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中国城市社会管理之痛(3)

转型期中国城市社会管理之痛(3)

参考文献:

[1] 田毅鹏、吕方.社会原子化:理论谱系及其问题表达.天津社会科学,2010 (5) .

[2] 乌尔里希·贝克.世界风险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159.

[3] 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化社会.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181-182.

[4] 黄宗智.中国被忽视的非正规经济:现实与理论.开放时代,2009 (2) .

[5] 佟新.国有工业简单控制型的劳动关系分析.开放时代,2008 (5) .

[6] 德鲁克基金会.未来的社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4.

[7] 阎云翔.中国社会的个体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21.

[8]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下卷)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62.

[9] 许宝强、汪晖.发展的幻象.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1.

[10] 世界银行.2000-2001 年世界发展报告:与贫困作斗争.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11.

[11] 吴纲立.永续小区理念之小区营造评估体系建构之研究:以台南县市小区营造为例.住宅学报,2008 (16) .

[12] 孙立平.社区、社会资本与社区发育.学海,2001(4) .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