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遏华与共治间寻求“再平衡”

美国在遏华与共治间寻求“再平衡”

★先驱语录

★我们没有必要太在意谁当选美国总统,中美关系是由其内在结构和大趋势所决定的。

★认为“亚太再平衡”只针对中国的看法,失之偏颇,而且事实上美国也很难做到“只针对中国”。

★美国“亚太再平衡”是综合性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中国因素或许占到了60%以上,但绝不是100%。

美国大选刚刚结束,赢得连任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迫不及待地宣布将开启东南亚三国——缅甸、泰国和柬埔寨之行。奥巴马此举意欲何为?而近来,奥巴马一再纠集日本、菲律宾、越南等在东海、南海议题上生事。“重返亚太”也好,“亚太再平衡”也罢,美国是否已将斗争的主要矛头对准中国?面对美国的对华战略包围,中国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又将面临何种挑战?

奥、罗对华立场各有利弊

《国际先驱导报》:对中国来说,奥巴马连任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怎么看这个问题?

袁鹏:中国老百姓非常关心这一类的问题,也经常爱问,“希望谁赢”、“谁赢了会对中国更好”。其实,从中美关系的角度来看,好和坏是相对的。中美关系大体上已经超越了领导人或者外交安全团队更迭对中美关系产生实质性改变的时期了,关键是要看中美关系的内在结构和总体趋势。

首先,两位候选人奥巴马和罗姆尼各有利弊,不能说绝对的好和坏。

比如,罗姆尼竞选期间,发表了一系列对华不友好言论,如“上台第一天将把中国定位为‘货币操纵国’”等。他上台当然会对中美关系,尤其是经贸关系,构成一些挑战。但他的竞选宣言将外交政策的重点聚焦于中东。换句话说,如果他上台,可能会将安全战略的重心往中东适度回调。这可能会减轻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安全压力。他谈到俄罗斯时,简直就把其当做冷战式的敌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罗姆尼的心目中,俄罗斯对美国的威胁比中国还要大。

而奥巴马连任的最大好处,就在于确保了对华政策的延续性,因为中美关系经不起反复的折腾。经过第一任期的学习摸索,奥巴马也在不断修正自己,从理想到现实,从乐观到悲观再到理性,这对其第二任期执行更务实的对华政策应该有所助益。另外,在奥巴马第一任期最后阶段,中国倡导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想法得到奥巴马团队的积极呼应,从这个意义上讲,奥巴马连任有助于中美关系继续朝着既定的轨道发展。当然,基于急于修补国内政治分裂和重振经济的紧迫任务,在不利于这一大目标的诸多方面,奥巴马对华压力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其次,我想,奥巴马“亚太再平衡”战略推动了一年多,有得有失。奥巴马外交团队中,对此也出现了反思,有人认为“亚太地区再平衡”片面地将中国作为最大对手,以此来塑造亚太格局,是不是符合美国的最大利益,是不是有点矫枉过正,走过了头?他们担忧,“亚太再平衡”有可能使美国陷入中日、中菲冲突的漩涡中,并不符合现阶段的美国利益。如果这种反思能上升到政府的政策高度,应该说有利于中美关系朝着更加稳健的方向发展。

但是,不可否认,中美关系的总体环境趋于恶化:一方面,从内部来看,中美经济竞争面增强,贸易摩擦的可能性增大;另一方面,从外部来看,中美亚太博弈在加大。同时,奥巴马对华政策调整的空间也相对有限,老百姓对其期望值更高,为了拼经济,奥巴马对华经贸压力必然会加大。从这个角度而言,奥巴马连任也未必就是好消息。

奥巴马重新定位中美关系值得警惕

Q:选举期间奥巴马和罗姆尼竞相“Bashing China”(抨击中国),这给中美关系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奥巴马连任成功后,“抨击中国”的这朵乌云会不会也随之烟消云散?

A:选举期间放出的“声音”已经扩散出去了,已经形成了“空气”,也就是舆论氛围,这会对奥巴马构成一定的压力。人不在了,“声音”不在了,“空气”还在。

奥巴马在第三次政策大辩论时,首次正式公开提出“中国是美国的对手”。但又补充说,“如果遵守国际规则的话,中国可能会成为美国的伙伴。”

按照一般更常规的逻辑,奥巴马似乎应该这样说,“中国是美国的伙伴,但如果它不遵守规则的话,也可能成为美国的潜在对手。”但奥巴马这句话刚好采取了相反的话语逻辑,有人说这是竞选语言,也有人说这是真实想法的流露。

从奥巴马的表态来看,中国介于伙伴和对手之间偏向对手的方面;但从其历次公开表态来看,中国似乎处于偏向伙伴的一边。客观而言,中国可能处于美国所划定的伙伴和对手之间的某个位置。这个位置会因时因地随时“位移”。

这样一种定位应该说,在相当长的时期会存在,不会因为选举的结束而结束,这一定位可能会影响美国长期的对华政策。

美“亚太再平衡”战略并非临时安排

Q:奥巴马连任后马上宣布将进行为期四天的亚洲之行,包括缅甸、泰国和柬埔寨,在柬埔寨期间还将出席东亚峰会(11月20日),这是否预示着奥巴马连任后美国“重返亚太”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A:奥巴马对缅甸、泰国、柬埔寨的访问,引人注目。尤其是对缅甸和柬埔寨的访问,也是美国总统的第一次,有着非常重大的象征和标志性意义。

奥巴马此次与此前到访的国家,加上国务卿希拉里已访或即将访问的国家,放在一起,就促使这一届政府在东南亚国家的访问记录没有了空白点,也标志着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已经进入深耕细作的阶段。

这充分说明,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不是一个临时的战术性安排,而是一个着眼历史和现实、兼顾政治经济和军事外交、符合两党共同利益的长远的战略性选择。

“再平衡”是对“转向亚太”的修正

Q:您反复提到的美国的“亚太再平衡”,该如何解读,其实质内容是什么?它与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之间是一个怎样的关系?

