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动荡、局部战争的中心在中东,特别是叙利亚
2010年底,“阿拉伯之春”爆发以来,引发了中东、北非地区的政治大地震。该地区的动荡局势持续发酵,一个个强人政权倒台,政治伊斯兰势力在中东扩展。很有象征意义的是,2012年6月30日,中东地区最重要的国家埃及举行总统选举,穆斯林兄弟会下属的自由与正义党党首穆尔西当选为埃及新总统。
今年以来,形势的发展表明,中东、北非的动荡集中反映在叙利亚。叙利亚的内战于2011年1月26日开始,3月15日全面爆发。到今天,内战愈演愈烈,已有3万人丧身,逾25万难民逃离国外。叙利亚内战从本质上看,是一场“代理人的战争”。
全球大国在插手,地区大国在博弈,不同教派的力量在较量,阿拉伯与以色列的对抗在这里继续,民族矛盾在发展,基地组织也趁机在叙利亚发展自身势力。如此规模的“代理人战争”,是冷战结束之后第一次出现的现象。叙利亚已经成为全球各种矛盾集中反映的地方。
今天,这场战争已经陷入了僵局。从交战双方的情况来看,叙利亚政府军是有组织的,国际上得到俄罗斯和伊朗的支持。而反对派力量由众多的派别组成,他们要推翻巴沙尔·阿萨德政权是一致的,但政治上又各有所图。反对派在国际上得到美国、欧洲、以及土耳其、沙特等海湾国家的支持,但支持的力度不一。美国不愿提供先进武器,担心落入基地组织之手。欧洲不愿意武装介入。虽然在外界的推动下,叙利亚的反对派正在走向联合,但要真正形成统一的力量,绝非易事。上述因素决定,战场上的僵持局面可能会持续。
在上述背景下,一方面,阿以冲突的形势在恶化,双方的冲突在不断升级,引起了国际社会的严重关注。
另一方面,伊朗核危机也在深化。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9月27日在联大发言,用图说明伊朗正越来越接近制造核武器的临界点。他声称,现在伊朗已经拥有91.4公斤浓缩铀,预计到明年夏天,伊朗就可以生产出制造核武器需要的200-250公斤浓缩铀。9月28日,内塔尼亚胡还与奥巴马总统进行了电话交谈,敦促美国为伊朗拥核画一条“红线”。11月7日,美国大选刚结束,内塔尼亚胡扬言以色列已经做好准备,在必要时对伊朗动手,来阻止其发展核武器。美国一些与五角大楼关系密切的智库私下声称,美国对伊朗开战已经不是开不开的问题,而是何时开的问题。他们还认为,叙利亚内战的根子是伊朗,把伊朗收拾了,问题就解决了。
十分明显,中东地区,特别是叙利亚的内战,已经成为全球地区热点和局部战争的中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