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良:捍卫海疆要善用巧劲(3)

乔良:捍卫海疆要善用巧劲(3)

中国人在制造业方面山寨能力超强,为什么就不能在国际问题斗智斗勇上也来一回山寨呢?学学美国嘛,美国人炸完你的使馆却说是误炸,让你一点儿脾气都没有。这方面美国人不光强悍,也够聪敏。我多次说过我们可以学学美国人,很多人讽刺我,认为你是想用雕虫小技解决问题。其实,能用战术手段解决战略问题,那才是大本事。千万不要以为走山寨路径就只能照葫芦画瓢,你总得有点变化吧。你看咱们山寨出来的手机,哪有跟别人完全一样的?中国人目前解决问题不是缺实力,缺的是思路。比如说这些挑衅我们的国家,它的软肋是什么?它最担心什么?它真的不怕打?把这些都弄明白了,你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怎么做得漂亮。

《南风窗》:别国动不动就来闹,这时候“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一条还行不行得通?

乔良:“主权在我”是一种宣示,本来我们很长时间都是希望回避这个问题,“搁置争议”就是想回避它,现在你搁置不了,那些人在你家门口越来越猖狂,把属于你的利益都拿走。碰到这样一群邻居,你可选择的办法不多。一种办法是把邻居打趴下,把属于我的东西夺回来;另一种办法是谈判解决,我有条件让一部分利给你,你也要相应让利给我。一般来讲现在国际争端的解决,完全不让利是不可能的。邓小平的思路没有错,主权归我,这事儿没什么好争的,但我可以让利给你,就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已经是我最大的忍耐了,是底线。如果你还要突破这个底线,那我就再加上一个字:共同“不”开发。国际上的交往其实就是交易,交易没有死不让利的。但是让利,要让得有理有利有节,不能无原则地让。既然是交易,它就是一种互换,我让利给你,你给我什么?所以一定要双赢互赢,不能让我只输不赢。

在多大程度上能逼这些人让利呢?最根本是要逼美国让利,你不逼美国,这些人都是不会让的。怎么让美国退?你手里不是无牌可打,美国人能多画一张南海问题牌甩出来打,你为什么就不能也画它几张呢?你老就事论事,美国人在哪个问题上跟你叫板,你就在哪个问题上跟他应对,每次都是他一刺激,你就反应,这怎么行?有时候你就得打主动牌,下先手棋。美国在这个世界上也不是没有麻烦,它有麻烦时也需要中国啊,你就拿海权问题当牌跟他换,不能只是在美国需要你的时候你才跟他谈。你要把所有的牌都攥在手里,让它继续成为问题放在那儿发酵,随时备你所用。道理就是,对手在什么地方有麻烦,什么地方就是你的牌。他的麻烦就是你的牌,你的麻烦也是他的牌,然后解决麻烦的办法就是互相换牌。

《南风窗》:应该说中国在处理这些事务时也是在不断成熟吧?

乔良:实际上现在中国已经一点点明白现行的国际游戏规则,为了这点明白,我们用了30年时间,特别是最近10年,从炸馆到今天,我们已经学会很多东西,但是还远远不够。在应对海权争端上,应该说我们还是被动的时候多。如果更主动些,很多问题就不应该恶化到今天这种地步。我们总是以为要少惹事,少出头,其实少出头只是少扛旗,不是说你要回避矛盾。

海权问题,我觉得最主要的在于你要想出能够产生“挤出效应”的办法。要让所有未经中国许可就参与进来分利的各国企业感到不安全。不让它们很安全地在这里获利,就会产生挤出效应。要是获利获得很安全,它就不会出去。

