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公共外交:官方力推民间配合

中国特色公共外交:官方力推民间配合

公共外交是近十年来中国外交的亮点之一,也是在外交领域推行“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它不仅强调国内民众对外交的积极参与,而且强调争取国外民众对中国和平发展的理解和支持。

构建中国特色公共外交实践

中国特色公共外交实践,不仅汲取了西方发达国家公共外交的有益经验,还发掘了新中国民间外交的优势。十年来,公共外交从概念的推介不断走向外交行动;从政府力推不断成为全民自觉行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概括起来,中国式公共外交有以下五个代表性模式。

第一,孔子学院模式。自2004年11月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截至2012年7月底,全世界已经有387所孔子学院、509所中小学孔子课堂。目前,还有62个国家的160多所大学排队申请开办孔子学院。

第二,人文交流模式。十年前启动的中俄人文交流机制、2010年启动的中美人文交流机制,以及今年启动的中欧人文交流机制是其突出代表。近年来的对外人文交流重大事件有:2004中法文化年、2005中俄国家年、2006中印友谊年、2007中韩交流年、2008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2009年中美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中德文化年(2007—2010)、2011中欧青年交流年、2012中欧文化间对话年等。

第三,奥运模式。历经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及2010年广州亚运会,中国积累了举办大型公共活动的丰富公共外交经验,提升了国家的软实力。

第四,政协模式。2011年,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首次明确提及“公共外交”工作,将公共外交作为政协对外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地方政协也呼应了这一时代要求,将公共外交作为政协发挥自身优势的特色对外交流内容。

第五,城市模式。近年来,上海公共外交协会、广东公共外交协会、天津公共外交协会、温州公共外交协会先后成立,地方特色的公共外交举措也正在探索进行中。上海与芝加哥、休斯敦互换城市形象片,便是城市公共外交的成功范例。

公共外交成为中国外交的常规形态之一

十年公共外交实践,官方推动是成功的关键因素,而非官方的支持和配合,则是公共外交可持续发展、深入民间的有力支撑。官方因素起源于政府发言人制度。自从1983年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创建以来,如今外交部、国防部、商务部等部委均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公众发布相关政策和文件,起到了很好的解释沟通作用。2004年3月19日,外交部新闻司还成立了一个公共外交的新部门——公众外交处(2010年更名为“公共外交处”)。

当然,对公共外交的重视并非外交部一家。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传媒机构也通过网络、媒体和商业运作,为中国公共外交事业出力。时至今日,外交部、各驻外使领馆、教育部、文化部、国新办、汉办、对外友协等都扮演了公共外交的主力军角色。更为突出的是,中国领导人接待民间团体、做客普通家庭、接受媒体采访,尽展魅力外交、亲民外交风范。

随着中国企业、公民纷纷“走出去”,中国公共外交从官方拓展到非官方,形成了三种代表性的非官方公共外交形式:企业公共外交、社团公共外交和公民公共外交。不同于传统民间外交,公民公共外交着眼于普通公民的国内外行为,形成与官方外交良性互动的民意氛围。

中国特色公共外交模式业已形成

外交部长杨洁篪曾对中国特色公共外交模式有这样的描述:中国公共外交在创新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形成了鲜明的中国特色。第一,中国特色公共外交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为指导。第二,中国特色公共外交以促进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为目标。第三,中国特色公共外交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第四,中国特色公共外交注重将弘扬中华文明与借鉴吸纳其他文明有机结合。第五,中国特色公共外交既继承传统又与时俱进。

由此看出,官方牵头、民间推动、媒体搭台、文化唱戏、着眼民众、兼顾精英已成为中国公共外交的鲜明特色。相较于过去的被动应对外交危机,现在的中国公共外交更具有主动预防、提前疏导功能,甚至逐渐提升到战略沟通高度,呈现出文化与政治、官方与民间、公益与商业并举的运行态势。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