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向下 新兴产业向上

全球经济向下 新兴产业向上

2011年12月24日

全球的资本市场仍阴霾遍布。对全球经济下降的担心,正成为悬在全球资本市场上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12月21日,A股继续下跌,上证指数[2312.30 0.98%]再次跌破2200点。与此同时全球商品指数CRB跌至300点,8个月时间下跌近两成,欧美的股市也一直在震荡下跌。

目前全球的经济下降只是一个短暂的回调,还是已经进入了一个中长期的下降通道?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操作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如何真正走出这场危机,也是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

为此,《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

明年中国经济将加速下滑

行将结束的2011年,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的经济正加速下滑。

“从今年三季度开始,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和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开始同步下降,到了10月份,CPI和GDP更是一起加速下滑。”陈东琪表示。

他认为,目前全球经济正处于二战以来需求收缩最厉害的时期。就中国而言,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经济还只是缓慢下降,但三季度以来下降加快,明年上半年还会加速下滑。

印度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据了解,印度今年年初原定的GDP增速为9%左右,但在今年三季度其GDP下降到7%以下。市场人士预计印度明年的GDP可能低于7%,这将远远低于印度原定的计划目标。

由于工业需求的急速下降,制造业增长放慢,处于上游行业的资源原材料需求也在同时下跌。

据了解,大宗商品价格从今年第三季度开始下跌,至今已下跌两月有余。但陈东琪认为这种跌幅未来还会持续,大宗商品价格明年还会延续下跌趋势。

除了作为工业品的铜锌镍等,因为投机需求在减少,黄金也将继续下跌。但市场人士认为,农产品[0.00 0.00% 股吧 研报]由于政策的限制下跌空间有限。

“这轮商品牛市从2001年开始,已经上升了十年,现在处在下降周期,这次下调空间不会小,时间也会不短。”陈东琪表示。

伴随着商品价格的下跌,全球资产、财产性收入如房地产和股票也开始缩水。

当然,在全球投资市场里面,也出现了一些其他的微妙变化,那就是美元的上升,有大量资金回流美元市场。

全球经济出现的这些变化,引起了众多经济学家的关注。全球经济现在是处于一个短期的调整阶段,还是属于小周期、中周期调整和长周期调整在同步进行?陈东琪认为由于此次危机具有系统性、全行业、全球性的特点,所以此次调整也表现出长周期特征。

近五十年来,全球发生过各种形式不一的经济危机:从两次石油危机、英国和俄罗斯的信贷危机,到日本股灾、拉美债务危机,再到亚洲金融[2.78 0.00%]危机、美国科技网络股泡沫破灭,最近到美国次贷危机。

“以前的危机是局部的,在某一个地区和国家发生的,是非系统性领域的危机。这些危机并没有影响到政府主权债务方面。但这次欧债危机从主体来讲,几乎所有国家,所有行业,所有市场(商品市场、实体经济、货币市场等)都涉及到了。”陈东琪说。

“更为重要的是,金融业和制造业正互相产生周期性向下共振,这种情况会使危机变成系统性的危机。”陈东琪认为这次危机也意味着发达国家经过七八十年繁荣之后,需要对目前的体制、财政问题进行深刻结构性的“大手术”。

“目前全球经济面临的问题,不是小周期的特点,甚至不是十年一次的中周期的下降特点。而是在小、中周期新碰撞条件下,长周期上行阶段结束,进入到长周期下行阶段的过渡期表现出来的特点。”陈东琪表示,即使乐观地看,经济下降的方向依然是确定的,只是下行的速度、幅度有所不同。

化解危机需培养新需求

危机正在蔓延,为了阻止经济的继续下滑,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

12月8日,欧洲央行再次降息,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1%。与此同时,新兴经济体开始陆续有国家准备下调利率。

但对各国采取的货币利率政策,陈东琪并不乐观。

“最近一些国家下调利率,与美国次贷危机时各国下调利率不一样,现在发达国家利率下调的空间有限。”陈东琪说。

早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不久,2009年1月15日,欧洲央行也曾宣布基准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2%,当时欧洲央行已累计下调利率225个基点。

尽管新兴市场的情况要稍微好一些,但这次各国央行手中所拥有的“弹药”也明显不足。

更重要的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欧洲在实施货币政策放松的时候,实施宽松的财政政策,也就是所谓的“双扩张”。

然而,今年欧洲在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财政政策是紧缩的。现在欧美日国家实施的财政货币政策操作都是非对称性的。

“对于欧美来说,国家的债务率很高,如果不紧缩财政政策、紧缩开支的话,危机又会放大,欧洲的主权债务根本上也是结构性财政问题。福利、政府支出和社保都在膨胀,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把膨胀‘去泡沫化’。”陈东琪认为。这种情况下,政府希望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来遏制短期经济下降,操作空间非常有限。

自1929年世界大萧条后,开始实施的政府干预经济危机的措施,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缓解危机的方法。但政策的干预只能缓解危机,并不能真正将危机化解。

陈东琪认为,要想真正化解危机,唯有靠新兴产业的推动。

“我比较看好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这些都是具有系统辐射性的产业。”陈东琪表示。但他认为,新兴产业光有产能不行,还要培养新兴产业的需求,才能真正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自2008年之后出现的这轮新能源投资泡沫,也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思考。但陈东琪认为在新产业发展初期出现泡沫,是正常的。“泡沫是因为新能源产能过剩,需求不足造成的。”陈东琪说。

对于新能源、新材料的未来发展,他表示可以通过政策鼓励,如提高在公共领域的应用,给用户补贴等来扩大需求,只要需求培养起来,产能过剩自然就不存在了。

“我们发明了节能节材的高端技术,形成了巨大产能,但国内没有培育出新需求,其产品要卖到国外。而且中国出口企业经常打价格战,价格一低,其他国家就‘双反’。结果是好的东西卖给人家,自己国家资源消耗了,环境污染了,国内需求并没上升,因此下一轮长周期发展动力的关键是培养支撑新产业可持续的国内需求。”陈东琪表示。

责任编辑:冯句青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