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礼仪的中外差异

重视礼仪的中外差异

数年前,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上海,在参观一个社区时,一群幼儿园的孩子们有组织地用英文高声欢呼“热烈欢迎克林顿爷爷”。克林顿微笑示谢, 但多少有一点儿迟疑。就在此刻,一个三岁的男孩却直呼“克林顿、克林顿”。倍感亲切的克林顿抱起了这个孩子……所有中外记者都抓拍到了这个镜头,第二天包 括《纽约时报》在内的世界各大报刊都刊登了克林顿与这个中国孩子零距离接触的照片。

这个实例说明了由于各国文化传统的差异,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礼仪从称呼联系到着装打扮,到握手问候、请客用餐、邻里关系,也都存在广泛的差异。随着北京城市的日益国际化,确有必要正面审视这一问题。

此外,我认为养成良好的生活礼仪习惯不仅是每个公民的道德义务,而且政府、行业以及社区等公共组织机构都有责任为此制定相应的规则、法规,只有这样人文奥运的兴起才会有制度的保证。

【公文写作栏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焦杨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