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为:在国际比较中解读中国道路(3)

张维为:在国际比较中解读中国道路(3)

中国道路成功具有国际意义

中国道路超越了“苏联模式”的弊端。中国道路不同于冷战结束前苏联的发展道路。必须承认,“苏联模式”作为人类历史上首次开创的一种国家制度和经济运行模式,曾创造过苏联经济奇迹,对上个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反危机起过重大的借鉴作用。中国建国初期曾一度沿袭过“苏联模式”,推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艰辛实践中,也清醒认识到“苏联模式”的弊端,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果断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成为中国道路最终突破并超越“苏联模式”的重要标志。

中国道路打破了对西方发展道路的迷思。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几百年来,西方把自己的制度和道路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认为世界上只有一条现代化道路,那就是西方的现代化道路,舍此别无他途。然而,中国道路的成功表明,独立自主地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可以走得通,而且比盲目追随西方道路走得更好,能够以较小的代价实现现代化。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经济逆势增长,一枝独秀,充分证明了中国道路的正确性和巨大潜力。

中国道路在全球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具有借鉴意义。中国自己探索出来的发展道路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并将影响整个世界未来的走向。中国道路的成功丰富和拓展了世界政治和国家发展模式,具有巨大的国际意义。中国的实践证明,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不仅解决了本国的发展道路问题,而且也为全世界树立了一个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榜样。对发展中国家来讲,中国道路意味着在“西化”和“被孤立”之间还存在着其他选择。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说:“中国已为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发展模式无论对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