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女王民并非民选而是世袭,而且她什么具体的事情都不做,国家还要拿出巨额纳税人的钱来供养。但何以在世界内外备享尊荣?这不由得令人想起英国宪政学家白芝浩面对外界指责英国不是民主国家时所做出的理论贡献:他把英国政制分成“尊严的部分” 和“效率的部分”,君主和贵族院属于“尊严的部分”,平民院和内阁属于“效率的部分”;英王是尊严之首,内阁首相是效率之首。显然,这套理论最终被世人所接受,这可从去年英国王室的世纪婚礼、今天女王所享受的尊崇可见一斑。这也是为什么法国《费加罗》报封面称这是“皇家开幕式”。
不是民选却享有高度的威望和信任并非英国一家。在美国,历次民意调查都表明,最受信任的是法官、军队和联邦银行。而它们都不是选举先生的。相反选举先生的总统和国会最不受民众所信任。这其中的含义十分的耐人寻味。
究竟有多少国家元首出席奥运会开幕式也是我关注之处。这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曾是一个焦点。最终五大常任理事国中,法国总统萨科奇、美国总统小布什、俄罗斯总理普京出席了开幕式,英国首相出席了闭幕式。但伦敦奥运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中国和美国都没有出席,法国和俄罗斯都派的总理。但这似乎并没有在伦敦奥运会上引起什么动静,也并没有因为他们的缺席而影响到伦敦奥运会的影响力。这一点,有必要中国借鉴。当年中国为了邀请到各国元首出席,确实付出相当的成本。希望下一次再成为东道主时,也能有英国这般的洒脱。
代表美国出席开幕式是第一夫人,而且她还去看望美国代表团。从中国人的角度看,颇有些不可思议。毕竟第一夫人不是政府官员,也没有任何行政职务,她何以就可以代表美国?但如此不合常理的事情却人人觉的正常。这就是约定俗成的威力。当然美国的独特之处拾手可及。就在全球观众通过现场直播与英国共同分享这一欢乐时刻之际,美国的观众却不得不等三个小时。事实上,今年美国观众已经很幸运了,2008年奥运会,他们等了十二个小时!原因很简单,电视台为了广告收益而决定推迟转播。这种眼里只有金钱的行为大概也就只会发生在美国吧。说起来,一个电视节目又算得了什么,每年几万条人命也改变不了枪枝利益集团。都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以美国为例,应该是枪杆子里面出民主(枪杆利益集团有选票)。更为奇怪的是,在美国人人视为应当,在中国,也认为美国这种做法没有什么不妥,只是假如这是中国呢?会不会认为金钱收买了一切?
海外华人最关注的还是中国队的出场。当一团醒目的红云出现在电视屏幕时,法国主持人接连用了两个“grand”(巨大、伟大、重要的)来形容。当中国代表团消失的时候,依然在点评。其实奥运会就是展示国力的平台,重在参与不过是美丽的外表而已。事实上,一个国家在体育上的表现往往是和其国家实力密切相关的。根据美国《时代周刊》,历届奥运会美国获得奖牌最多,高达2302枚,前苏联1122,英国以725.5枚名列第三,德国658.5枚第四,法国633枚第五。中国虽然在北京奥运会上金牌榜第一,但总数385枚。从这一点看,中国的崛起还需要时间。
现在仍然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并不多,但只有当朝鲜出现时,法国电视一台的主持人称它为极权国家。这大概是唯一一个从政治制度上点评的国家。
伦敦奥运会另一个和中国有关的是中国制造。美国奥运会代表团队服中国造曾引发一场风波。后来媒体披露经济穷困、体育人才缺乏的埃及无人赞助,只好穿上中国造的山寨版世界名牌。2004年希腊奥运会。几乎所有的纪念品和主会场的座椅都是中国制造。而这一次伦敦奥运会,所有礼花也都是中国制造。
看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再来看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只能说这是一种多元文化之美。似乎很难分出伯仲。毕竟,一种文化的人是无法理解另一种文化的精妙之处。至于我本人,还是更喜欢北京奥运会。然而必须指出,伦敦开幕式确实突出了它的文化优势,它的文化品牌。比如007、披头士、贝克汉姆、哈利波特、憨豆先生。相对于中国的整体优势,这才是我们的短板。我们需要的是像过去丝绸、茶叶、陶器代表中国的新一代文化和物质图腾。不过因《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赢得奥斯卡奖的著名导演丹尼•保尔(DannyBoyle)做为本次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的总导演,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有过这样一个评论,不妨供各界做为参考:“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比起来,我们只能显得谦卑一些。100年以前,大英帝国曾辉煌一世,但今非昔比!在某种程度上,接办北京奥会后的奥运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奥运会开幕式越办越宏伟。我们不可能在规模上超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想到这些就不会有更大的压力了。我自慰地说,那好。那我们办一届与北京不同的奥运会开幕式。我们尝试以其他的方式来使用手头的资源。” 就在本文收笔之际,中国射击运动员易思玲收获了中国也是本届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瞬间,全球以各种语言、各种方式将这一信息传递到每一个角落。中国,再一次占据了世界中心。对于今天的中国我曾下过两个结论:这是1840年以来最好的时期,这是1840年以来最成功的制度。当然对于仍然念念不忘中华民国的自由派来讲,未必认可。哪我就以中华民国时期最著名的商人、身体力行实业救国的张謇(他曾被票选为民众“最敬仰人物“)1926年临死遗言回应吧:不幸而生中国,不幸而生今之时代。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