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奖励吸引尖子
学生就读临城高中可减免学费,还可享受补助;若考入清华、北大,奖励十万元,该校以此抢夺赞皇县尖子生
自认为是“受害者”的赞皇中学,面临最直接的挑战是外市、县高中违规跨区抢夺赞皇县的“优质生源”。
侯树军的办公室里至今放着一个装满“战利品”的编织袋——那是去年从违规进入赞皇招生的临城中学老师处“缴获”的。里面有赞皇县一些初中平时测评考试的成绩单,学生家庭住址和电话册,上面还有学生报考意向的备注。
其中有一份临城中学与赞皇县中考生签订的“重金招生”协议,是在签协议现场,被赞皇中学的老师“截获”的。
这份协议规定,学生就读临城高中可减免学费、住宿费;还可按中考分数享受校方从1000元到3000元不同的补助;若考入清华、北大,学校奖励学生本人十万元(含入学时一次性补助)。
临城县在赞皇县南部,属邢台管辖,两县接壤。临城中学是河北省省级示范性高中。根据河北省规定,公办高中不得跨区招生。
临城中学党总支副书记仝孟辰7月5日向新京报记者解释,进赞皇招生系教师个人行为。目前学校已经杜绝出现违规行为。
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河北省教育厅基教处2011年7月15日的一份通报显示,衡水市第二中学、临城中学、石家庄二中分校等三所学校,派员到本市域外,采取不正当手段搜集生源信息,并在异地设点提前招生。
招生人员通过到学生家庭或打电话、乱发广告、许诺奖励钱物、承诺编入重点班等方式,违规拉拢生源,严重扰乱招生秩序。
前述三所学校被全省通报批评,省教育厅责成其立即退还违规招收的学生。
分校打主校牌子
为逃避省教育厅的限制政策,部分“超级中学”创办公办民助的分校,在外地招生
目前河北教育部门和各高中对其他高中跨区违规招生都非常警惕,于是部分高中开始寻找更稳妥的手段抢夺生源。
由于省教育厅规范招生的文件,针对的是公办普通高中,而对民办高中并无限制。于是,部分热门高中创办了“公办民助”分校,以民办学校的身份,打着公办名牌高中的牌子,跨地区招生,逃避政策管制。
办有民办分校的高中往往实力雄厚,高考成绩骄人,被人们称为“超级中学”。例如石家庄二中办栾城中学,衡水中学办滏阳中学。
以衡水中学为例,其官方网站的介绍中称,滏阳中学是依托衡水中学于1999年组建,并经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公办民助高级中学。
滏阳中学的宣传材料称,“学校管理模式、管理制度的……均与衡中同时进行。”“学校任课教师由衡中骨干教师担任。”
此类公办民助学校对生源的吸引颇为有力。河北省教育考试院一组高考报名数据显示,2010年~2012年,河北全省除衡水外,各市报名人数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只有衡水的数据却逐年上升。
“民办高中要求‘四独立’:独立法人、独立校园校舍、独立核算、独立办学。”河北多位高中校长表示,滏阳中学以衡中名义招生,高考成绩宣传与衡中合并,“属于打擦边球,应规范。”
邯郸一中一位不愿具名的老师说“就这个问题,各校多次向省教育厅报告,但省厅答复说,衡水中学是公办高中,并无跨区招生行为。滏阳中学是公办民助学校,允许跨区招生。”
这位老师建议规范公办民助高中招生行为,公办与民办高中的招生应分开,不得相互代招,公办学校不得参与民办学校招生,民办学校不能以举办、参与举办或参股公办学校的名义招生,也不得为公办学校招生。
河北教育行政主管相关人士表示,今年河北公办民助学校清理规范工作已展开,将规范民办学校的招生办学行为,要求相关方案6月30日前上报河北省教育厅。
有家长问,孩子有这个(跨市就读)需求,为什么不让流动?这个限制性规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我们只能说,是依据河北省的状况,主要是为了规范秩序。教育部从来没有对高中招生范围作出规定,我们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上位法,高中不是义务教育,跟大学一样,大学招生怎么不划地方?
——河北省教育厅官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