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令严压高尔夫球场,地方采取软抵抗(2)

政令严压高尔夫球场,地方采取软抵抗(2)

“小”球场,大利益

自2004年以来,国务院和各部委至少下发了10道禁令,高尔夫球场却越挫越勇,从2004年的170家增长到2011年的“营业中”的440家(2011年《朝向白皮书》数据)。北京林业大学高尔夫教育与研究中心则统计,截至2011年5月,全国共有高尔夫球场600座左右,然而全国正规审批通过的高尔夫球场只有10家左右。

《瞭望东方周刊》曾在《高尔夫五年封禁的规矩与现实》(2009年)、《高尔夫霸气外露》(2011年)等报道中阐述了球洞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没有任何一个球场不是经过审批的,区别是市、县还是镇批准的,如果说违规,首先是地方政府违规。”北京林业大学高尔夫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韩烈保说,高尔夫球场在地方上首先算得上够投资规模的招商项目,它对于环境的改善、就业的带动尤其是税收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在这些利益的驱使下,地方政府会与企业一起以各种名义促使项目落地。

与高尔夫搭配建设别墅豪宅,是房地产商商场制胜的一大利器。近来闹得沸沸扬扬的雅居乐海南清水湾高尔夫球场涉嫌违规经营事件即为佐证。公开资料显示,由雅居乐地产控股有限公司开发的白鹭湖项目,占地约1.6万亩,投资约50亿元,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房地产休闲项目之一,《第一财经日报》的报道说,该项目至今仍以2500亩山水高尔夫公园为卖点销售,从2009年开盘至2012年上半年,项目累计约实现销售金额40亿元。2012年7月,雅居乐清水湾以29.38亿元成交金额、10.4万平方米的销售面积再次夺得海南上半年销售之冠。

这挑战了中央政府政令。

针对高尔夫球场“涉嫌违规经营”的质疑,雅居乐管理层在2012年5月24日回应说:该球场只是位于清水湾项目旁边,并非公司所有。后面还分辩称项目配套的并非是高尔夫球场,而是景观绿地,该公司也从未对其进行过与高尔夫球场有关的运营活动。

这一解释显然缺乏说服力。2012年8月,广东惠州惠城区召开的白鹭湖建设项目建设情况通报会披露说:已成立市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联合调查组,惠城区成立了相应的工作组,对白鹭湖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核查。

高尔夫屡禁不止同时与投资开发企业违法成本过低有关。一般被当地部门处罚后,违规企业往往只需支付上百万元的罚款即可——雅居乐副总经理卫静心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透露说,2008年接受惠州国土部门处罚决定,被罚款100多万元。这与企业巨大的投资和经济获利相比起来可谓是“九牛一毛”。

假傲慢,真偏见?

如何处理“生米煮成熟饭”的违规高尔夫球场?业内意见各异。有的观点认为要无偿地没收土地,责令企业复垦恢复原状,然而更多的观点认为恢复原状“是种浪费”, 可以将违规高尔夫球场部分地向公众开放,使它们具有公益性质,物尽其用。同时,加大对相关监管部门失职渎职的打击、问责力度,疏通下面执行脉络。

自2004年国务院禁令以来,批判高尔夫球场已成为主流舆论,连带高尔夫这项运动也颇遭诟病。多位高尔夫运动爱好者对本刊记者说,国内高尔夫球核心人口中将高尔夫球运动真正视为运动的人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比例的,但大众“对高尔夫抱有一定的偏见”。

高尔夫业界人士吴若成撰文说:清理整治已演变成一场对高尔夫的声讨,不惜上纲上线,大有“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叫你永世不得翻身”之势。

吴若成对高尔夫行业领导机构的“傲慢”态度表示失望之情:中国高尔夫协会和下属的专业委员会(场地委员会)到各级地方高协(云南高协除外),都在《关于开展全国高尔夫球场综合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和舆论一致的声讨面前集体失声,至今也没有出来对此事做正面回应,没对我国的高尔夫球运动起到应尽的“护育”之责。

今日的中国高尔夫行业,可谓是乌云密布、荆棘遍布,如何规范引导高尔夫健康发展,化解其中裹挟的政令不通、各自为政、贪腐渎职、群体隔阂,仍然是一个远未解决的重要命题。

责任编辑:黄一帆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