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0046:马玉泉:硬纸板还原老北京记忆

西城0046:马玉泉:硬纸板还原老北京记忆


  硬纸板还原老北京记忆


  
  马玉泉, 67岁,家住德胜街道德外大街东社区,因一双巧手,人称“民间艺术家”。废旧硬纸板、香烟过滤嘴、一次性筷子,只要经过他的手,就变成了微缩的老北京城,四合院、纪晓岚草堂、国子监辟雍、九门城楼……别人问他做这些为什么,他说是回忆、是文化、是艺术、是遗传,所以他得用自己的双手努力让它继承、发扬和流传下去。



  头戴绿色红军帽,身穿粗布棉军装,脚踩棉布鞋,今年67岁的马玉泉总是习惯以他60年代当兵时的行头亮相,他觉这不但是节俭,更重要的是这古老的衣服能带给他创作的灵感。走进马玉泉的家仿佛就走进了微型的老北京博物馆,而这个“博物馆”是他亲手制作的。



  幼年的美好记忆 引领走上创作路



  马玉泉出生在大杂院,在德胜门长大,在这里,他一住就是67年。他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经常受欺负,但这样的成长环境养成了的马玉泉自尊自强的性格。他从小立志,无论什么方面都不能比别人弱,学任何知识都有一颗进取的心,唱戏,画画,当兵,绝不落人后。



  童年虽然穷困,但对于马玉泉来说,老北京城就是他小时候的天堂。



  小时候,他跟着母亲满北京城走,靠要饭、捡破烂维持生计,四门九城全都被他转了个遍。城门楼子里躲猫猫,水道里翻跟头,逮蛐蛐到城墙上玩,都是他童年时的美好回忆。50多年过去了,当年老北京的格局至今深深刻在马玉泉脑海里。



  1988年德胜门修地铁,马玉泉亲眼看着再熟悉不过的城墙被拆,心里十分难受,因为那些古老的建筑就像他的朋友,由于条件所限,没有相机,马玉泉只能在心里把这些“朋友”一一记下,他渴望有一天这些记忆能“活”起来。



  这个愿望成为了马玉泉最初学习微缩古建筑的动力。



  自学建筑学知识 纸板还原老北京



  马玉泉文化水平不高,只念过小学四年级,却有一门好手艺。



  1961年,他从军入伍,当起了军团首长警卫员,5年后因病退伍,此后当了几年建筑工人,天天和古建筑泡在一起。



  做一行爱一行,马玉泉决心把这个行当干好,他虚心向建筑工地的师傅请教建筑知识,在家中开始制作北京古建筑模型。不久,聪明好学的他就基本掌握了画图纸以及剖析建筑结构的技术。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马玉泉真正动手制作老北京建筑模型之除,遇到不少难题。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难以掌握比例。小学文化水平的他,不懂比例是怎么回事,完全凭自己的感觉操作,大小、高矮、宽窄,边摸索边做。“我认为我看着合适了,别人看着就合适。”马玉泉颇为自信地说,不仅细节处追求逼真效果,整体感觉的和谐一致也非常重要。



  他不时虚心向老友,也是古建筑艺术专家马秉坚取经,马秉坚《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一书对马玉泉提供了很大帮助,虽然识字不多,但凭着在建筑公司的几年工作经验,他硬是把书中的图纸结构,以及亭台楼阁样式记在心中。



  马玉泉介绍说,制作古建筑模型是一件十分麻烦的事,为了让微缩的模型更逼真,马玉泉需要乘车前去实地查看。“就拿这一门楼打比方,着手做前,你知道那个门楼是怎么样?边角怎么弄?图案是什么样?都有哪些颜色?门楼里边的结构,有几根柱子支撑?不清楚就得细琢磨,就得经常去看,同一条路,我走过不知道多少次。”他说,小时候的记忆也帮了他不少忙,那时候马玉泉经常去门楼玩,柱子的条数,怎么摆放等,他全刻在脑子里。



