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多国期待中国企业“垂青”(2)

欧洲多国期待中国企业“垂青”(2)

工业“绿色” 成果分享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以及世界银行对于绿色增长的研究都表明:从现在到2030年,“转向绿色”的经济增长机会价值数万亿美元。

绿色经济的潜力带动了中欧合作深度。近日,丹麦环境部部长依达·奥肯及丹麦环保企业家代表团视察了位于天津武清的丹佛斯中国技术中心和丹佛斯中国制冷空调实验室。她说:“可持续发展要靠社会、经济和环境三大支柱的共同协调发展,在可持续技术和解决方案领域,中丹合作大有可为。”

丹麦最大工业公司之一的丹佛斯区域能源副总裁瑞纳·席尔德说:“中国的‘十二五’规划着重强调了对新能源的利用和对能源效率的改善,丹佛斯十分荣幸能够参与其中。”近期丹佛斯和鞍山市签署了一份关于建设高效区域供热系统的战略协议,这个系统以丹麦标准、也是全球领先的标准来建设,将帮助鞍山市的350万市民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供热成本,同时还能改善居住舒适度,提高生活质量。

丹麦松德堡市的市长阿丝·尼葛德想更广阔的向中国推广新技术。

城市化发展和升级,成为欧洲高技术工业企业的市场增长点。中国不仅要享受技术成果,也可在与欧洲企业的合作中学习先进技艺,在全球范围内发掘绿色城市概念市场潜力。

预期风险 谨慎提防

不久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出席第八届中欧工商峰会时发表讲话时称,欧盟是中国最大技术引进来源地。中欧合作越来越密切,行业专家期盼在新工业革命中升级经贸关系,但也提示了多个需要防范的风险。

首先,政治风险隐显在欧洲大陆。今年以来,法国、荷兰等欧洲国家相继进行完选举,新政府首要目标都放在财政支出削减,生产型企业“缺钱”的状况不但会延续,公共支出被削减后民众潜在消费能力下降,随之而来的市场不景气将直接影响工业技术的发展步伐。

第二,文化差异引发出管理风险,需要介入欧洲当地的中国企业先放权。多家希望接受资产注入或并购的欧洲公司称,原先管理层稳定的架构是合作顺利进行的一大前提。如果引入中方管理团队,还要注意当地雇员管理。清华大学中欧关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利华说,人文思想差异较大,短期弥合不太可能,相互交往过程需要慢慢推进,即使是在高速发展的双边经贸背景下。

第三,要注意企业规模不宜过大。毕马威的专家称,体量大可能股权结构比较多样,如果美国投资者分担所有权,那么对于并购前景将产生极大的不确定性。好在欧洲高新技术企业的规模不是走大而全路线,很多细分领域的技术提供商可能很少听说,规模也较小,但在其行业可能是佼佼者。目前,中国投资欧洲速度加快已引起相关机构的注意,美国智库荣鼎咨询日前发布题为《中国在欧投资:特征、影响与政策建议》的研究报告称,欧洲正经历着中国企业直接投资结构性迅猛增长的时期。2004至2008年间,中国企业在欧直接投资年均不到10亿美元,2009和2010年间,迅速增加到年均30亿美元,2011年一年则增长两倍多至100亿美元左右。虽然中国企业在欧投资占欧洲所接受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依然很小,但是增长的趋势异常明显。

链接:世界一流大学都把育人放在第一位

英国诺丁汉大学校监、复旦大学前校长杨福家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及中外大学间的比较,他认为“把育人放在第一位”是许多国外名校享有盛誉的法宝,建议国内高校引进国际先进教育理念,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同时通过试点的方式,推动国内高等教育的改革。

杨福家在1993年到1999年间担任复旦大学校长,自2001年至今任英国诺丁汉大学的校监。校监是英国大学中的一个重要职位,通常由英国王室成员或社会名流担任,在一些学校活动中的排序甚至在负责管理工作的校长之上。杨福家是迄今唯一在英国大学中担任此职的中国人。

扬福家说,自从到诺丁汉大学任职以来,他访问了英美等国的许多著名高校,“我在过去10年里比较深刻的体会是,世界上所有一流大学都是把育人放在第一位”。他说,这种“育人第一”的理念有许多体现,比如不盲目扩大规模,尽量保持小班教学,使得学生能在课堂上有充足的机会与老师沟通;不仅看重学习成绩,也注重在学校里开展“第二课堂”,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最受杨福家推崇的,是英美一些顶尖大学采取的“住宿学院制”。它起源于历史悠久的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其有两大特点:一是住宿学院中有不同专业的老师学生,能促进不同学科思想的碰撞;二是老师们的住所与学生宿舍非常近,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

两年前,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导师、曾任英国“皇家学会”主席马丁·里斯,曾在三一学院的学生宿舍宴请扬福家。对于这一晚的体验,杨福家用“震撼”来形容自己的感受。因为他发现许多著名科学家的住所也在学院中,近距离地扮演学生导师的角色。他说:“这些科学泰斗就在同学们身边,三三两两,大家一起来探讨问题”,这里激扬着智慧的火花,年轻学者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杨福家还提到,他曾问美国耶鲁大学校长什么是耶鲁的“王牌”,得到的回答不是其法律专业或医学专业,也是“住宿学院”。学校还为教授们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吸引他们与同学们住得更近。

针对国内高校存在的一些问题,杨福家说,许多国际一流大学的老师是有讲课要求的,即便是研究型大学,也并非仅看重论文。而国内“一些大学的教师把写文章放在第一位”,因为“文章决定他的升迁,而老师上课是没有这种严格的考核的”。对此,他建议有关方面采取措施,促使高校教师更重视教学工作。

杨福家还提出,通过改革试点的方式,来推动国内高等教育改革。经其牵线搭桥,第一所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校宁波诺丁汉大学2004年创建。杨福家说,这所学校致力于贯彻“育人第一”的理念,虽然由于资金等方面的条件限制还没有完全实现住宿学院制,但“我们成为准住宿学院,因为老师基本上都住在校园里面,同学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随时找到老师”。

杨福家认为,“育人第一”的做法已经在宁波诺丁汉大学收到了成效。他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前不久学生们在美国举行的一个国际创意辩论大赛上拿了亚军,因为他们讲的内容有吸引力,是关于如何到贫困山区帮助当地群众开发资源脱贫致富。这说明学生们不仅在学习知识,还在通过丰富的“第二课堂”成长为全面的人。

另一个例子是,学校刚创建时招生不太容易,但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来学校与学生座谈后认为,这里的学生在独特的环境中成长,与众不同,充满自信,愿意把人大附中的学生送到这里,从而打开了在北京地区招生的局面。

杨福家说,今年从宁波诺丁汉大学毕业的学生在毕业纪念碑上留下8个字“做人第一、修业第二”,这正是学校“育人第一”的成果,“这可以说是宁波诺丁汉大学成功的一个标志”。他也希望这个样本能够像深圳特区在改革开放中发挥的作用那样,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推动国内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