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远颖:印度对中国不信任情绪仍严重

裴远颖:印度对中国不信任情绪仍严重

编者按:印度宣布启动“烈火-5”远程弹道导弹试射之后,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因为它“覆盖整个中国,尤其是中国人口稠密和经济上非常重要的沿海地区”,而被很多媒体贴上了“中国杀手”的标签。不过,尽管如此,一方面印度却又表示,“印度应放弃此前坚持的不放弃一寸国土的强硬立场,而是做出一些‘让步’,以尽快解决和中国的边界争端。”表现出了“友好”的信息。从中,似乎可以看出印度对中国的“矛盾”心理。那么,到底应该怎样认识中印关系?日前,前外交部政研室主任、前中国驻印度裴远颖对印度问题进行了解读,现单独发表“中印关系”部分,敬请关注。

中印之间问题不少,但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或前景

环球网:中印都是新兴大国,且都是“金砖国家”成员,双方关系给人的感觉是,大多时候比较平稳,但也常因一些特殊因素而出现摩擦。有人说,中印在60年代时曾发生过边界战争,而印度一直没走出被中国打败的阴影,您怎么看这种说法?今天印度对中国的外交策略和态度是否也受着当年战败的影响?

裴远颖:谈到60年代的中印边界冲突,我们一般不用“战争”这个词。那次冲突的影响,应该说到今天还没消散。为什么呢?由于对历史的认知不同,许多印度人认为不是印度引起边界冲突,而是中国侵占了印度领土。我在印度的时候,在记者招待会上,他们就问,中国为什么占了我们的领土不退回来?

现在,印度对中国的防范心理依然很突出。中国有什么举动,他们就认为是针对印度的,中国想发动一场战争,把藏南地区收回去。甚至有一些和军事无关的事情,他也这么联想,比如我们把青藏铁路延伸到尼泊尔,他们就想这是为打仗准备的,再比如我们在雅鲁藏布江上修水坝,他们就想这可能用来要挟印度。他们还认为中国在它周边搞“珍珠链”,就是所谓的包围。当然,它这样的心理状态,必然反映到对中国的态度。就是对中国疑虑重重,不信任的情绪相当严重。

但与此同时,印度的一些有志之士,包括一些政治家,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看法。1988年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访问中国的时候,就说,“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我们这一代人,与战争无关”,他指的是边界冲突。我们应该从头开始,好好发展关系。还有一些有见识的印度政治家提出来,不管中印存在什么分歧、边界问题多难解决,同中国的关系还是要保持好。

环球网:在中印之间,除了领土问题外,还有西藏的问题、巴基斯坦的因素等长期困扰两国。您如何看今天的中印关系?

裴远颖:中印关系之间,领土问题、西藏问题和巴基斯坦因素的确存在,但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或前景。领土问题前面已经说过了。关于西藏,印度已经正式表示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现在还存在的是达赖问题,印度政府承诺不允许达赖集团在印度领土上从事反华活动,问题就在于印度方面并不总能履行好这条承诺,只要印度认真落实有关诺言,问题并不难解决。巴基斯坦因素,中国同巴基斯坦发展友好关系,本来就是中巴两国之间的事情,印度硬说这是针对它的,没有什么道理。印度强调这一点,无非是向中巴施加压力而已。其实印度这些年来同巴基斯坦的关系也在慢慢改善,这对南亚形势、对中印关系都是有利的。至于南海,我认为这主要是中国同南海有关国家的问题,印度往越南那边跑,去开采石油,经济是个动力。它可以拿到石油,另外,也可以彰显大国的姿态,就是并不惧怕中国。这样做也有助于在国内拉选民。其实中印在这个地区没有什么实质性冲突。

总的来说,这些年,你不要看中印关系问题多多,但总的趋势还是向前发展。中印之间贸易翻了好多番了,两国高层访问也比较多,我们还都是“金砖国家”成员,在气候变化、联合国等很多国际问题上看法都是相近的。我认为,今天看中印关系,应该时刻记住中印之间近年以来达成三条共识:第一、中印互不构成威胁;第二、双方的共同点远远超出分歧;第三、边界问题应该通过平等协商,寻求公平合理,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在边界问题最终解决之前,不应该妨碍中印关系的发展。

不必过分重视印度媒体的一些反华言论

环球网:看印度的政府态度和媒体,似乎可以发现,印度政府反华的声音比较少见,反而是媒体上比较多。您怎么看这一现象?这是否可以为认识印度对华政策提供一个新角度?您对报道印度方面有何建议?

裴远颖:印度媒体反华的声音不小,我分析了一些对中国不友好的文章,或者说对中印关系发展形成噪音的媒体,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就是冷战思维的延续。也就是说,他们认为中印之间存在一种不相容的关系,可以说把 “瑜亮情节”用到了国家关系上来,有我就没你,印度地位要提高,必须要把中国贬下去,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冷战思维。

第二,他们是受了西方媒体的影响。印度主流报纸都是英文的,应该说,印度报业受西方报业的影响还是比较大,它们报纸上的文章在有意无意之间都会影响到这些报纸的作者。

第三,是有些人别有用心。他们有意挑拨中印两国之间的关系,唯恐天下不乱。但是,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出于对中国不了解,对中国的政策不了解,还有一部分人是由于历史情结,造成的对中国不信任的情绪,比如边界冲突。当然也有一部分纯是商业炒作。

至于印度政府,它所处的地位就不同了。政府不需要商业炒作,不一味坚持冷战思维,不一定跟着西方各媒体跑,它要考虑的,首先是外交格局,怎样做对印度有利。即使对中国有意见也会通过适当的外交辞令来表达。当然,印度政府有时是有意通过媒体来向中国施加压力,取得国际社会的同情。这比亲自出马更为策略。

对于印度媒体热衷于炒作中印关系中的问题,我觉得,第一,不必过分重视,以免提高他们的身价;第二,根据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对一些突出的言论进行适当批驳,但同时,也应该对一些有分量的文章细加研究,从中发现印度对华政策的动向;第三,就是应该加强两国媒体间的交流和合作,以加深相互之间的了解。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