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国际秩序中的国际组织一览表

现代国际秩序中的国际组织一览表

二战后,美国主导建立了以自由贸易为基础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它包括以联合国为中心的世界政治秩序,以WTO、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中心的世界经济秩序。伴随国际关系的进展,国际法理论和实践获得长足进步,出现了处理国家之间纠纷的国际法院以及对犯有严重危害罪行的个人进行审判的国际刑事法院。此外,一些区域性、专业性的国际组织涌现出来,在各自范围内履行自己的职责,促进了各国之间的交流和联系。

一、联合国(UN)

联合国是在当今国际政治秩序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国际组织。

二战胜利前夕,美国总统罗斯福与同盟国讨论战后秩序重建问题,提出建立“联合国家”的设想,旨在调解国家之间的纠纷,防范战争的发生。其实,这并非罗斯福的原创,而是对一战时期威尔逊总统“集体安全”思想的继承。

一战时期,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构建和平的《十四点和平原则》。其中,第十四点提到:“成立国际联合组织,各国互相保证彼此的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这一点后来被落实为“国际联盟”。国际联盟成立后,成功调解了一些小纷争,但对较大的冲突及二战,调解起来却力不从心。主要是因为:国联缺少一支武装部队,无力阻止侵略事件;国联决议需要所有国家同意,难以执行;一些强国没有加入,日本和意大利则为推行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悍然退出;国联缺乏常驻组织,对国际事务反应缓慢;英国、法国为了本国利益采取绥靖政策。

1945年10月24日,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美国、英国、中华民国、苏联、法国)以及46个其它签署国批准了《联合国宪章》,联合国正式宣告成立总部设于纽约。自此,联合国取代国际联盟,成为国际政治交往的主要平台。联合国的机构组成主要有六部分:联大、安理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秘书处、国际法院以及联合国托管理事会。其它重要机构还有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等。联合国的行政首长为联合国秘书长,目前该职位由韩国的潘基文担任。联合国的经费来自会员国分摊和自愿捐赠。联合国官方语言有六种,分别为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中文。

依据《联合国宪章》,联合国的主要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保障人权、增进民生。

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由联合国安理会承担。安理会有权调查任何引起国际争端或摩擦的任何情况,并可提出解决这些争端的方式或办法。如果安理会判断存在任何威胁和平、破坏和平或侵略等行为,可以提出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与安全措施的建议或作出这方面的决定,如认为这些措施不能解决问题,它可以通过采取关于军事行动的决议去解决这些问题。安理会是联合国内唯一有权采取强制行动的机构,其中五大创始国拥有否决权。截至目前,联合国已经在非洲、美洲、亚洲、欧洲、中东等地区完成了50个维和行动,并有16个维和行动正在进行之中。

保障人权是创建联合国的主要目的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发生的惨无人道的大屠杀与种族灭绝令国际社会认识到,新的国际组织必须防止在未来发生类似的事件。《联合国宪章》要求其成员国尊重人权,并应为维护人权采取联合或单独行动。《世界人权宣言》1948年被联合国大会确认为是世界各国应该遵守的人权标准。联合国大会也经常就人权问题进行讨论。大会下属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是联合国内的人权机构,主要就人权问题进行调查并提供协助。联合国及其各机构在坚持与贯彻《世界人权宣言》的宗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些国家在过渡到民主政体过程中,联合国会为之提供帮助,包括监督与协助开展自由公平的选举、提高司法系统的品质、起草宪法、训练人权官员等。联合国为全球的民主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改善民生也是联合国努力的目标。《联合国宪章》开篇就宣示“促成大自由中之社会进步及较善之民生”的奋斗目标。联合国支持妇女权益的提高。联合国组织从1985年起开始出现性别主流化的主张,用意之一就是鼓励妇女积极参加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2005年12月20日,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同意设立一个新的机构“联合国和平建设委员会”,以协助刚刚摆脱战乱的国家避免再度陷入冲突。2006年3月9日,联合国举行仪式,正式启动中央紧急应对基金,为联合国在自然灾害发生后立即开展救援活动提供了资金保证。

