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媒体:将污水泼向中国已成已成习惯?

法国媒体:将污水泼向中国已成已成习惯?

法国《解放报》的一篇文章评论我在法国出版的《平凡的中国人》一书时这样写道:“文汇报驻法国记者自视为‘15亿中国人的发言人’,撰写了一本书,旨在扭转法国人心中的中国负面形象。书名很特别:《中国人与其他人一样也是普通人》,让人认为这个国家口碑不佳是缘于歧视和曲解。而与体制的性质无关,与其工业行为以及一位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在狱中发霉也无关……”显然,《解放报》认为,之所以在法国“中国形象不佳”,是因为中国自身的原因。很多国人受此影响也这么认为。而我则认为,尽管中国有着种种问题,但中国形象如此负面,法国部分媒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解剖一个“丑化中国”的实例,足以证明歧视和曲解到底是如何摧毁一个国家形象的。

围攻“中国制造”

法国2012年11月8日的轰动新闻,是《巴黎人报》、《地铁20分钟报》等大多数媒体以及收视率极高的各大电视台的醒目标题:“‘中国制造’的服装使一个女孩毁容”!多么骇人听闻!果然是中国的“工业行为”在丑化自己国家形象吗?消息源于一份地方报纸《诺曼底觉醒报》。据其7日的报道称,玛丽4岁生日收到的礼物是裙子和运动衫。没想到的是,穿后翌日玛丽即全身过敏起泡浮肿,连眼睛都睁不开了,“真正的耶稣受难状”。

文章一面世,立即掀起轩然大波:电视台闻讯赶到,于是玛丽红肿着小脸蛋的可怜模样立即传遍法国。玛丽之父母在接受法新社驻当地记者采访时称,是“中国制造”的衣服造成的过敏。于是立刻就有皮肤专家露面断言,法国自2008年以来就禁止使用含有“延胡索酸二甲酯”的防霉剂和干燥剂,而中国却并不禁止,常常在衣服、沙发和皮鞋包装里使用,因而玛丽过敏的根源必然来自衣服。接着,当地为玛丽治疗的诊所、医院以及冈城的“医科教学及医疗中心”先后“证实”了这一说法。过了一个凄惨生日的小玛丽住进了医院。于是乎法国舆论群情激愤,当地小市镇镇长蒂耶利·毕诺迅即出面发表讲话,宣布“已查明货源并将由警方出面扣压这批服装”。法国国家“竞争、消费与反欺诈总署”发言人玛丽·塔娅也立即宣布介入调查并将诉诸法律,同时还将通报欧盟,要在欧盟全面扣押这批“有毒衣服”。政府社会经济部部长布诺瓦·阿蒙也发表讲话:“如果证实过敏确实来自裙子,我们将采取措施,必要时将禁止销售。我们不能让任何一个孩子受到这种伤害……”全法国所有媒体、特别是影响巨大的电视媒体,几乎都转载或报道了这一消息。一时间中国和“中国制造”成为千夫所指。

我当时专门到各大媒体网站上去了解读者和观众的反应。在这则新闻后面,转发和评论量都非常激烈。最典型的也是最激愤的就是“我从此再也不买任何中国制造的商品了”。“经济排华主义”此时达到了巅峰。一些网络评论很快就走出就事论事的范围,而转向攻击中国本身,从“中国制造的有毒产品”一直到“抄袭、倾销、雇佣童工、采取奴隶制工作方式”……可以说无其不有。最后永远是落实到“专制、独裁”的政治体制上。尽管也有勇敢的网友挺身反驳,但在一边倒的潮流下,稍微客观一点的评论都会遭到围攻。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仅仅几天之后,法国官方反复检验后证明,小玛丽生日所穿的衣服里“未含有任何使皮肤产生过敏的物质”。因为小玛丽过敏完全不是由于服装的原因。更令人吃惊的是,这批服装也并不是“中国制造”!法国警方追查这批服装货源结果证明,这批服装的标签恰恰都是“法国制造”。这时,没有任何人出面来为中国和“中国制造”正名,或向中国被损毁的名誉道歉。与事件发生时几乎所有媒体铺天盖地地报道截然不同的是,这时,只有少数媒体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里羞羞答答地写上几行:小玛丽过敏事件不是由服装引起的。于是,小玛丽过敏事件就此在法国媒体上消失。

