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半在狂欢一半在哭泣的法国
惊心动魄的2012年法国总统选举终于落幕。结果不出所料,左派社会党的奥朗德赢得选举。略微意外的是差距不如所有民调预计之大,仅是51.6/48.4,距50%,奥朗德仅赢1.6%。
我先来描述一下开票过程中几个比较动情的地方。
第一个当然是20点整,公布第一个预计结果是52/48,奥朗德胜出。差距比民调估计的小,但并未小到可能翻盘的1%以下。左派在巴黎的两个集会地点社会党的总部和巴士底广场上自是欢声雷动。而右派的保卫共和联盟的集会地点互助之家的剧场内和门口则是一片寂静。
比预计的早,半小时后,萨科齐就到了互助之家,发表落选感言。要点如下:“希望人民尊重民主当选的新总统。我将一肩扛起败选责任。我非常感谢那些选我做为总统的法国同胞。这样的殊荣我终身难忘。当我准备好成为一个普通法国民众之时,我对法国的热爱已深深刻在心上。亲爱的同胞,我恳求你们记住并理解一件事。那就是我也许无法把你们给我的全部还给你们。”
现场民众高呼萨科齐的小名尼古拉尼古拉,不少妇女热泪盈眶。看见好些条幅上手写“谢谢你,萨科奇”。现场飘满法国的三色国旗。奥朗德到21点左右才从他乡下的家中赶到巴黎社会党总部。前面的街挤得满满当当。他在那里先发表了一个胜选感言,承诺要把公正和青年放在首位。已经到了午夜,我想他是临时增加行程,赶去左派的第二个集会场所,地方宽得多的巴士底广场。因为那里聚集了为数应当超过10万的民众,高呼“我们赢了!”不肯散去。类似场面上一次在法国出现是31年前密特朗当选法国总统之时。那时我还没有到法国,并未目睹那种盛况。
1998年法国在巴黎获足球世界杯冠军的时候,我倒是曾躬逢其盛。深夜里,民众向香榭丽舍大道积聚,人数以百万计一直持续到第二天一整天。看来体育的魅力真可以比政治还大呢。
5月8日,是二战停战节。循惯例总统到凯旋门下长明灯献花。这次奥朗德也受邀参加。现场也有好些公众呼喊“尼古拉谢谢你”,气氛感人。
5月9日,萨科奇主持最后一次内阁会议。与会者称,会场气氛十分感人,各部长们向萨科齐致以长时间的起立鼓掌。萨科齐向各位部长表示,他祝愿新当选总统奥朗德“好运”。部长们各领有一个纪念公文包。好几位部长向记者展示萨科奇在包上的签名,称要把这个包传诸子孙。
法国始终分裂成几乎势均力敌的左右两派历史已经十分地悠久。当选总统的得票率永远都是百分之五十几。有54%如2007年的萨科齐就算高票。这次奥朗德一路领先最后也就赢得51.6%。
法国左右两派的差距明显比美国的民主党共和党要大。党派分歧花样也比美国多,有别于英美的两党制叫做多党制。中左的社会党左面还有共产党等好几个更左的派别和绿党。中右的保卫共和联盟右面还有极右的国民阵线。左右之间还有一个骑墙的贝鲁的民主运动。
如果谈到两派各自代表是社会阶层,那自是由来已久,根深蒂固。左派主要代表的是工薪阶层,工人职员,中小学教师,还有公营部门的大批阶层更高一些的员工。还有就是大学和其它部门的受薪的知识分子医院的医生护士。右派代表的是农民、绝大多数的大中小老板,自由职业者,高级干部,私营部门的中层干部。其实也有许多的一般干部、职员和工人投右派的票,否则他们的得票总额怎么到得了48.4%。极左派代表的是年轻人和底层的受薪者。极右派代表的也有很多贫困者,主要是那些认为被外来移民抢去受薪的甚至独立的工作岗位的人。遥摆在中间的多是基层的知识分子,职员阶层。
二、两人政纲比较
萨科奇的竞选口号是“强大的法国”。这个口号可谓精心设计。因为五年来萨科奇内政实在乏善可陈。但外交上则屡有胜绩。
奥朗德的竞选口号则是“改变就在现在”。当然也是抓住了民众渴望改变的心声。
比起左派,右派还是更欧洲。萨氏已经当政五年,一切欧洲正在执行的政策,尤其是关于对抗欧债危机的25国财政公约,更是在德法轴心默-科奇的主持下完成。希腊的破产也是在他们的共同主持下被挽狂澜于即倒。
而奥朗德一上台,第一件外交大事,就是要提出重新谈判这个25过财政公约。这绝对是一件艰难的大事。我当然不认为现行的以撙节为核心的总方略有错。但我也不认为至少向着鼓励增长的方向让几步就一定不对。大概终究还是能够达成一个补台的妥协吧。
关于国内的经济社会政策,左右派都是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能做一些枝枝节节的小小的改动但方向还是不一样。比如萨科奇五年来厉行公务员退休退二补一,在不硬性裁员的情况下把公务员减掉了6万,首先是在教育部门和公安部门。而奥朗德则计划在今后的五年内把这6万公务员再雇回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