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这里我们采用世界银行开发的全球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结合前面对影响全球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从中长期的角度给出未来20年全球经济增长的一个趋势性结果。
第一,全球经济进入一个长期波动和低速增长期将是大概率事件。短期来看,全球经济仍然深陷国际金融危机的泥潭之中。但从中长期来看,这并不会改变未来10年至20年全球经济增长的趋势。
从人口及其年龄结构来看,未来10到20年,全球人口将继续增长,但人口抚养率将一改过去50年来的变化趋势,由不断下降转变为不断上升。一方面,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下降将放慢全球劳动力增长的速度;另一方面,受人口年龄结构与储蓄水平呈“倒U型”规律的影响,全球人口抚养率比上升将放慢全球储蓄增长的速度。未来10年到20年,人口数量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能会下降。但随着全球经济增长,贫困人口将不断减少;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将使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可以享受更好的教育机会;同时,经济水平的提高也会使各国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些都将促进全球整体人力资本的提升。从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看,新的重大技术革新终将带领全球经济进入恢复增长的轨道,但目前来看,这一时期何时到来尚不明朗,而且,新重大技术革命的应用和发挥作用需要较长时间。
综合前面的分析及模型的模拟结果预计,未来10年至20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速度将低于过去20年的增长水平,预计年均为2.9%,而且长期来看将呈现趋势性下降。
第二,全球经济格局将继续过去10年的变化趋势,新兴经济体将不断崛起,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将继续下降。
一方面,未来10年至20年,发达经济体的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美、日、欧等经济体恢复以前高增长的可能性很小。分析得出,未来10年至20年,发达国家人口结构将出现较大转折性变化,总抚养率将一改过去50年来不断下降的趋势,由2010年的48%快速上升到2030年的63%;由于转换成本限制等因素,导致发达国家在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科技竞争中优势并不明显。另外,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原来大量优秀人才迁移可能出现有别于以往的趋势。预计未来10年至20年,发达国家整体的增长速度低于过去50多年的平均水平,大约在1.7%左右。另一方面,未来10年至20年,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将成为全球经济重要推动力量,发展中国家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与发达国家相比,新兴经济体维持经济长期增长具有不少有利因素,包括“人口红利”、技术后发优势和高储蓄水平等。特别是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国际资本将会更多地流入发展中国家,可以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和进行人力资本投入,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预计未来10到20年,发展中国家将继续保持高增长的趋势,年均增长速度将达到5%左右,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三)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全球经济极有可能进入了一个长期波动和低速增长期;全球经济格局将延续过去10年的变化轨迹,全球经济的多极化趋势将更加明显,新兴经济体将不断崛起,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将有所下降。这些趋势性变化将给我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挑战。为更好地应对这些变化,建议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快对新技术革命的研究。技术进步的速度和新技术的主导权将成为左右未来全球经济格局的最主要因素,也将成为各国能否尽快摆脱不利的全球环境的关键。尤其是在当前新技术革命前景尚未完全明朗之时,加快对新技术革命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及时了解全球技术革命的动态,才能搭上技术革命的快车,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二是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促进人口质量的提高。未来10年至20年,中国的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与发达国家表现出类似的趋势,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下降、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将不利于经济的增长。而促进人口质量的提高却空间巨大,因此需要促进教育和培训事业的发展,尤其是落后地区和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促进人力资本的快速积累,以此来抵消未来人口数量和结构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是加快经济转型和“走出去”的步伐,应对国际市场的长期低迷。预计未来全球经济将不再保持过去这些年高速增长的态势,并使长期依赖外需增长的中国经济面临更多的压力。发达国家经济的低迷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使中国经济未来面临来自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双重竞争压力。因此,一方面要加快国内经济转型的速度,降低对国际市场过度依赖;另一方面需要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充分利用其他新兴经济体不断壮大的市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