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保险业务规模和覆盖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财政部10月公布的数据,2003年至2012年农业保险累计实现保费约600亿元,为5.8亿户次投保农户提供风险保障1.78万亿元。
不过,《经济参考报》记者在湖南、陕西等地调研时了解到,农业保险面临着保费定价失灵、巨灾风险大、保险公司“下乡难”等问题。更有行业人士指出,农业保险补贴遭到一些保险公司和地方政府联手瓜分,骗取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频繁出现。
以往在没有相关政策支撑下,商业性保险公司办农业保险,在实践中已经被证明是行不通的;然而,在有了国家财政补贴以后,那些曾经制约商业性保险公司承办农业保险的因素也仍然存在。如果这些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没有彻底解决的话,势必将影响到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后劲和前景。
农业保险补贴成为“肥肉”?
上月,中央财政提前下达2013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预算指标56.6亿元,同比增加16.7亿元,增长41.9%。截至9月底,中央财政已安排拨付2012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95.5亿元,比2011年全年增长43.2%,带动农业保险提供风险保障逾5000亿元。
“商业保险公司过去退出农业保险,现在抢着做农业保险,就是为了补贴。”江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农林部首席专家郭永利说,补贴资金并没有实实在在保障到农民头上,反而成了一些保险公司和地方政府官员联手瓜分的“唐僧肉”。
某商业保险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也直言,确实有的保险公司将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看作是一块肥肉。广东肇庆市一位曾经在商业保险公司工作过的人士说,保险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要有财政补贴才开办农业保险,而且风险大的险种不做。
数据显示,自2007年以来,中央财政已累计拨付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360亿元。全国农险保费收入从2007年的51.84亿元增至2011年8月的142亿元,年均增长37.8%。
除了中央财政的补贴之外,各级财政还要安排相应的配套补贴资金。以湖南省为例,种植业保险保费中央财政补贴40%,省财政补贴25%,市县两级财政补贴10%,其余保费由农户、龙头企业或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承担。
近几年,农业保险被曝出的问题大多与保险补贴这块“肥肉”有关。农业保险专家、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庹国柱表示,过去讲农业保险存在道德风险,主要指的是农民骗保,事实上保险公司和地方政府的道德风险也很严重,农业保险成为一些保险公司和地方政府的“盛宴”,涉及地方和保险公司投机取巧、套取资金的案例很多。
2010年以来,阳光农险公司、人保财险、中华联合财险公司在多地分支机构的案件多次被披露,涉及骗取农业保险财政补贴资金、套取粮食保险保费资金、编造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等问题。
庹国柱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讲述了一个他遇到过的案例:某地保险公司与一家养猪场谈农业保险业务,一头猪100元的保费中政府补贴80元,保险公司告诉猪场负责人说只要交20元保费,保险公司再返还40元,不过一旦发生灾害,保险公司不负责赔偿。这样,保险公司等于将60元的补贴装进了自己的口袋。
庹国柱认为,农业保险成为“盛宴”,还表现为“封顶赔付”和“协议赔付”。封顶赔付是指有的地方以保费总收入的一定倍数作为赔付的上限,比如河南省是3倍封顶,浙江省是5倍封顶,这样农民的保障水平很低,实际上是保障了保险公司利益。协议赔付是指地方政府拿财政补贴和保险公司讨价还价,从中获取一定的利益。对于这些违规行为,法律法规中应该制定限制性条款,对地方政府的违规行为在罚则里也要作出明确规定。
人保财险湖南分公司农险部总经理宁松认为,承办农业保险是中国人保财险公司承担的政治和社会责任,不能靠农业保险来撑规模、撑利润。如果将农业保险作为主要的利润来源,这是对政府、公众和公司的“不负责”。
庹国柱说,农业保险的道德风险在任何国家都存在,不仅是企业骗取补贴,也包括农民骗保和有的地方政府套取资金等,关键是要制定更严格的制度进行防范和监督。
大公司能否对接小农户?
“2007年、2008年刚开始做农业保险的时候,感觉到没办法完全深入到农户中去。”宁松说,即使保险公司在县一级设有机构,也就20个人左右,而湖南省每个县一般都有20至30个乡镇,两三百个行政村,仅靠保险公司自身力量很难实现承保和理赔到户。
“体量巨大”的保险公司下乡从事农业保险,如何与小农户对接,确实是一个大问题。在从事互助保险的郭永利看来,在市场经济中,农民本身就分散、弱小、高风险,让他们和大保险公司来对接,两者不对等。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他们要服务这么多的农民,存在风险高、成本高、亏损高的问题。
宁松认为,保险公司和农户对接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难点。一是地域的分散性,像湖南户均农田3.6亩左右,有的地方户均才几分田,靠保险公司收取保费,付出的成本大于收到的钱;二是农民认识的差异性,很多农民只有遇到灾害才愿意投保,这是明显的逆选择,而保险的原则是大数法则。三是农业生产的季节性,比如湖南早稻有3000万亩左右投保,涉及1000万户,而政府的贴补方案又下达得迟,保险公司必须在相应的作物生产期内完成承保服务,任务很重。四是农民对政府的依赖性。广大农民更多的信任和依赖政府的行政管理和灾后救济,对保险公司或多或少存在不信任感,尤其在农业保险开展初期,这种不信任和不认同感十分明显。
人保财险长沙支公司经理助理李军今年上半年进行水稻承保工作时,天天要下乡宣传介绍农业保险,嗓子都嘶哑了。他说,工作中最困惑的就是收费难,长沙县参加水稻保险的有10万多户,一个家庭平均只有2.4亩农田,涉及面太广。
理赔的问题同样复杂,保险公司因此和农户发生纠纷是常有的事。宁松说,农业保险的赔款,是以农作物损失的30%为起赔点,但多少是31%,多少是29%;每个作物的生长期限的赔偿标准不一样,但很多时候是在临界点上;特别是损失特征大致相近的情况下,赔款如何平衡,公正性受到关注。由此可能出现是非,如果没有政府行政力量和专业部门技术的参与,单独由保险公司很难搞定。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