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别穷得只剩下一纸文凭

研究生教育别穷得只剩下一纸文凭

2012年,全国研究生计划招生规模为584416人,其中硕士生517200人,博士生67216人,十年间翻了一倍。2005年,考研人数首次突破百万,且就业率开始下降。2009年至2011年,硕士生的就业率不及本科生。有大学老师表示,从市场来看,供需之间存在一定矛盾。

既然“物以稀为贵”,处于人才金字塔顶层的研究生,实在没有理由不成为人才市场上抢手的香饽饽。相形之下,研究生就业率竟然连续三年不及本科生,如此局面,恐怕不仅令人尴尬,更让人费解。毕竟,按照常理,研究生作为相对稀缺的高端人才,理应得到社会乃至市场的追逐才对,那么,高端人才反而就业率低,甚至连找工作都成了问题,莫非真的应验了“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那句老话不成?

不过,研究生就业率不如本科生,显然不能全怪“伯乐”太少或是没眼光。相反,在文凭上有着天然优势的研究生,本该更容易吸引伯乐的眼光,并在就业市场中占得先机才对,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生仍遭“埋没”,显然另有原因。

不可否认,单纯的比较就业率数据,也许未必科学。对于研究生而言,除了就业,仍然有出国以及继续深造等诸多路径可选,就业之外的更多的选择,这些也的确可能影响到就业率数据本身,并引发误读。既然如此,仅仅因为研究生就业率不及本科生,便否定研究生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或许不无偏颇之处。然而,无论是研究生就业数据的尴尬,还是大学教师对于研究生就业前景的担忧,即便不必委身屈就与本科生PK,研究生就业问题,至少已不容回避。

事实上,近年来研究生就业问题的显现,固然也可以用“物以稀为贵”来解释。既然近十年间研究生招生规模翻了一番,研究生不再那么稀缺了,身价走低,就业竞争加大,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不过,尽管研究生扩招的幅度值得商榷,但相比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增长,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实更为迅捷,对于高端人才的需求也同样是水涨船高。一边是用人单位对于人才仍然求知若渴,一边却是研究生就业率走低,研究生就业市场所暴露的供需矛盾,显然也不能全拿扩招说事儿。

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则是,相比扩招本身,研究生数量急速攀升的背后,质量却处于不断下降的通道中。对此,笔者的一些企业界朋友便对当下的研究生质量颇多抱怨,尽管求职简历中研究生的确越来越多,但面试感受却与那一纸文凭并不相称。而另一方面,研究生也对所获得的研究生教育颇为不满,不少研究生不仅得不到导师的指引,连研究生课题都被导师“放羊”到外面打工实习,研究生阶段所获得的专业历练和成长,甚至还不如选择直接就业的同学,对于这些学生而言,“研究生”学历恐怕除了“一纸文凭”之外,并无其他价值和意义。

正如“是金子总会闪光”,但假如不幸是粒“沙子”,自然只能被大浪淘去,而不能企望贴上个“金子”标签,便获得金子的待遇。尽管社会上仍不乏对于高学历的盲目崇拜与追逐,这也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当下研究生教育中“学校疯狂招,学生盲目考”的怪相。但人才的培养显然有其规律,也必须遵循规律,否则的话,假如仅仅为了迎合对于高学历的崇拜,大学研究生教育便顺水推舟的迷失于产业化陷阱,不论社会现实中的需求怎样,不问未来的就业前景如何,只求数量,罔顾质量所结出的苦果,当然只能自食。研究生之所以不再“闪光”,甚至在就业市场上也日渐黯淡,研究生教育的“沙化”,显然难辞其咎。

基于以上视点,硕士生就业率不及本科,或许不必大而化之的全盘否定研究生教育的意义与价值。但由此所暴露出的研究生培养与教育中的问题,却不应被忽视。最起码,无论是从教育的责任,还是大学的使命和学术声誉出发,“研究生教育”都不应穷得只剩“一纸文凭”。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