我们还要看到,对全世界所有风险投资者来说,与可能受到的威胁比起来,利益的诱惑影响更大。如果中国周边的哪个国家远交近攻,不跟中国做生意,吃亏的是谁呢?当然是它。因为中国今天已经成为亚太经济发展雁阵的头雁,中国经济足以拉动周边的所有国家。利益是现实的,所以说我们要充分利用中国的经济能量,让那些国家看到有利可图而放弃与中国作对;哪个国家敢与中国作对,就让它失去从中国获利的机会。这些国家都不傻,它们都明白,美国经济至今难以复苏,它们能从美国身上获得什么?打在白条上的安全承诺?就算它们瞄准了,等美国撵中国下车后,去当中国的替代国,当美国的加工厂,比如越南、印度都会这么想,但它们做得到么?就算它们做得到,美国人也等不起。等不起它们像中国这样发展30年,建起整个基础设施和全套的制造业,再来当美国的下家和加工厂。连乔布斯都懂得这个道理,知道他的苹果离不开中国,离不开富士康。为什么?因为富士康周围一两公里内,围绕它的一整套产业链早就形成了。所以奥巴马对乔布斯说你能不能把你的工厂迁回美国。乔布斯说,那请你给我同样的一条产业链,这有可能吗?没可能。可是这一切中国全有。

中国必须扛住

《南风窗》:您前面讲到,美国发动全球力量围堵中国是因为担心中国对他的霸权产生挑战,问题是,不可以两强并立么?

乔良:美国原来认为中国发展不了这么快,专家们先是预测2050年中国GDP将超美国,后来又预测到2030年,现在预测到2016年。即使这种预测只是一种可能,也足以让美国人感到恐慌。所以一定要延缓你前进的步伐,因为延缓你前进的步伐就是延缓他衰落的步伐。在它看来,这是一个翘翘板的关系。美国人认为两强并立是不可能的,它跟全世界不玩多赢游戏。霸权还有双赢的么?

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将面对一个非常漫长的压力瓶颈期,这期间就要越来越多地面对原来根本意想不到的麻烦,不能为逞一时之快,仅仅为图痛快而去解决你面临的问题。有时候不痛快也是你必须付出的代价。别指望一个国家在崛起过程中会一帆风顺。历史上美国也有它不痛快的时候,美国在19世纪80年代GDP已经是世界第一了,却处处受制于英国,美国人也没办法。美国才崛起了100多年,他们对自己崛起的历史记忆犹新,完全知道怎么对付一个正在崛起的国家。美国人在自己崛起的过程中真是充满了战略耐心,不张狂,甚至用孤立主义来解决问题。美国在崛起中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决不让自己跟大英帝国直接对抗,而是鼓动其他国家跟他对抗,然后让自己顺利登顶。这些都是大的历史经验和教训,需要我们细细品味。

《南风窗》:有观点讲中国军力远远滞后于我们海上、海外利益的扩展,海外利益的需求出现了,军事保障的需求出现了,就要求海军军力跟上去。您怎么看这个问题?海外利益的需求与军事保障的需求具体何指?

乔良:海军是需要投入最多资源去发展的一个军种,它有舰艇,水面的和水下的,还有飞机,海军陆战队还有坦克和装甲车,等于陆、空军的东西它全有,要把它建设得非常强大需要相当巨大的资源投入。这不是一个中等以下的国家可以承受的。一个相对以陆路为主的国家,肯定更多地关注陆、空军,只有当海洋权益变得迫切时,海军建设才会提到议事日程。对中国来说,在海洋权益和海军发展方面注定只能后发,因为我们发展得晚,我们曾在经济已经发展时还要求军队要忍耐。但判断军队的发展滞不滞后,主要还是看能否满足国家利益的需求。比如说在近海作战,中国现有的军事能力实际上是基本够用的,那就算不上滞后;但要到印度洋上去护航,那就有可能滞后。中国今天的海上利益,主要是指航道的通畅,海外利益是指资源的获得和安全运输。在这点上,中国的经济发展才刚刚开始对军力有这种需求,就是必须靠军队去护航才能把一部分资源安全拿回来。比如说运油、运铁矿石等。我们在参加亚丁湾海上护航之前,从不用派军舰出去护航,因为海上通道是安全的,这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美国人保证的。但是我们也给美国留下了“买路钱”。我们给美国交的“税”很多—产品价格压得很低,甚至政府补贴出口,再加上购买巨额的美国国债,这些都可以算是给美国人“缴税”,所以说中国不是免费搭车。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