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派在阔别近二十年后,终于重新执政,自然令人担忧困境中的法国将走向何方?
以个人之见,虽然萨科奇不为人所喜,但毕竟他对问题的认识还是到位的,其改革的力度虽然不大,但方向也是正确的。假设他能够连任,还真说不定能把法国带出困境。但现在由于种种原因,换成左派社会党的奥朗德,法国的前景可谓十分的暗淡。
说起来,法国今日之困境,左派的社会党可谓“居功至伟”。1980年,社会党第一次执政,立即进行全面的国有化。与当时英、美两国掀起的私有化浪潮背道而驰。不仅如此,还一下把退休年龄从65岁降到60岁。此举自然大得人心,却导致法国竞争力下降,经济活力日益丧失。如果说当初社会党推出这样的举措还是由于法国的整体经济发展不错,但到了左派若斯潘出任总理时,法国经济已经频频示警之时,竟然还推出全球独一无二的“三十五小时”工作制,这就实在是匪夷所思了。到现在,一名法国工人的成本是德国的两倍,自然的,法国的失业率也是德国的两倍。
这一次选举,社会党利用民众对紧缩政策的不满,提出扩大开支刺激经济增长,以经济增长的方式解决问题。只不过,2007年法国总理费永就宣布财政已经破产,法国哪还有钱再投资呢?为了筹到钱,社会党候选人又声称将对高收入阶层征收75%的税,其杀富济贫之意昭然若揭,一个老牌成熟的法国尚且如此,难怪中国经营之神、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对一人一票如此忧心。这自然将导致富有阶层(实是一个国家最富创新能力的群体)要么移民,要么转移资产:其实每到选举期,法国都有大量资金外流。
社会党为讨好选民,不仅内政上四处许诺(要五年内增加六万名教师岗位、开学补助金提高25%、三个月内冻结油价、退休年龄一定条件下再改回60岁),外交上也是大开支票。奥朗德声称一旦胜选将与欧盟重新谈判萨科奇与欧洲各国达成的反危机协议,包括共同财政契约。众所周知,几年来,历经周折,欧元区好不容易凝聚了短期方案共识,稳住了市场信心。由德法领头的节约措施,逼迫欧元区各政府勒紧裤带,大量削减公共支出以降低国债负担。 基于这个方案,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牵头的拯救计划,才逐渐具备规模。世界银行、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等相继为防止欧债危机扩散的“全球防火墙”,注资高达7000亿美元。而这一切成果都可能被奥朗德毁于一旦。如果法国带头改变立场,继续寅吃卯粮的福利政策,而其他国家有样学样,目前勉强维系的局面将分崩离析。 这也是为什么,选举结果公布后,欧元对英磅和美元立即贬值,各欧洲各国、美国以及 日本股市周一立即下跌。
在社会党庆祝胜利的巴士底狱广场,许多支持者打着这样的标语:退休年龄60岁!最低工资1700欧元!(法国目前平均工资不到2000欧元)。面对这样的支持群体,奥朗德要想执政进而寻求连任,除了迎合别无他法。在这种情况下,法国或许将采用危机前希腊的办法:借贷以及瞒和骗(不公布真实经济数据,四处借贷,直到纸里抱不住火)。
法国的前景虽然令人担忧,不过这对中国未必不利。法国的左派向来注重意识形态,对中国也一向不如右派友好----2007年竞选辩论时,社会党候选人罗亚尔夫人竟然公然抛出颇有冷战色彩的对华政策:抵制北京奥运会。这一次大选前,奥朗德的特使、前总理法比尤斯在中国遭到冷遇,于是记者会也不开了,行程也缩短了。足见显示双方关系之冷淡。但法国深陷危机而不拨,左派又想重新谈判与欧盟达成的反危机协议,至少可以预见的是,其执政前几年重心必放到内政和欧盟的关系上,再无余力挑战中国。中法关系未必继续升温,但自会保持稳定。这也是为什么,他在选前的一次记者会上,当有记者问他是当选后是否会会见达赖。他的回答是:“如果我在5月6日获胜的话,我要做的事情是和中国国家主席举行会晤。” 虽然在危机的背景下,双方在经济上会有摩擦,但纵观中法建交近半个世纪,双方可曾因为经济问题反目?套用中国一句流行语: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
法国大选的结果,对中国另一重意义就是它再一次展现了西方向全球输出的民主制度之弊端和无方可解。首先,奥朗德没有担任过任何公职,缺乏行政经验,简直是法国的奥巴马。在经济危机的特殊时刻,一个毫无行政经验的政治人物竟然要治理世界大国,其难度和风险可想而知。如果和中国相比,哪种必须从基层历练、一步一个台阶相比,其差距显然难以足道。不仅如此,由于政党轮替,所有政务官统统轮换,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不仅奥朗德是新人,所有各部官员皆如是----要知道社会党已经近二十年没有执政,有经验的人才自然无多。即使过去有经验之人,脱离二十年,岂还复上佳状态?(假设中国一名官员脱离岗位二十年,再复兴视事,可否担得了大任?)这和中国长期培养、新老接替、以老带新模式显然又是逊色太多。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可以三十多年一以贯之,不会一而再的出现今天之我否定昨天之我,结果长期来看仍是原地踏步。
其次,公正而言,今天的西方危机责任并不仅仅在统治者,也不仅仅在金融巨鳄,也在民众本身,即不仅是1%也是99%的责任。本来西方的左派主张高税收和高福利,右派主张低税收低福利,但为了迎合民众或者为了赢得大选,左派上台只搞高福利,右派上台只搞低税收----萨科奇虽然是右派,但他执政的五年,法国的债务竟然增加6000亿欧元!而右派连续执政十年竟然从9000亿增加到18000亿。如此你方唱罢我方登场,最终导致今天各方皆输的局面。这里固然要指责政治人物的短视和不负责任,但民众同样难辞其咎。更重要的是,政治人物和民众都是按照民主制度的游戏规则进行博弈,真正的元凶恐怕是制度本身。不过当危机真正来临时,政治精英还是能够醒悟,并希望进行变革。但其阻力来自于拥有选票的大众:无论是减少开支、降低福利,还是增加税收都是选民难以接受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