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完善和创新社会建设管理

论完善和创新社会建设管理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其中,加强社会建设是必要条件。这需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科学的社会建设管理格局,完善服务体系、监管体系、法治体系,增强社会诚信,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其中,加强社会建设是必要条件。面对各种社会矛盾纷繁复杂、社会结构和思想领域发生重大调整的新情况,我们要以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平息因利益分配和资源配置不公而产生的各类冲突,减少不和谐因素,使社会矛盾得到及时化解。这需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科学的社会建设管理格局,完善服务体系、监管体系、法治体系,增强社会诚信,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完善社会建设管理的条件

积极地运用网络平台,是地方政府应该认真谋划的一件大事。近年来的网络经济、电子商务、国际云计算,已经为网络世界添加了光合作用和效率,安装上了助推事态发展的引擎,赋予了社会发展的聚变能源以及重新编辑和超导作用,不可小视。为此,需要建立专业的网络机关,像办公那样参与和处理网络事务。比如设立信访投诉、纠纷调解、数据分析、问题解答、简易查询等平台,加大政务公开的力度,丰富它的内容和功能。这样我们才能对接最迅速发生的事态,并予以控制和解决。这就需要我们尽快完善互联网的相关规则和法律,尽量减少使用互联网的风险,促进网上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合理利用性、合法保护性。

积极培育民间组织,是地方政府应该大力支持的对象。民间组织的活动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是相衔接的,它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共同构成社会服务系统,是公众有序参与、构建新型社会关系、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关键环节。民间组织具有很强的组织公众参与的能力和相互沟通的能力。有些行政机关所具有的社会职责,是可以通过民间志愿者组织从细节入手,开展工作,解决不少具体问题的。

要加快建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重点培育、优先发展经济类、公益慈善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城乡社区社会组织,推动行业协会、商会的自身改革和发展,强化行业自律,发挥沟通企业与政府的作用。要尽快完善社区治理结构,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的自治制度,推进社区居民依法民主管理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积极地用好现行的法律法规。在为地方经济服务促进地方建设的过程中,地方法规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也包括在社会建设管理的很多领域发挥作用。比如在化解矛盾解决冲突时,重庆市出台了《重庆市突发事件应对条例》,明确规定:当遇到因利益分配和资源配置不公、或者因为土地征用、城市拆迁、企业改制而产生的冲突时,责任单位应当立即启动防控预警机制,开展排查调处等等规定。同时,还明确了区域、级别、种类的不同管理职能,但实际这些组织在处置这类事件时,做到位的并不多。

当前,表达不同利益诉求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增多,因而,提高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能力,以保持社会稳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需要我们建立有效的社会利益协商和表达机制,使普通百姓的诉求有畅通表达的渠道。要尽快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相关法律体系。

当前,我们缺少一部《社会管理法》,对实施社会管理的行为权限、程序作出统一的规定。现行的相关法律,需要进一步的修改完善,如工资法、集体劳动关系法、社会救济法、社会福利法等。地方立法是可以在这些方面有所建树的,通过规范社会行为,打击违法,查处犯罪,化解矛盾,使全社会自觉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从而,提高我国社会建设管理的科学水平。

创新社会建设管理方式

我们过去对社会实施管理方式的特点是由行政机关单方面作出行政行为,包括采取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征收等强制措施,其内容具有强制性,对相对人的权利和自由进行限制,而这个行为过程往往缺乏公开透明度。

现在,需要我们运用民主的方式、群众路线的方式、说服教育的方式、沟通协商的方式进行社会建设管理。比如: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强化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考核和行政问责,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管理权限,健全地方政府为主、统一与分级相结合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扩大购买服务,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放宽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更多地运用社会协商、公众参与、民主自治、多方合作、统筹兼顾、协同处置等社会管理方式,弥补政府管理方式和资源的不足。

在全面小康指标体系的六大类指标(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科教文卫、资源环境)中,有四项属于社会建设管理领域的指标。为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要把大力加强社会建设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为我们的工作重点。为此,特建议成立社会管理工作委员会,统筹领导社会建设管理工作,理顺地方社会建设管理领导体制和工作体系;建议中央按照经济发展和财力增长规划,对社会建设管理与管理的财力投入作出相应增长的规定;建议对社会建设管理和管理领域中人员编制配备,作出明确的规定和安排,并给予相应的法制保障。

(方令,作者单位:重庆社科院法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