二、经济类国际组织

1944年7月,44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公园”召开联合国和盟国货币金融会议,会议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协议最后决议书》,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根据协定,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世界银行)。1947年10月,在“布雷顿森林协定”的框架下,再加上国际货币基金(IMF)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的协助,23个国家签署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确立起国际贸易自由、非歧视、多元化三原则。在次后的50年中,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为支撑世界经贸和金融秩序的三大支柱。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责是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它通过三种途径实现此目的:一,监督国际货币体系和成员国的政策,并跟踪各地的经济和金融情况,在必要时提出警告;二,向有国际收支困难的国家贷款;三,通过技术援助和培训,帮助成员国发展健全的制度和经济政策工具。IMF的主要角色是核数师,工作是记录各国之间的贸易数字,和各国间的债务,并主持制定国际货币经济政策。由于IMF不是银行,它不会放款。然而,IMF有储备金,可供有需要的国家借用,以在短时间内稳定货币,这样的做法类似在往来户口中透支,所借款项必须于5年内清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陷入严重经济困境的国家提供协助。对于严重财政赤字的国家,基金可能提出资金援助,甚至协助管理国家财政。当然,受援助国需要进行改革。

截至2012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共有188个成员国,有6个联合国成员国尚未加入本组织,分别是:古巴、北朝鲜、安道尔、列支敦士登、摩纳哥、瑙鲁。要成为成员国,该国须得到大多数现有成员国的同意。

2、世界银行集团(WBG)

世界银行集团由5个机构组成,分别是: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国际开发协会(IDA)、国际金融公司(IFC)、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五个机构分别侧重于不同的发展领域,但都运用其各自的比较优势,协力实现其共同的最终目标,即减轻贫困。其中,IBRD与IDA常被合称为“世界银行”。世界银行的工作类似投资银行,向公司、个人或政府发行债券,将所得款项借予受助国。

世界银行成立之初的使命是提供中长期信贷,帮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破坏的国家的重建和经济复苏。现在,世界银行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提供中长期低息贷款、无息信贷或赠款,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穷困,提高该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时候,世界银行会向受贷国提出一定的要求,比如减少贪污或建立民主等。

世界银行的贷款被用在非常广泛的领域中,如医疗、教育系统的改革,堤坝、公路和国家公园等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等。除财政帮助外,世界银行还在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提供咨询顾问和技术协助。

世界银行按股份公司的形式建立,出资越多的会员国,投票权也越多。成立初期,世界银行法定资本100亿美元,全部资本为10万股,每股10万美元。凡是会员国均要认购银行的股份,认购额由申请国与世行协商并经世行董事会批准。世界银行的重要事项都需会员国投票决定,投票权的大小与会员国认购的股本成正比。世界银行每一会员国拥有250票基本投票权,每认购10万美元的股本即增加一票。美国认购的股份最多,有投票权226178票,占总投票数的17.37%,对世界银行事务与重要贷款项目的决定起着重要作用。中国认购的股金为42.2亿美元,有投票权35221票,占总投票数的2.71%。2010年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4月25日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这次改革使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2.77%提高到4.42%,成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3、世界贸易组织(WTO)

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于1995年,前身为1948年开始实施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它负责监督成员国(地区)之间各种贸易协议的执行情况,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截至2011年12月20日,世界贸易组织共有157个成员。世界贸易组织是多边贸易体制的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是众多贸易协定的管理者,是各成员贸易立法的监督者,是进行贸易谈判和解决贸易争端的场所,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其成员间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绝大多数,被称为“经济联合国”。

WTO奉行开放、平等、互惠的原则,逐步调降各成员国(地区)的关税与非关税贸易障碍,并消除各会员国在国际贸易上的歧视待遇;通过实质性削减关税等措施,建立一个完整的、更具活力的、持久的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份额;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大幅度稳步地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等。

WTO的很多决定是通过达成共识的方法来做出的。投票只是在不得已或某些特殊情况下使用。共识机制的优势在于能够令贸易法律很快获得执行,采用其他任何机制都会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做出某项决定。但同时那些在讨论中拥有更多畴码的成员国会占得优势,而且决定一旦作出便很难更改。与一般的国际组织不同,WTO有很大的权限来执行其所做出的决定。通过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世贸可以授权对不遵守贸易协议的成员国施行贸易制裁。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