一个由13个英属殖民地组成的弱小邦联国家,在短短两百多年的时间里成长为世界性的超级大国,美国的崛起除了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外,更得益于其独特的文化因素。

1620年9月6日,“五月花号”帆船载着102人由英国普利茅斯出发,横渡大西洋前往北美新大陆。这些人大多是受到宗教迫害的清教徒。在上岸前,船上的成年男子制定了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份政治性契约的 《五月花号公约》,约定上岸后组建自治团体以及共同生活必须遵守的规则。《公约》里的“信仰、自愿、自治、法律”等关键字眼几乎涵盖了美国立国的基本原则。“五月花号”以及随后的其他英格兰移民带来了至今仍被视为美国文化核心的“盎格鲁—新教”文化传统。19世纪上半叶,被誉为“美国文化精神”代表人物的爱默生在一次题为《美国学者》的演讲中,宣布了美国文学、文化相对于欧洲的独立性时代的来临。与此同时,来自世界其他地方的移民也纷纷涌入美国社会。移民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融丰富了美国文化,而这种文化上的多元一体一直延续至今。

在包容、多元的文化大框架内,美国人的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以“个人主义、平等、自由、敢于冒险、创新”为中心的“美国信条”在18世纪末开始的西进运动中得到了进一步发酵,从而塑造出通过自我奋斗实现个人梦想的“美国精神”。“美国精神”集中体现了美国文化对创新、竞争的尊重,从而推动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步主义运动时期的创新热情。以爱迪生为代表的美国科学家在发明创造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美国由此迅速走到电气化工业时代的前沿。同时,盛行一时的“扒粪”运动(编者注:19世纪下半叶,美国新闻界掀起的一场揭露实业界黑幕和腐败丑闻的运动)将那些唯利是图、不顾公共利益的行为频频曝光。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各大国之首,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美国文化不仅促进了美国国内的发展,而且在确立美国对外政策上也发挥着重要影响。美国文化中有强烈的“天定命运”和“美国例外”情结。这种观念认为,最初的清教徒是“与上帝立约”定居到新大陆的,他们建立了一座“山巅之城”,是全世界的灯塔和榜样。美国负有“天定命运”,是“救世之国”和“不可或缺的国家”。因此,他们不仅在北美大陆上大肆进行领土扩张,同时希望将美国的文化与价值观向全世界输出。

立国之初,由于国力弱小以及对旧大陆权力斗争的厌恶,华盛顿等开国元老将孤立主义奉为羽翼未丰的新生共和国的外交原则。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奉行实用主义的美国在战争的一开始保持中立,后期加入与自己有更多文化价值观联系的英国一方。一战胜利后,美国总统威尔逊秉持美国式“天定命运”的理想主义情结,抛出“十四点计划”,作为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纲领及战后世界的蓝图,但终因国力不逮功亏一篑。二战期间,美国政府的文化攻势在全球展开。总统罗斯福提出著名的“四大自由”,即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将美国打扮成为面对法西斯威胁的世界“希望灯塔”。二战结束后,美国继续不遗余力地打造文化软实力。冷战期间,美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与人力,设立了各种各样的政府和非政府机构,专门负责执行向海外推行其文化与价值观。例如,创立“富布赖特基金会”,资助美国和其他国家学者、学生的交流学习;在肯尼迪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和平队,向发展中国家派遣志愿队员,以扩大美国的政治与文化影响,等等。此外,美国政府还建立“全国民主基金会”,致力于促进美国民主在海外的传播。通过对文化和价值观的宣传,美国成功地将自身打造成“自由世界”的守护神和代表,在与前苏联争夺“人心和思想”的斗争中占据了上风。

冷战结束后,美国文化及其价值观的全球扩张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随着前苏联的解体,以及所谓的民主化“第四波浪潮”的持续冲击,美国价值观得以在地域范围上向东欧、俄罗斯、中亚各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传播扩散。美国文化挟全球化之力大规模扩张,其标榜的价值观跟随英语、好莱坞影片、可口可乐、麦当劳迅速扩散到世界多个角落。全球化甚至一度被不少人等同于“美国化”。

纵观美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进程,不难发现,独特的历史和地缘特征,造就了美国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美国的崛起得益于此。但是,强大后的美国却试图在全世界推行其文化与价值观,这种文化扩张和价值观输出既违背了文化多元性,也不利于不同国家的和谐共生,造成社会的动荡。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马中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