问题是,当我就此事询问法国人时,绝大多数法国人都知道过敏事件,而不知过敏并非服装引起,更不知道玛丽的服装是“法国制造”的。也就是说,“中国制造”与“4岁玛丽生日过敏毁容”在绝大多数法国人心目中,仍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甚至连维基百科在写违禁“干燥剂过敏”条目时,也仍然将此事作为例子举出来,只是加了一句“尚未确定”的字眼。绝大多数法国人并不知道事实真相究竟如何。

这件事拥有一切丑化中国的因素:4岁小女孩(最容易被同情的年龄)被“毁容”(当时就有法国网友认为,“毁容”这一词实在是过分,但这一词却被大多数媒体所使用)、可怜的父母无意中赠送的有毒礼物(由爱而生的悲剧,还有比这更煽情的吗)、有画面(可怜的小玛丽红肿的脸,确实令观者怜惜)、有专家(医疗中心不知是如何在第一时间证实服装导致过敏的?)、有官方说法(部长的表态尽管很谨慎,但却客观上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又正值圣诞前夕购买礼品的时候(立即人人自危)……难怪会成为轰动一时的大新闻。然而这却是一则假新闻。

假新闻背后

令人蹊跷的地方是,玛丽的父母从一开始就表示他们“不会诉诸法律”,但却积极通报媒体,甚至夸张地声称“这是一桩国家事件”。其母对法国RTL电台说:“已经确认过敏是源于中国服装,真是些肮脏的玩艺儿!现在我买东西要看看标签了。”他们难道会不知道服装究竟是哪个国家制造的吗?媒体在报道时为何不进行任何调查,仅仅根据玛丽父亲的话,就普遍报道引起过敏的服装是“中国制造”?医疗中心的专家是如何认定玛丽皮肤病“确实是由中国制造的服装引起的过敏”?一些媒体——包括纸质媒体和电视——还特别配发了“中国制造”标签的照片或画面,这些标签和画面明明是假的(当时就有细心的读者发现,“中国制造”的标签上的服装号码是法国的40码),为什么还要播(刊)出?在法国新闻学院任何课程都会教学生,如果对一件未得到证实的事件进行报道,应该使用法语中特有的“条件式”,即让读者知道这一事件尚未得到最后确定;但在玛丽过敏事件中,为什么没有任何一家新闻媒体在报道此事时遵守这一规则?

事实上,将污水泼向中国不仅仅已经成为部分法国媒体的“习惯性”做法,也已经日益成为部分法国人的“惯性思维方式”。

因为向中国泼污水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是一种法国意义上的“政治正确”的做法。玛丽的父母显然很清楚,如果他们说是“法国制造”,那么就不会有任何媒体报道玛丽的“不幸遭遇”。甚至如果说是印度造也不会引起媒体的关注。法国从国外邮寄假药事件非常多。但绝大部分来自印度。然而到了法国部分媒体和官方口中,必然地要拉上“中国”。因为指责印度是“政治不正确的”。小玛丽事件从一开始用非常确定的语言指责“中国制造”是罪魁祸首,用“地毯式爆炸报道”使这一事件在法国全国上下几乎无人不知。但到了真相大白时,却很少媒体报道“服装不是过敏源”、而且被怀疑的服装根本就是“法国制造”。几天之内,事实真相变了,但“事实”在受众心中的现实存在却没有变。为什么在“自由的”法国新闻媒体上会出现民众知情权被剥夺的现象?中国固然有很多问题,但是,中国形象在法国是如此负面,有相当一部分是缘于法国媒体。“4岁玛丽毁容事件”就是一个明证。

回到法国《解放报》评论我的书一事上。当时我写了一封信给该报,希望刊登一则我的答复。但被断然回绝。媒体是不会允许他们的权威被反驳的。幸亏法国还有一批勇敢的追求事实真相的读者、网友们,他们在这则假新闻被披露之后,用跟帖的方式,积极向法国民众传递着“4岁小玛丽毁容”的真相。可惜,他们的声音太弱小了。而且他们得不到主流媒体的支持。但真相总是在顽强地突破假新闻的封锁和包围。一些媒体内正直的记者也在“上下求索”,不懈地一点一点地将有关中国的真实信息告诉法国民众。只是,至少到目前为止,他们绝对处于“少数派地位”。最令人困惑的,则是中国官方和主流媒体也往往对这些处于“少数派地位”的正直、勇敢的记者视而不见。君不见,拍摄过反华影片《西藏七年》的让-雅克·阿尔诺居然被上海电影节邀为评委主席,而拍摄支持2008年北京奥运的另一位著名法国导演帕特里克·勒孔特却被冷落一边!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