  慢慢的,马玉泉自学而来的手艺已经小有名气。德胜门、纪晓岚草堂、国子监辟雍、九门城楼、老北京四合院,几年时间里,马玉泉的一双巧手制作出一件件令人惊呼的模型,并一同入选了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马玉泉有了更大的愿望,他觉得古老的北京古老的文化,应该让更多人知道,所以他创作得就更卖力了。



  病中微缩郭守敬纪念馆 要为西城申遗贡献力量



  2009年,马玉泉老人被确诊左边小脑堵死。在身边人的劝说下,他动了“收山”的年头。



  2010年发生的一件事,让马玉泉怎么也不能安心坐在家里休息了。马玉泉从电视里看到北京电视台第七频道报道了北京多个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唯独没有西城区。好强的马玉泉看不下去了,为弘扬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做贡献。“虽然我身体不好,但就算豁出老命,也一定要再试一次。”马玉泉表示。



  西城区古建筑郭守敬纪念馆对外开放,马玉泉决定微缩郭守敬纪念馆。他说郭守敬算是元朝的科学家,在河北等地的治水功绩,非常值得后人追思。



  制作微缩模型的工作自今年3月份就已经开始筹备,为保证效果逼真形象,两、三个月时间里,他三次到馆内观察结构。马玉泉身体不好,但制作的过程要求十分专注,耗费精力体力特别大,不一会儿他就开始头晕眼花,这时马玉泉就会停下来休息一下,然后接着干。   



  就这样边制作边休息,三个月时间下来,纪念馆模型的基础、大殿前后左右都已弄好,工程完成了一半。“最细微,最费心的部分就是基础部分,基本弄好后,剩下的部分就容易多了。”马玉泉很骄傲。郭守敬生平展墙、乾隆御碑、汇通祠水关……到五月下旬的时候,经过上色处理,马玉泉用废弃硬纸壳、竹签制作而成的郭守敬纪念馆已完成一半。


  
  微缩北京展示中国 渴望艺术后继有人



  马玉泉说他能坚持做下去,离不开街道和身边人的支持和帮助。马玉泉经济上不宽裕,日子过得很紧,制作模型所需的材料、颜料花费又很大。尽管材料成本已经尽量减到最低,但仅仅用来买颜料的费用,一年就花去他千余元。



  街道的工作人员知道他的需要后,总是有意的保留一些废纸板,然后收集起来送给马玉泉,古建筑专家马秉坚一直以来的鼓励,也让马玉泉很感动。他说,最直接的动力是,他自己也想看见印象中的北京城在自己手中重现。马老希望有那么一天,自己的作品能在世博会中国馆展出,将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出去,让世界人民都来了解中国、关注中国。



  2004年,在西城区“非遗”普查中,马玉泉家里挂上了 “家庭艺术馆”的牌子。马玉泉很高兴,他觉得挂了牌子才会有更多的人关注,传统文化才能好的弘扬出去。



  如今,马玉泉家里挤了满满的古建筑模型。每次看到这些模型,马玉泉都产生将一身手艺传承下去的想法。



  马玉泉家中有两个女儿,却都对古建筑文化缺乏兴趣。因此他有时候也会犯愁,苦于找不到手艺的接班人。



  “纸艺古建微缩制作是冷门技艺,喜欢这些手工艺品的人虽然不少,感兴趣的、想学的也不少,但真正能把它当成事业做、去传承的人却寥寥无几。而且,当今的年轻人都比较好动,很少有人愿意沉淀下来,一门心思扎在这里面。” 说到这些,马玉泉有些感慨。他一直认为因为手工艺的传承绝不仅仅是一种技艺的传承,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几乎没有哪一样艺术品是脱离了文化的纯手艺活。



  马玉泉常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在他这断了“香火”,期待能有幸遇到一位有缘人,在还有精力教授的晚年,把一身手艺传承下去。
  
  
  

                                                                           作  者:傅丽红

责任编辑:张荃荃

  
















马玉泉在认真制作微缩模型
本文关键词: 袁正光 科技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总编室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