A:美国官方并没有对“亚太再平衡”做出一个确切的阐释。“亚太再平衡”实际上是美国对“转向亚太(pivottoasia)”的一个语句上的修正,意思就是美国未来将加大对亚太地区的投入。

“再平衡”战略,我的理解,大概可以分为几个方面的平衡:

第一,亚太和中东及其它区域的平衡。从克林顿到小布什再到奥巴马,美国要么长期滞留在欧洲,要么被中东阻隔。而“亚太再平衡”说明,奥巴马首次有条件实现战略重心东移,但并不意味着将忽视其他区域,只是说,过去亚太(主要是东南亚)在被相对忽视的情况下,更加重视这个地区,平衡的点向亚太倾斜。

第二,在亚太区域内实现美中关系同美国与其它国家关系的平衡。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国崛起的势头最好,中国市场最大,更主要的是因为在亚太地区,已经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经贸网络。这一经贸网络产生强大的政治、经济影响力和战略辐射力,对美国也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面对这一挑战,有两种方法来应对:第一,加强合作,形成所谓中美共治;第二,加大遏制,伙同其他国家,让中国崛而不起。

前一种方法,既不现实,也不可能;而后一种途径,正是美国过去两年所尝试的,但实践证明,效果也不理想。那么,今后努力要做的是在发展美中关系与发展同日本、韩国、菲律宾、澳大利亚等盟友关系及同越南印度等国的关系上齐头并进。“亚太再平衡”有两种途径之间折衷的意涵,共同服务于美国主控亚太的最高目的。

第三,从亚太地区本身来看,实现东北亚、东南亚和南亚几个区块的平衡。在美国的亚太战略中,美国长期以来比较重视东北亚,对日本、韩国、朝鲜等国尤其重视,投入的财力与物力也最大,对东南亚、南亚比较忽视。

美国新一轮“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亚太是囊括东亚、南亚、东南亚、印度洋、西太平洋等区域的“大亚太”,所以我们会看到美国在强化东北亚军事部署的同时,也有意识地加大军力向关岛、澳大利亚的南移,并进一步密切同印度的关系。

第四,各种资源和手段的再平衡。均衡的不仅是军事手段的运用,还有经济手段的配合,以及外交资源和其他手段的配置,以此形成不同资源的最充分和最有效的合力,来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其国家利益。这正是“巧实力”战略的应有之义。

不会终结中国的战略机遇期

Q: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是否主要针对中国?这一战略对于我战略机遇期有何不利影响?

A:我7月份在国内媒体上撰文就曾表示,中国的战略机遇期并未终结。而从中国领导人最近的一些讲话以及十八大报告中,可以看出中国决策层对战略机遇期仍是相当自信和乐观的,尽管也意识到中国的战略挑战前所未有。

国内学者对此有不同看法。有一些人看的重一点,认为这是新一轮的对华战略包围。另一些人不那么悲观,认为亚太战略再平衡是一个全方位的布局,不可片面理解为只针对中国。

我大体持后一种看法,认为“亚太再平衡”仅仅只针对中国,不完全符合实际,而且事实上美国也很难做到“只针对中国”。

亚太地区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希望。美国将重心放在该区域,是时势使然。除中国崛起对美国主导地位构成挑战之外,美国亚太盟友的离心倾向也是促使美国“重返”的重要诱因。美国借助“亚太再平衡”,也有重新塑造同盟关系,加强盟国内部团结的考虑。

此外,亚太地区过去十年经济一体化如火如荼,中日韩自贸区建设箭在弦上,而亚太的经贸网络又是以中国为中心,美国有一种巨大的被排挤感,一直想参与进来。

上述每一个因素中都包含了中国因素,也正因为如此,中国感受到的压力最大,但简单理解成完全“冲着中国而来”也有偏颇之嫌。因为这次的“亚太再平衡”是综合性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中国因素或许占到了60%以上,但绝不是100%。

我认为,“亚太再平衡”战略并没有也无法全面中断中国的战略机遇期。

美国虽然目前成功地利用了东海、南海的海洋权益纷争,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华的战略包围;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似乎出现了暂时的逆转;但这种势头是不是就不可改变了?我觉得也未必。

这个地区的结构决定了,美国具有区域安全优势,中国有区域经济优势,短期内难以改变。这就决定了亚太地区相关国家,“安全上倚美,经济上靠中”的选择无法轻易改变。

中国崛起乃大势所趋,在崛起的关键阶段面临发展难题和安全困境是难免的。越是遇到困难,越应沉着冷静,越应充满自信,同时越应谦虚谨慎。中国应该继续苦练内功,深化改革,保持并扩大经济优势,并善用地缘和文化优势,形成优势转换。这是化解当年亚太战略挑战的根本。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